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火箭军方阵里的“定海神针”:郭亚飞

2020-11-24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0年43期
关键词:战位定海神针特殊津贴

三十年来是组织培养了我,是导弹成就了我。虽然今天我已退休,但我会将导弹之魂深深地注入自己的灵魂之中,假如部队有需要,我会随时返回戰位托起导弹的腾飞。

入伍30年,从一名农村放牛娃,成长为火箭军人,参与成功发射导弹数十枚,在各类军事比武考核中,摘金夺银近百次……近日,有导弹“兵王”之称的,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火箭军某部士官、一级军士长郭亚飞光荣退役。

30年前,郭亚飞进入了大山深处的火箭军某战略导弹部队。当时,只有初中学历的他,面对复杂精密的电路图和堆积如山的专业书籍,刻苦钻研,30年如一日,写下4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郭亚飞尤为精通导弹瞄准专业,是全旅的导弹“神瞄手”,战友们都称他“郭一瞄”,而这手绝活儿,是他多年潜心钻研苦练换来的。在部队实弹的机会少,为了锻炼眼力,他盯着灯光练习,在微光下辨别色彩,直到双眼红肿、流泪才肯罢休。入伍30年来,郭亚飞多次成功执行实弹发射任务,成功发射导弹数十枚。他多次被火箭军评为军事训练先进个人,1次荣立二等功,4次荣立个人三等功,有十余项科研创新成果在全军和火箭军获奖,他是这个部队组建40年来,唯一获得“砺剑贡献奖”的士官,也是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士兵专家。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每年新兵入伍,郭亚飞总会为新战友们上第一课,讲述自己是如何通过军营的淬火历练,成长为导弹“兵王”的历程,激励大家时刻牢记入伍初心。30年来,一队队官兵在郭亚飞的影响下成长、成才,在不同岗位发挥着作用。

离别前,肩披绶带、胸戴大红花的郭亚飞,再一次走进熟悉的操作大厅,走上熟悉的战位,最后摸一次导弹零部件,眼中满是不舍。他说:“虽然今天我已退休,假如部队有需要,我会随时返回战位!”

献身国防 为国奉献

在火箭军的人才方阵中,像郭亚飞这样的高级士官占据着半壁江山,他们是号手,也是“兵教头”、贴心人;是班长,还是专业技师、技术把关人。他们在训练中不仅自身专业技术精湛,而且个个能教善带,培养出众多技术骨干。中国的国防力量,离不开这些老兵的奉献。

猜你喜欢

战位定海神针特殊津贴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 2018 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名单 |
基于任务逻辑和战位匹配的作战流程优化
基于团队绩效的作战舱室工效评价模型
我的战位最遥远
江苏双山集团董事长朱克荣荣获2012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潜艇作战系统战位复用技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