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漫谈:关于课的设计

2020-11-25张勤坚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0年24期
关键词:过河青蛙内容

11月初,我参加了江苏省小学信息技术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的评审工作。虽是评委身份,但在整个评审过程中,我却经历了一个再学习的过程,可以说,每位参赛选手都可为“师”。

在信息技术这一靠“技术”吃饭的领域,贬值最快的正是这个所谓的“技术”。因此,年龄越大、资历越老的,越需要向年轻人学习,这也是信息技术领域后喻文化相对盛行的主要原因。

因为疫情,选手们在动手操作的技能比赛和笔试内容之后的现场上课,改成了15分钟的无学生演课。这个“演”,有别于“说”课纯粹的语言表达,当然更有别于真正的课堂教学样态。因此,我在赛后的总结,也就有别于一般的课堂教学评价,而是特意针对这种“演”课形式,简约地谈了三点感受。或许,除了现场选手,它也会对其他老师有所启发:

首先,我认为,课永远是每位老师的立身之本。

《青蛙过河》(江苏教材五年级Scratch模块内容)这个课到底该怎么上,我想你们在当时的选择一定是很艰难的。这个难,难在既要忠于教材,又要避免过于同质化。但,无论你怎么调整自己的设计思路,教学的基本要义不会变,教学的一般规律不会变,信息技术的学科性质也不会变,师生关系的处理原则更不会变。坚持了这几个不变,你的设计想怎么变就怎么变。

设计好了之后怎么“演”?一句话,眼里虽不见学生,但心里必须时时有学生。同时,预设的内容一定要有层次有逻辑,师生互动也依然要基于真实学习情境,每一点都必须合乎教育的逻辑。

其次,从现场观感上看,成课的关键与技术相关。

虽然,我们对唯技术论持批评态度,但信息技术教师就是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基本功技术的娴熟程度,和你的课紧密相关。

比如,有的老师只利用了教室里的触控大屏,忽略了另一套广播系统,因此在手控切换窗口的操作时,演课过程便会出现些微的“卡顿”,课感也就差了那么一点点。有时候,差了一点之后,感觉什么都差了那么一点点。

再次,我们的视野绝不仅仅局限于信息技术一个学科。

很多老师在设计中体现了跨学科融合的思想。青蛙过河,会涉及坐标的概念,这个必须处理得“很数学”。同时,教学的基本内容是“青蛙过河”,怎么过河是个“技术”问题,其他则都归属于“艺术”问题,这里有着充分的想象空间。

我们来设想一下,大家都是青蛙过河,有所类似是必然的。那么,你就一定想到了“改”。不过改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改情节不改角色——可以给角色“加戏”!还是青蛙过河,但过河前怎么了,过河后又想干嘛,这都可以充分展开;另一种是换角色也换场景,就是彻底地换一个主题。完全重新讲一个新故事需要很大勇气,有时还需要一点点运气。

从我个人角度出发,我并不太喜欢每节课都“造”一个新角色,然后这个角色一下课就去“领盒饭”,总觉得这样会把教学的连贯性给整没了,作品迭代升级的可能性也就没有了。

当然,我的想法也有些狭隘。我们既可以把一个模块的内容连缀成一个系列剧或连续剧,也可以将其设计成一个个独立的短剧。

总之,好课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最优模式,能深入人心,就好。

猜你喜欢

过河青蛙内容
过河
拆桥过河
小青蛙捉虫
谁能叫醒小青蛙?
过河
青蛙便签夹
骄傲的青蛙
小蚂蚁过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