无须“说教” 初中历史课也能渗透家国情怀
——以部编八年级历史教材为例
2020-11-25胡艳
胡 艳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第一初级中学校,江苏苏州 215011)
引 言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家国情怀教育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重要[1]。对于历史学科而言,开展家国情怀教育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将中学历史教学与家国情怀教育紧密结合,既是国家国民素质教育战略的需要,又是历史学科教育本质的必然体现。如何用好部编教材使“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落地就成为当务之急。
家国情怀是对家、国归属感与使命感的具体体现,具有强大的精神凝聚力。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两会中曾提出:“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重道义、勇担当。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有的甚至献出宝贵生命,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事迹。”[2]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渗透“家国情怀”,引导学生用正确的价值标准来看待社会、看待生命,就成为摆在历史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
部分初中生说不喜欢历史课,因为历史课需要记忆的内容太多。一般历史教师的形象是说教性强,常用说教来强化学生记忆。
其实,单纯说教是做不到渗透“家国情怀”的。当前,部分历史教师甚至尝试利用朗读的方式渗透家国情怀,还美其名曰“挖掘教材”,这种尝试的效果是微乎其微的。
二、落实“家国情怀”的方法
(一)深度挖掘教材内容
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挖掘是落实家国情怀的先决条件,深度挖掘教材内容自然也是落实渗透“家国情怀”的好办法[3]。
以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一课中“建军节”为何是8月1日为例,教师能否剖析清楚决定了是否能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艰难困境与巨大勇气。
教材上有一张黎冰鸿的油画《南昌起义》。笔者通过国家博物馆的在线展览功能,将油画在线局部放大,引导学生观察士兵的装扮。通过观察,学生得出结论:戴红领巾。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得出士兵这一装扮的目的是与敌军形成区分,因为我们的军队也是国民革命军。八一南昌起义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军队的序幕,由此自然生成“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6月30日的建议,决定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从此,8月1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由此,学生对建军节的困惑也自然得到解决。更重要的是,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艰难起步历程有了深刻的理解。这样,学生的家国情怀通过深度挖掘材料内容得到了有效的落实。
(二)选择更接近学生生活的资源
家国情怀目标的落实也需要教师在历史教学中适当补充课外资源,在选择课外资源时,教师必须注意“选择更接近学生生活的资源”[4]。
初中生年龄一般在13~16 岁,他们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知识面更广,但是他们会以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评价历史事实。如果他们毫无目的地恣意发挥,那非但不能实现家国情怀的渗透,更有可能造成其价值观的偏差。所以,在选择“更接近学生生活的资源”时,笔者会谨慎处理这些资源。
下面以部编版八年级教材中的几个教学设计为例,谈一谈笔者的这一做法。
1.九一八事变
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一课中,强调了九一八事变作为14年抗战开端的地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一定是要强调九一八事变的地位和影响的。笔者选择了“平淡生活”作为切入点,通过与东北军老兵王景方回忆录的对比,创造了一种和平来之不易的情境,让学生自发地感受到和平的重要性。
(1)首先将1931年9月18日作为普通的一天列出
1931年9月18日,蒋介石正乘军舰由南京抵九江,准备对红军进行第三次“围剿”。
1931年9月18日,张学良正在北京听梅兰芳的京剧《宇宙锋》。
1931年9月18日,沈阳东北军北大营按惯例9 点熄灯。
这一天,平淡如常。
这一天,山河变色。
(2)将2020年9月18日也作为普通的一天列出
2020年,我们中国没有一寸可以分裂的土地。
2020年9月18日,星期三,早晨7 点半,我们到学校开始一天忙碌的学习。学校里只有我们读书的声音,以及下课时我们嬉闹的声音。笔者想,这就是1931年开始的14年抗战的意义吧。
这一对比无须多言,学生自然能体会到和平的来之不易。
(3)用东北军老兵王景方的回忆与今天进行对比
“80 多年过去了!我这个老兵还是想不通哇!为什么不打呢?——你当官的只管发话,我们当兵的打呀!”
今日:中国一个点都不能少。
通过对比,学生都是自发地、主动地提取信息,而不是人为给予、被动地接受信息。
2.大国外交
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外交事业的发展”最后一框的内容为“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如何让学生感到新时期中国大国形象,如何与以往外交形成对比,如何在这里渗透勿忘国耻的情怀,是本节课的重点。
学生对外交比较陌生,但是网络上有很多外交部、国防部答记者问的视频,学生非常感兴趣。笔者选择了王毅部长在回答日本方面就我国海军进入宫古海峡时的视频资料。学生对钓鱼岛问题本身就非常敏感,所以对这一视频的讨论非常激动。有的学生能够自发对比我国当前的强大与中国近代史上的落后挨打,自然生成了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信念,形成了国家强大、外交自主的结论。
3.名人效应
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民族大团结”一课,笔者想要渗透“中国一点也不能少”的“家国情怀”。
众所周知,《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多次发布“中国一点也不能少”的地图,从南海问题到今年的金马奖颁奖。大部分学生知道这些事件,也有兴趣了解。
但是,这并不真正贴近学生生活。于是,笔者选择了张艺兴在社交平台Instagram 的头像作为导入。张艺兴的Instagram 头像正是《人民日报》发的“中国一点也不能少”的图。由此,学生更能体会每一个中国人都有义务尽自己所能维护国家领土与主权的完整。
(三)合理利用互联网资源
“互联网+”时代,教育呈现动态开放的状态,面向智慧的教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5]。以互联网为平台,实现“家国情怀”的渗透方式会更多。教师如果利用得当,“家国情怀”的生成将会更自然、更深刻。
以部编八年级教材中的“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为例。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中国梦”的内涵。于是,笔者利用国家博物馆的在线参观功能,引导学生在线参观了“复兴之路”的展览,通过实际参观,解决了为什么是在这个展览提出“中国梦”的内涵。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中国“复兴之路”来之不易,还能渗透“‘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这一精神内涵[6]。
结 语
《岳阳楼记》中讲“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是古代士大夫为人处事的准则,同时也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来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还有利于熏陶学生的精神世界与思想素养。与其他学科相比,历史学科积累与沉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就如同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脚注与说明一样。因此,教师要立足历史学科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不能分割。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教师应通过创设情境,依托史料实证解释历史问题,逐步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意识。“家国情怀”的渗透、培养、生成过程,需要教师创新思路、利用多方资源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