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本深读的课堂教学改进
——以《老王》为例

2020-11-25

名师在线 2020年33期
关键词:笔者文本课堂教学

周 颖

(浙江省富阳中学,浙江杭州 311400)

引 言

“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韧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圣贤孟子说,挖井若是只挖到一定的地方就停住,没有打出泉水,那就犹如废井一般。这一道理同样适用于阅读。如果没有对文本进行深读,挖掘到要点,那么就谈不上真正的阅读。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进行有效的文本深读,力求及泉,一直是一线教师孜孜不倦地追求的目标。所以,本文以杨绛先生的《老王》教学为例,谈谈基于文本深读的课堂教学改进。

一、文本深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这个对话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文本深读的过程。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文本分析、感悟为主,力求挖掘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使学生阅读更贴近文本,从而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使其在思维碰撞中形成个性化的真实理解,从而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老王》是杨绛先生于1984年写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文字平和、冲淡、不肆渲染。近年来,这篇语淡意浓的散文被多版语文教材选入,如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等。显然,《老王》已经成为语文教学中新的经典作品。

《老王》乍读“浅”,实读“深”,非常耐人寻味。“浅文深教”很考验教师的功力,理想的状态就是教师从文本自身的表层信息出发,找到表层信息与深层意蕴的关联,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用文本去说服学生[1]。可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前踌躇满志,课后感慨万千”是笔者内心的真实感受。

二、《老王》的三次教学

《老王》课例的教学改进采用“同课重构”的方式。笔者曾前后三次执教《老王》,根据每次文本深读的程度调整教学内容,从而实现对课堂教学的改进。

(一)第一次执教

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老王》被放在“爱”这个主题单元中,呼唤一个满载爱的世界。而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老王》与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的《品质》一起编排在必修三“底层的光芒”板块中。笔者当时注意到了从“爱”到“底层的光芒”解读深度的变化,注意到了要挖掘底层小人物身上的品质与光芒。所以,第一次执教时,笔者把课堂教学的目标设置为:(1)与文本对话,理解并体悟老王的苦与善;(2)与教材编者对话,理解将此文入选“底层的光芒”板块的原因。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笔者围绕三个问题展开:(1)初读文本,你感受到了老王的哪些不幸?(2)细读文本,老王还有哪些“更深的不幸”?(3)社会的底层(老王)闪耀着一种怎样的光芒?

这节课的课堂气氛很好,学生兴趣高涨。课后有学生感慨:“原来‘旧课重读’可以这样不一般,我这次才注意到‘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候不老实’是他人冷漠无情地猜测老王的生活作风有问题,这是猜测中最有恶意的。”即使这样带着学生沿着作者的文字研读了一遍文章,笔者依然觉得心里不安,因为这节课内容似乎只读了老王而没读作者。尽管当时对“愧怍”的解读资料并不多,但这依然不能弥补笔者心中的缺憾。

读作品,需具备作者意识。作者创作文章时的心境,与读者读文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了解作者当时的心境,对于学生读懂文本、体会作者的情感有着重要作用。所以在《老王》这篇散文中,老王的形象虽然是主要内容,但绝不是最重要的内容。它只是一个跳板,学生需要通过这个跳板,最终感悟到作者通过“愧怍”传递出的深意。要达到文本深读,教师就一定要带领学生去感悟作者的这份“愧怍”之情。

(二)第二次执教

第二次教学《老王》,因为第一次留下的遗憾,笔者特别用心地去查阅并研读了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了“专业阅读”。在文献资料的带引下,笔者读出了更多的细节,读出了更多的感悟,并结合实际情况将其实际转化成相应的教学内容。第二次执教时,笔者把课堂教学的目标设置为:(1)与文本对话,围绕老王与“我”的交往,理解并体悟老王与“我”的苦与善;(2)与作者对话,理解感悟作者的“愧怍”之情。

相较于前一次执教,这次课堂丰富了新的内容——“理解感悟作者愧怍之情”。以文末句“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为抓手解读,课堂从“读老王”转向“读作者”。笔者尝试了以下环节。

(1)梳理“我”向老王发出的事件和老王向“我”发出的事件,并添加相应的时间、地点。(2)作者详细描述了老王来“我”家的外貌,竟如此可怕诡异,原因何在?(3)关于香油和鸡蛋的对话,“我”和老王都有想说而未说的话。试从未尽的话语中发现作者“愧怍”的原因。

