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围棋选修教学浅谈

2020-11-25郑朝春

名师在线 2020年30期
关键词:交叉点棋手棋盘

郑朝春

(重庆市朝阳中学,重庆 400700)

引言

围棋能够锻炼头脑、开发智力、启迪思维、陶冶情操。在围棋的对弈中,想要取得胜利,下棋者需要在脑海中进行大量的棋路推算和演练,要有基本的预测能力。可见,围棋对人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学阶段是学生智力发育的高峰阶段,这时利用围棋来开发思维是很好的选择。因此,中学阶段的围棋教师要对围棋了解到位,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将围棋文化讲解清楚。

一、围棋的来历和文化

围棋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考证,围棋发源于四千多年前的尧舜禹时代,在后来的朝代中都有关于围棋的记录。当时的行棋规则和现代的围棋规则略有不同,现代的围棋是经过历代演变而来的。围棋的棋子是黑、白两色,这源于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观,受《周易》的影响较大。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庄思想也对围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从唐代开始,围棋走出国门向国外进行传播。很多国家开始学习围棋。在19世纪,日本已经兴起了学习围棋的文化。围棋的普及度很高,现代段位制就是源于日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围棋成了一种体育竞赛项目。第一届全国性质的围棋锦标赛在1957年举行,很多优秀的围棋选手诞生。目前,我国的职业棋手大概有二百人,业余棋手多不胜数。不管技术如何,很多人都了解行棋的规则。职业棋手是指本身具有很强的棋艺理论基础,而以下棋、教棋为生的人。职业棋手都是经过特殊训练的,围棋功底十分深厚,经常出现在国内外的围棋比赛中。棋手水平的高低,在国际上是用“段位”来体现的,九段是最高级,说明水平最高。对于业余选手来说,证明水平高低的是“级”,也是共分为九个等级。与职业段位不同的是,级别越低,水平越高,一级是业余水平的最高级[1]。

二、围棋的规则和胜负计算

围棋的行棋规则就是黑棋先手、白棋后手,双方轮流下一棋到棋盘的交叉点当中。需要注意的是,已经有棋子的交叉点或者禁止着点的位置是不能够下棋的,并且棋子落下后不能反悔,这是下棋的一般规矩。围棋中对于执棋的手势也是有要求的,即用食指和中指的指尖夹住棋子,将棋子准确地放入棋盘的交叉点上。当然,在业余选手中,很多人是采用拇指和食指夹住棋子进行落子的。围棋的胜负规则,简单来说,就是在最后棋盘中每一个交叉点的归属都已经得到了确定,然后根据占据的交叉点多少来判断输赢[2]。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围棋是有先有后的,在我国一般是黑棋先走。这样的话,黑棋在战术布局上就显得比较主动,白棋就比较被动。所以为了公平,在最后计算目数时,黑棋需要贴7 目半。当然,在业余下棋中也有采用让先的,即两个水平相差较大的人对弈,让水平较低的执黑棋先走,最后采用不让目数的方式来计算输赢。除了让先以外,水平差距更大的就是让子,即让水平低的先向棋盘中放置若干子(根据差距大小来决定让子数的多少),这样就能弥补水平的差异。

三、围棋的吃子方法

围棋的棋子要想生存,必须依靠“气”。“气”指的就是棋盘中与棋子紧紧相邻的空交叉点,不同位置的棋子有不同数量的“气”。棋盘四个角的棋子有两“气”(两个交叉点与之相交),四条线上的棋子有三“气”,其他位置的棋子都有四“气”[3]。一个单独的棋子最多有四“气”,不能超过这个数,要想吃子就必须解决周边的“气”,而被解决的棋子为了活命就必须保住周围的“气”,具体的方法就是将多个子连接起来。多个棋子进行连接就能增加“气”的数目。对手在包围时,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棋子和步数。当然,棋子的排列顺序也会影响棋子的“气”数,这就需要棋手在具体的实战中进行摸索。

了解完了“气”,就可以了解“吃子”了。“吃子”也可以说是提子,即一方将另一方某一位置所有棋子的“气”全部占领,那么失去“气”的棋子就被吃掉了,这些棋子就可以被提走。没有“气”的棋子是不允许在棋盘中的,就需要被拿走。在吃子时还要注意的是,围棋中存在禁着点,意思就是这个位置禁止下子,一定要弄清楚禁着点的含义,即那个位置被对方包围,没有“气”的存在,下那个位置只能被对方无限歼灭没有任何意义。

四、围棋术语

围棋中存在很多的术语,上面说到的“气”就是其中之一,指的是棋子与周围的连接点。我们按照从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的方式来认识围棋术语。首先是对棋盘中横和纵的认识,在围棋中上下方向(即纵向)的称为“立”,即“树立”的意思;左右方向(即横向)的称为“长”;将双方棋子分割成两部分的叫作“断”,即隔断的意思;紧挨着双方棋子的旁边下子就叫“碰”。其次,在局部的对弈中也会出现“劫”“眼”等棋数,这些对对弈双方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如何利用围棋的规则创造对自己有利的棋路,成为影响胜负的关键。除此之外,还有“刺”“尖”“飞”“双”“扳”等,这些知识都需要在具体的下棋过程中进行掌握,单靠理论很难记牢[4]。

