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口服调节血脂药使用情况分析Δ
2020-11-24郭瑞杰辛海莉
郭瑞杰,辛海莉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医疗保障中心药剂科门诊药局,北京 100853)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经常引起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对居民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或总胆固醇(TC)高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降低LDL-C或TC水平,可明显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2]。甘油三脂(TG)水平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病危险的升高也存在一定的关联[3]。本研究基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口服调节血脂药的使用数据,分析口服调节血脂药的应用情况和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利用我院计算机管理系统,调取2016—2018年口服调节血脂药的名称、生产厂家、剂型、规格、单位、销售数量和销售金额等。将数据列入Excel软件进行分析、排序。我院常用口服调节血脂药主要分为两大类:主要降低胆固醇水平的药物(他汀类药物、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普罗布考和多廿烷醇);主要降低TG水平的药物(贝特类药物、烟酸类药物)。
1.2 方法
参考《新编药物学》(第17版)[4]及目前学术界观点进行用药分析。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的确定以《新编药物学》(第17版)、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日剂量和药品说明书中的用法、用量并结合临床为准。以DDD计算用药频度(defined daily dose system,DDDs),DDDs=该药的年销售总量/该药的DDD,其含义为规定日剂量为单位的某药品的销售总量。DDDs越大,表示药物的使用频度越高,反映临床对该药的选择倾向性越大。DDDs具有量的相加性。本研究中DDDs以通用名称为单位,是在同一年度中将通用名称项下的所有厂家各剂型产品合并计算而得。限定日费用(defined daily cost,DDC)=药品的年销售金额/该药的DDDs,DDC反映药品的价格水平,表示患者使用该药的平均日费用,用于衡量该药在经济上的被接受程度。排序比(B/A)=药品销售金额排序(B)/DDDs排序(A),反映药品销售金额与DDDs的同步性,其值越接近1,表明该药的销售金额与DDDs的同步性越好;其值>1,表明该药价格相对较低;其值<1,表明该药价格相对较高[5]。
2 结果
2.1 口服调节血脂药的销售金额及排序
2016—2018年我院口服调节血脂药的销售金额及排序见表1。
表1 2016—2018年我院口服调节血脂药的销售金额及排序
2.2 口服调节血脂药的DDDs及排序
2016—2018年我院口服调节血脂药的DDDs及排序见表2。
表2 2016—2018年我院口服调节血脂药的DDDs及排序
2.3 口服调节血脂药的DDC、B/A
2016—2018年我院口服调节血脂药的DDC、B/A见表3。
表3 2016—2018年我院口服调节血脂药的DDC、B/A
3 讨论
3.1 口服调节血脂药的整体使用情况
2016—2018年我院口服调节血脂药中,他汀类药物的销售金额居首位。他汀类药物能显著降低血清TC、LDL-C水平,也能降低血清TG水平和轻度升高HDL-C水平[3,6-7]。在合理用药的前提下,他汀类药物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其肌肉、肝脏的不良反应以及对血糖的不良影响发生率很低,长期治疗的获益远大于不良反应风险[8-9]。
3.2 他汀类药物
由表1、2可知,2016—2018年我院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的销售金额排序和DDDs排序始终居前列,且一直处于升高趋势,使用频度增大。阿托伐他汀可减少脂化胆固醇,增加结晶胆固醇,增加粥样硬化斑块的机械强度,使斑块稳定不易破裂;除调节脂质代谢外,该药还能降低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减少炎症因子对血管内皮的损伤,还具有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抑制平滑肌细胞、抑制泡沫细胞的增生和促进其凋亡、减少脂质在血管内皮层的沉积,从而达到使粥样硬化斑块体积缩小和稳定斑块的作用,可降低斑块破裂的危险性和急性脑卒中事件的发生风险[10]。瑞舒伐他汀为水溶性调节血脂药,具有半衰期更长的优势,且具有多种代谢途径,吸收更快,作用优势更明显;而且,瑞舒伐他汀钙片的肝毒性更小,安全性更高,指南推荐等级为Ⅰ级,临床应用广泛[11]。
2016—2018年,我院辛伐他汀的销售金额和DDDs呈现逐年降低趋势。罗敏仪[12]报道,辛伐他汀的用药剂量增大会导致不良反应增加,且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时存在明显的药物相互作用,如其与代谢酶抑制剂类药物合用易出现不良反应,引发肾衰竭,加之其临床疗效不显著,故不被推荐。
由表3可知,从2017年开始,我院口服调节血脂药的DDC都在降低,可能与2017年实施的医改政策取消药品加成有关。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和匹伐他汀的B/A为1,说明其销售金额和DDDs的同步性好。匹伐他汀的DDC低于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患者经济压力小,因此被选择的机会大。
3.3 胆固醇吸收抑制剂
2018年,我院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的销售金额排序和DDDs排序均由第8位升至第4位。由表3可知,依折麦布的DDC排序比较靠前,但呈逐年降低趋势,其销售金额和DDDs的同步性较好。依折麦布用于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可单独使用或与他汀类药物联合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对他汀类药物不耐受或胆固醇水平不达标或严重混合型高脂血症患者,使用常规剂量他汀类药物和依折麦布的联合治疗方案,可更大幅度降低LDL-C水平,达到降脂目标值[13]。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他汀类药物基础上加用依折麦布,能够进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概率[14]。而且,依折麦布的不良反应较少,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3.4 抗氧化剂
2016—2018年,我院普罗布考的销售金额和DDDs处于逐年降低的趋势。普罗布考可降低LDL-C和HDL-C水平,但对TG基本无影响[4]。普罗布考主要适用于高胆固醇血症,作用的局限性是其用量减少的主要原因,而且其在指南中的推荐级别不高。
3.5 贝特类和其他类药物
2016—2018年,我院多廿烷醇、非诺贝特的销售金额排序和DDDs排序始终处于第9、10位。多廿烷醇是在天然食物甘蔗中提取出来的经有机溶剂处理皂化后得到的一种调节血脂药,其调脂作用缓慢[3,15],不被临床推荐。由表3可知,多廿烷醇的DDC太高,不易被患者选择,临床使用量也较少。非诺贝特可抑制TG、TC和LDL-C的合成,促进HDL-C水平升高来调节血脂[16]。虽然临床研究结果证实贝特类药物可降低TG水平并升高HDL-C水平,但未能显著降低受试者主要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和全因死亡率,因此,不推荐贝特类药物用于血脂异常的干预。当患者经过强化生活方式干预以及他汀类药物充分治疗后TG水平仍不达标时,可考虑在他汀类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贝特类药物[8]。
综上所述,2016—2018年我院口服调节血脂药的使用情况基本符合当前指南推荐的用药原则,但是还存在处方不合理问题,如用法和用量不合理、处方超限量、重复用药以及无适应证开具他汀类药物等,需密切关注,加强窗口药师的审方技能,确保临床用药规范、合理。医师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药品进行治疗。他汀类药物将会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和患者的青睐,具有强大的市场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