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
2020-11-24兰州市第八中学
兰州市第八中学
“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原本是李庾南老师提出的数学教学主张和模式,目的在于通过学生个人自学,小组议论探索,全班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更深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更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种教学模式不只在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同样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记承天寺夜游》是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中苏轼的一篇小品文,是一篇写景抒情的精品,是陶冶学生情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典范。让学生在已有文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共同学习,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字词义;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情画意的情境,了解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通过反复诵读品味朴素自然、意味隽永的语言,并尝试达到当堂成诵的目标。
步骤一:检查预习情况,了解写作背景及作者
步骤二:理解重点词义,掌握古今异义
此环节为学生个人自学。这篇文言文相对浅显,学生在已有文言知识的基础上,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通过阅读先自主解决字词意思,然后解决文意。
步骤三:整体理解文意
此环节为小组议论探索。小组内合作探究自己无法理解的内容。在解决了重点词义、古今异义的基础上,小组成员每人一句对文章进行翻译,使全组学生理解文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深入各个小组,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合作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帮助;或者帮助那些通过合作探究仍有无法理解的小组解决问题。
步骤四:指导学合作探究阅读,深入理解文章内涵
此环节为教师引导,全班合作学习。请某个小组到讲台上,一人一句翻译全文,其他学生提出不同见解或不明确的地方,由讲台上的小组成员解答,教师在旁视情况点拨。
在掌握了文章的意思后,结合写作背景,教师引导学生从写作缘由、景色描写、心情变化、理解作者情感等方面自行设计问题,并做好答案。让相邻的两小组交换设计好的问题进行回答,组内成员共同协作解决问题,如有困难,可向其他小组寻求帮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旁边适时点拨与帮助,把握问题设计的准确性和难易程度,促使组与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得以顺利进行。从各组的问题中挑选出设计较好的、有代表性的问题,由全班同学再思考、分析、讨论,从而更深入理解文意。
步骤五:拓展迁移训练
设置问题:“思家时,月能给你以慰藉;烦恼时,月能抚平你受伤的心;闲暇时,请你也来赏月……当你举头望月时,明月能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启发学生畅所欲言,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做必要引导。
步骤六: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尝试当堂成诵
小组成员共同诵读、互相感染,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逐句背诵,小组成员间互相提示与检查。
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享受学习,调适好教与学的关系,坚持以学定教,坚持教与学的统一,坚持教为学服务。这种教学方式,深受学生喜爱。
教师反思:在阅读中运用“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议论时有利于小组各成员间的互相帮助、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团体意识。人的任何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动机所激发的,有时候当学生缺乏合作动机时,教师可先组织合作学习,然后通过活动引发合作的动机,让主体意识发挥作用,达成更好的议论效果。
“自行设计问题”的环节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问题设置要合情合理,正确且针对性强,并且要达到通过学习与思考而提高认识与能力的目标。整个学习的过程在有趣、和谐、热烈的氛围中进行,学生们积极思索、认真探究、深入钻研,实现对知识的深入把握,学习效果比传统教学方式更高,更能锻炼和提升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学得更好。
总结:“自学·议论·引导”能够挖掘个体学习潜能,使学生在互补中共同提高,能够为每个人提供一个施展的平台。拓展迁移训练使学生在共同学习和思维碰撞的过程中,学习潜能被最大限度发掘出来,这种能力被激发得越多,共同学习的效果也就越好。
教师要发挥好调控意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适时点拨。学生进行自学、议论,不能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应作为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习中,指导学生进步,欣赏学生成绩,保证“自学·议论·引导”学习有序高效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