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饭吃七成饱节约又健康

2020-11-24之道

青春期健康 2020年21期
关键词:心脑血管消耗消化

文/之道

有些人有这样的认知:一个人食量越大就代表这个人越健康。尤其是一些家长对孩子更是要求“多吃点”。其实,这些人都陷入了认知误区。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应培养科学饮食观,不能仅用饭量多少作为衡量健康的标准。

暴饮暴食伤脾胃

俗话说:“饭吃七成饱。”因为七成饱更适合胃的收纳和消化。那么,怎么判断是七成饱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吃饭时感觉胃已经饱和,达到“想吃也还能再吃点,不吃也可以”的状态。虽然我们的胃可以随着食物的摄入而扩大,但是也有极限。暴饮暴食不仅会造成胃部的过度撑胀而对胃有损伤,还会降低胃的蠕动速率,使其不能正常地消化食物,进而引起诸如消化不良、呕吐、急性胃肠炎、胃出血、便秘等疾病,甚至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胆囊炎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学习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很多时候为了赶时间、忙工作而顾不上吃饭,尤其是早餐,随便吃两口甚至不吃,等忙完又大吃特吃,这就是典型的暴饮暴食,不仅会伤害身体,还会造成大量的餐饮浪费。

顺应自然合理饮食

“凡食之道,无饥无饱,是之谓五脏之葆。”人们之所以会有一日三餐的习惯,是因为每一餐都有着重要意义。俗话说,“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饱,晚上要吃少”,这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在经过了一晚上的休息后,胃内的食物几乎已全部消化,没有了可供提取、消耗的能量供给,而早晨又处于身体机能逐渐旺盛的上升时期,需要较多的营养供给能量,因此,早餐不仅要吃,还要吃好;到了中午,一来有了高质量早餐的基础,二来身体机能开始逐渐减弱,要想顺利度过下午的漫长时光,午餐就要吃饱;夜晚到来,身体各器官逐步进入休息时间,此时只需要少量营养来维持基本生理的需求,故而少吃。

虽说大多数人都知道每餐的重要性和意义,但是能做到正确吃每餐的却很少。那么,究竟如何饮食才能规律又健康呢?简单来说,因人而异。不管是饮食的量还是食物种类的搭配,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能量消耗越多,对饮食营养的需求也会更多;消耗得少,那么需求就会少一些。饮食摄入应与自身消耗相匹配,二者是成正比的。

另外,由于脾胃功能不健全和认知局限,很多儿童青少年存在“食不知饱”的问题,不能较为准确地判断自己是否吃饱了,如果家长仍然秉承着“多吃是福”“能吃代表健康”的观念,让孩子被动地摄入超过其身体所需的食物,会造成儿童青少年在体内堆积多余的热量,使得他们最终成为肥胖、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心脑血管疾患的“后备队员”。

编辑 靳雪莲

猜你喜欢

心脑血管消耗消化
药品带量采购政策下某院心脑血管类药物的采购情况分析
灯盏花乙素抗氧化应激机制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探究
转炉炼钢降低钢铁料消耗的生产实践
“胃不舒服”未必都是消化问题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降低钢铁料消耗的生产实践
消化不良
If We Burne d All the Fossil Fuel in the World
趴在桌上午睡不会影响消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