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困生课后辅导策略探究
2020-11-24山丹县城关小学
山丹县城关小学
一、开展趣味性的课后辅导
针对学困生转化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应结合学生学习状态和心理发展特点开展针对性的课后辅导。趣味性的辅导方式可以引导学困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后学习中,并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从而愿意花费精力和时间学习数学知识。数学教师应明确学困生课后辅导的真正目的,并精心设计课后辅导计划,结合教学内容从多个角度设计题目,注重培养学困生的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引导学困生进行自主探究,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数学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将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引入到课后辅导教学中。如,周末小红和父母去植物园,成人票价为10元,儿童票价为5元,如果小红带30元钱,是否够买两张成人票和一张儿童票呢?如果够,买完票后小红还剩多少钱?如果不够,小红买票还差多少钱?通过问题设置和情境融入能使学困生主动思考,探究解题思路,进而掌握数学知识。
二、开展图式解题课后辅导
正确理解题意、仔细阅读问题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前提,学困生由于数学基础较差,对知识的掌握比较薄弱,数学教师不仅需要培养学困生良好的读题习惯,还需要探寻学困生起点的能力,掌握他们已有的数学知识结构,从而完善课后辅导方法和策略。例如,教师有10个苹果,给小红3个,给小明4个,请问教师还剩几个苹果?此时,若学困生对加减法知识的了解不够,则在脑海中无法形成数学减法的关系图式,无法将问题和图式有效结合,也很难找到解答问题的方法,但如果学困生脑海中已形成关系图式,对减法知识了解得透彻清晰,那么就会很容易解答此类问题。又如,小红有5块大白兔奶糖,小明有4块,那么小红和小明一共有多少块糖?通过生活实例问题的提出,可以引导学困生形成关系图式,更熟练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提升课后辅导的成效。
三、开展解题思路课后辅导
很多学困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会感到困惑,不知从何入手。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后辅导教学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引导学困生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教师应为学生创建解题情境,为学困生营造良好的解题条件,引导其按照解题步骤逐步分析和解答问题。例如,在开展立体图形表面积和体积课后辅导教学中,部分学困生对该单元知识的掌握度较差,且错误率较高,这为学困生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学生虽然已经熟记相关公式,但是机械化记忆只能解决陈述性数学问题,对于拓展式问题以及智慧技能策略的了解并不多,在遇到新问题时找不到解题思路。因此,数学教师应引导学困生掌握科学性的解题方法,使他们按照解题思路进行问题的解答。首先,观察图形特点,确定图形;其次,认真审题,了解其问题目的,如,求图形体积或者面积;再次,思考选择哪个数学公式,分析已知条件,查找求解所缺条件,推导出未知条件;最后,列出算式,得出答案。通过此种方式,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后教学中拓展学困生的思维方式,引导其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和思路,通过多次的练习,形成解题思维,从而提升数学解题能力,促进解题正确率的提升。
四、锲而不舍地开展学困生课后辅导
课后辅导教学是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性,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掌握度不同,因而教师应给予他们更多的耐心和精力,加强学困生基础知识的强化。虽然部分学困生暂时的思维转换不够灵活,但是通过多次练习和针对性训练,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专项辅导,可以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跟得上教学节奏,摆脱学困生的称号。除此之外,小学数学教师应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增进与其的深入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苦恼,并鼓励他们积极与优秀学生沟通,学习其他学生身上的优点,引导学生进行相互帮扶,增进合作交流,分享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技巧。除了课后辅导外,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应用小组教学方式,将优等生和学困生划分为一组,发挥帮、扶、带的作用,为学生交流提供平台,并通过开展数学知识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使学生形成集体荣誉感。通过有效交流,学困生的自信心得到了提升,在遇到困难时更愿意积极主动地解决,学习动力得到激发,学习成绩也会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