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阅读理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11-24山丹县清泉镇中心小学
山丹县清泉镇中心小学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近几年的高考语文卷中,阅读理解和思维拓展类内容的分值逐渐提高,未来的考试方向将不再只是注重课本知识,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是大势所趋。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从小学阶段就要引起重视。下面,笔者就小学生阅读理解存在的问题和如何培养其阅读能力谈些看法。
一、小学生阅读理解存在的问题
1.对阅读的重视程度不够。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在义务教育阶段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心智发展水平推荐了大量的必读、选读书目,但就相关调查结果来看,此项政策虽在学校教学中有所体现,但因其并非强制性,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学生只是应付性地阅读,阅读的实效性并不强。
另外,调查发现,小学生自觉阅读行为很少,有也只是仅凭个人的爱好,阅读行为偶尔发生。阅读不受重视,究其原因,是阅读理解能力看不见摸不着,并不能在某一阶段的成绩中体现出来,导致家长甚至是老师重视程度不够,何况是学生自己。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这需要学校和家长要对学生阅读给予足够重视,通力合作。
2.学生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相关调查显示,小学生校内的阅读时间很少,课后阅读时间也很少能保证每天一个小时以上。这直接导致学生阅读量少,阅读内容局限性大,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极为不利。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至关重要,而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实践。长期阅读靠强制是行不通的,这需要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阅读方法不当。很多学生仅仅停留在对阅读内容的基本理解上,他们因词汇量不足、语言的积累不够,极可能在阅读时出现加字、漏字现象。另外,学生在快速浏览时,经常会出现囫囵吞枣的现象,容易遗漏文章中的关键句子,甚至出现漏题的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在于,学生没有形成用心阅读的习惯,这对于长期阅读是很不利的,阅读不能一味求快,更要求实、求稳。
4.阅读范围单一。小学生阅读多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调查发现,其阅读的内容以漫画、小说等为主,其他类型作品的阅读相对较少。究其原因,一方面,学生平时学习压力比较大,所以他们在课外阅读的时候多以放松和休闲娱乐为主要目的;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阅读对于纸质读物的阅读冲击越来越大,学生在课余时间更倾向于上网、玩手机等。这种以网页浏览为主的阅读方式不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挥,不利于学生在阅读中获得情感体验,也不利于学生阅读素养的形成。
二、小学生阅读理解优化对策
1.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应该是一件持之以恒的事情,只有学生真正对阅读产生兴趣,他们才能用心地阅读、思考,感受阅读的魅力,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教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要善于发掘不同的阅读素材,寻找文章中的激趣点,彰显语文教学特有的魅力,引导学生多阅读,进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2.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学生的阅读习惯并非短期就能形成,它是逐步形成的。语文教师在课上课下都应有意识地培养。一是发挥阅读课的功能,重视阅读课,让学生知道阅读的重要性,做到以读为本,及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科学的指导。二是重视课内外沟通。将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三是家校沟通。教师在家长会上或是平时与家长的交流中要阐明阅读理解能力在孩子学习中的重要性,并指导家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与孩子一起阅读、一起思考,长期坚持,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是学生长期坚持阅读的动力所在,也是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的基础。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教师还应当注重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这会对学生做阅读理解题目有一定的帮助。要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如,朗读法、默读法、精读法、略读法、速读法等,提醒学生阅读不同的文章时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其阅读速度的要求也是不同的,要教会学生在文章中找到重点,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信息。对于学生的阅读感受、欣赏、理解、评价、探索等能力,也要在日常教学中进行培养。
小学语文教师应在教学中将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对学生在阅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家校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在这个氛围中潜移默化地爱上阅读。这样,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