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
2020-11-24山丹县南关学校
山丹县南关学校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实践证明,数学知识越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贴近,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就越透彻、记忆越深刻。而信息技术的运用,为抽象的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之间搭建了桥梁,不仅使知识能够更长久地贮存在学生的记忆库中,还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所在,进而爱上数学。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利用信息技术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显然,在导入环节选取合适的方式,能在新课伊始就迅速聚焦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和注意力,能够最大限度地促使学生快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而利用信息技术则能轻松地将上述期许变成现实,因此,教师应该多一些细心,尽可能选择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场景,借助信息技术播放出来,让学生在光的多姿耀眼、色的五彩呈现中产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再加上教师高度的耐心和科学的指导,必定能够实现教学目的。
比如,学习“年、月、日”一课时,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六一”儿童节、中秋节、教师节等具体日期;学习“千米的认识”一课时,就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形象逼真的动漫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知长度。
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难点的突破
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不仅仅在于活泼地将知识呈现给学生,更在于帮助学生透彻地理解所学内容,更好地解决学习中的重、难点,更好地攻克一个又一个数学难题。无疑,数学中的诸多重、难点,往往仅凭教师的三寸不烂之舌进行讲解,学生是无法透彻理解的。若适当地借助信息技术,就可以化复杂为简单、化模糊为清晰、化抽象为具体,从而降低了理解难度,促使学生学得更好、更有效、更扎实。
比如,“认识人民币”一课,学习重点是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的换算,难点是灵活运用人民币换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难题,笔者利用信息技术在大屏幕上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小超市”:一个扫把10元、一个作文本3元、一本绘本书15元、一盒粉笔8元、一条毛巾5元……让学生分别担任“收银员”和“购物者”。“购物者”拿20元买其中的两种商品。要完美地完成笔者布置的任务,学生就要结合所学的知识思考买什么东西,应付多少钱,还需要找回多少钱等。显然,如何区分面值不同的人民币,并掌握面值不同的人民币之间的换算知识就在井然有序、热热闹闹的活动中实现了。实践证明,凭借信息技术提供的一方“乐园”,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还体会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同时还感受到了数学的趣味性,进而产生了学习的欲望,学习效果不言而喻。
三、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知识的拓展
数学教学不应拘囿于课堂,不应拘泥于教材,不应固守于教室。精彩的数学学习一定是拓展于课外的,一定是延伸到生活中的,一定是融合在大千世界中的。而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将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真切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能够促使学生发现更远处的数学,发现更大时空内的数学。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在综合考虑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的基础上,适时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生活中的拓展,让生活中的数学真切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拉近了数学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实现了对知识的拓展和应用,而这正是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教学最为理想的状态。
例如,“圆的认识”教学临近结束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展现“圆”的“前世今生”,介绍它所代表的历史意味、文化意味和现实意味;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播放生活中的各种圆形:圆的钢管、圆的轱辘、圆形建筑、圆形瓷器、圆形剪纸……然后引领学生思考,假如没有圆,生活会有变化吗?并让他们以此为话题写一篇数学日记或者想象作文。实践证明,这样拓展因为信息技术的“保驾护航”而具有无限可能,可以是图片,可以是文字性资料介绍,可以是意蕴十足的故事,可以是妙趣横生的视频……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发现了一个更大的数学乾坤。
总之,从趣味连连的开场白,到提供支撑的深度理解,再到余音袅袅的拓展,信息技术始终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此过程中,学生数学视野扩大了、数感形成了、空间观念重建了、数学能力提升了。因此,教师要不断研究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关键点,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使之真正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