(一)“眼”和活棋

在学习“吃子”中了解了棋子生存的关键就是“气”,将多个子进行排列组合就是为了增加棋子“气”的数目。这一块棋子只有相互连接存在“气”,才不会被提走,这块棋目就是属于自己的。一块棋通过排列组合和依靠位置关系能够形成“气”(禁着点),也就可以称为“眼”。如果通过棋盘上的子进行排列组合形成两个互相连接的“眼”(禁着点),那么这一块棋盘上的子就能够永久存在,这就可以看出“眼”对这块棋的重要性,关系着生与死的搏斗。如果利用棋盘的角落做两个“眼”,最少需要六个子;如果依靠边做两个“眼”,则需要八个子;如果是在棋盘中做两个“眼”,最少需要十个子。由此可见,角落做“眼”是最容易的。这种相互连接的两个“眼”称为“活棋”,一旦做成对方就没办法将这块棋子拿走。活棋最少需要两个眼位,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眼位如果形成也算是活棋,这样需要的棋子也就更多,更难形成。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活棋中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双活”,即双方棋子互相包围均能形成两个眼位,谁都没有办法杀死对方。

(二)死棋

前面说到了活棋,活棋的形成需要很多棋子共同配合,相比之下死棋就显得很清楚了。被包围的、周围没有“气”的棋子就称为死棋,这些棋子最终会被提走。死棋是棋盘中经常出现的情况,可以出现在棋盘的任何位置,凡是被吃的子都是死棋。在下棋时也不是所有的死棋都要将棋子提走,这要视情况而定。如果这些棋子对自己的棋子构不成威胁,则可以最后再提(因为提子需要浪费步数),如果能够对当下的格局产生影响,尤其是互相包围的情况,就必须想方设法将对方棋子提走。棋子下到最后都会出现死棋,死棋是吞并棋子、确定棋目的最终方式。如果不能使对方变成死棋,那么就不能消灭对方的棋数(也叫作有生力量),最终就会处于不利地位。这和象棋有点相似,虽然象棋需要将军才能赢,只靠杀对方棋子不能赢,但是杀掉对方的车、马、炮,自己在进攻时会非常有利。围棋也是这个道理,制造死棋让对方没有能力和你争执棋目,这样有利于围棋最终的胜利。

(三)打劫

对于中学生而言,学完了上面的知识就可以独立地完成对局了,不管棋数高低,都能进行对弈。但是,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要懂得“打劫”。正常的比赛中,一般都会出现“打劫”。初学者一般都喜欢激烈攻防战斗,而不是整体布局,因此初学者更容易出现“打劫”的现象。如果不理解“打劫”,那么下棋就要中断了,因为会出现无限循环的模式,即你吃我一子,我吃你一子,来回互相吃对方。为了解决这种无限循环的模式,围棋中有这样的规定,在对局中如果己方刚刚某一位置提过对方一子,这时对方不能马上回提,需要在棋盘中别处下一子,一般会选择“打”的位置,这样己方为了防止自己别的地方棋子被吃,就会应一手,然后对方就可以进行回提。这样的形式就能够让围棋顺利地走下去,而不至于陷入无限循环中。当然,“劫”在围棋中的花样很多,在职业比赛当中也会经常出现,如果不理解“劫”,围棋就很难继续。但是在职业比赛中,职业选手都会利用“打劫”这一机制寻找“劫材”逼对方回防,然后选择对己方有利的步数。

结语

综上所述,围棋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体育项目,有着千变万化的棋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就是对围棋的概括。在中学阶段开展围棋课程,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围棋的热情和兴趣,有利于围棋的传承和发展。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结合围棋的历史和文化来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围棋的由来,然后讲解围棋的行棋方式和胜负规则,让学生懂得计算胜负的方法;其次要让学生掌握吃子的正确方法,将对方棋子的“气”全部堵死,就可以吃子;再次要让学生了解围棋术语、下棋手势,以此增强围棋的专业性;最后要让学生明白“眼”和活棋的含义,懂得创建活棋,同时了解死棋的规则,能够正确判断提子的时机,了解“打劫”的规则,并巧妙地利用这一机制来创造对自己有利的环境。

猜你喜欢

交叉点棋手棋盘
2019年下半年男子棋手等级分
围棋棋盘的交叉点
90后棋手走在路上
基于高中生命科学知识交叉点的教学方法研究
棋盘人生
区域重力异常值的交叉点平差实例分析
棋盘里的天文数字
棋盘疑案
纽结的(m,n)-变换
棋盘游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