通过梳理事件的时间、地点,学生发现:“我”向老王发出的事件中,“我常坐老王的三轮”,时间不明确;“女儿给他大瓶的鱼肝油”,时间、地点都不明确;“看见老王进大院”,时间是“有一天傍晚”;“得知老王去世”是“过了十多天”等。老王向“我”发出的事件是“老王抱冰送到三楼”,时间是“每天清晨”,地点是“我家”;“把默存送医院还不要钱”,地点是“医院”;“直僵僵镶嵌在门框里”,时间是“去世前一天”,地点是“我家”等。这两者之间的事件存在明显的差异:“我”对老王的行为、时间、地点不大明确,描述也比较简单;而老王对“我”的事件,交代都比较清晰,描述文字也较多。这其实也可以看出亲疏关系,老王对“我”是真心实意的关心,而“我”对老王则关心较少,有时还疏离。两者亲疏上的不对等,是作者“愧怍”的第一层原因。

第八段,作者详细描述了老王来“我”家的外貌,竟如此可怕诡异。这时的作者只是站在了“熟悉的陌生人”的角度,冷静、客观地打量老王,并与之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关于香油和鸡蛋的对话,“我”和老王都有想说而未说的话。“我不是要钱”是老王深深的无奈。“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自己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则是作者又一次保持了距离,客套又小心。这里对香油和鸡蛋的价值判断,是理解“愧怍”的关键。对老王来说,这些是他生前仅剩的一些有用之物,他渴望在与人的交流中获得对人生价值的肯定。面对这样一份厚重的“大礼”,“我”这个老王看来极其重要的人,却用钱的方式表示“回礼”,这对老王来说可能是一种致命性的打击。这可以说是“愧怍”的深层原因。

第二次执教,课堂没有那么热闹了,这其实是好事。学生更沉浸文本,能更好地沿着文字去挖掘、思考作者“愧怍”的原因。思考的过程和交流的过程都有些磕磕碰碰,学生想说又不完全说得清楚。这才是真实的课堂。

稍有成就感之后,笔者在学生的追问下又发现忽略了最后一句话的两个细节:“几年过去了”和“渐渐明白”。这是不是又将开启下一轮新的深读呢?

(三)第三次执教

第三次执教时,笔者把课堂教学的目标设置为:(1)与文本对话,围绕老王与“我”的交往,理解并体悟老王与“我”的苦与善;(2)与作者对话,围绕“愧怍”,体会知识分子对自我的审视和对时代的反思。

笔者对上一次的教学内容做了适当的调整,课堂上增加了下述环节:(1)作者的初稿上是“那是一个多吃多占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为什么要把“多吃多占”改为“幸运”?(2)作者真的是一个幸运的人吗?(结合“文化大革命”背景和作者当时的家庭情况。)

“多吃多占”多指向物质上的愧疚,主要指用钱换鸡蛋一类的交往。改成“幸运”的人,表达更严谨,内涵更丰富,着眼于精神。这是作者的思维过程,也是她逐渐反思、“渐渐明白”的过程,而且随着时光的流逝越发显得清晰。

而作者本人,结合当时的背景“‘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过得是比老王更加艰涩的生活。她完全可以再花些笔墨在自己的“苦”上,但是她没有。她把文字和时间留给了对自己灵魂的窥看和审问,反思自己与老王交流之间的不对等,反思时代缺少的那份真诚与善良。

综观笔者的三次执教,随着文本阅读程度的深入,教学内容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最初的“底层的光芒”,到重抓文末的“愧怍”,再转到对“渐渐”一词的咀嚼,相信这种变化能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深化阅读感悟。学生的课堂学习态度也随之有相应转变,文本阅读更细致,课堂学习也更投入。文本深读对教学改进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三、执教后的一些思考

在三次的课堂教学改进中,笔者总结出了文本深读需具备的“两种意识”和“三重境界”。

“两种意识”是指作者意识和文本意识。作者意识就是阅读要关注作者。文章的篇名固然重要,但篇名不一定就是教学的落脚点。《老王》的落脚点,就是作者在其独特的人生体验中所传达出的“愧怍”之情,而“老王”只是一个跳板。文本意识就是阅读要沉入词句、沉入文本,要抓住细节和关键句,在细节品味中感受老王的人格,在关键句的推敲中辨析作者的情感和思考,探究文章的写作动机和目的。

“三重境界”是指教师在文本深读的三个阶段:裸眼解读、专业解读、教学解读。进行文本解读,教师不能自动定位“我要教什么”,这种“教师角色阅读”很难使教师真正贴近文本,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教师应该注重阅读的第一体验,即原汁原味地阅读。在此基础上,教师应查阅相关文献,借助前言理论和名家名师的解读,产生更广、更细、更深的阅读体验,但不能把这种专业解读直接搬到课堂上。教学解读必须考虑到学情和教材,考虑课堂实际的需要,从而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适用性。

结 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老王》为例,对基于文本深读的课堂教学改进进行了阐述,旨在带领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文章内容,理解作者的“愧怍”情感,以及作者对自己灵魂的审问。在实际教学中,一线教师应深入挖掘文本,使阅读走向深入,让学生切实与作者产生共鸣,取得更多收获。

猜你喜欢

笔者文本课堂教学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老师,别走……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走进文本 走近大师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