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困境及改善对策分析
2020-11-24张一鸣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张一鸣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新的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当前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方式。高校教学使用信息化教学的方式更为普遍。相较于其他学科的信息化教学,体育课程的信息化教学面临诸多困境。例如学校对于体育教学不够重视,导致体育信息化教学水平不足,缺乏相关的资源;还有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不够,无法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这些问题对于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发展有深刻影响。只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方案,才能使新时期高校的体育化教学发展更加完善,为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高校体育信息化的意义
(一)是新时期对于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的要求
新的教育理念社会对于学生的发展有新的要求。传统教育模式下,对于学生的考核盲目重视学科成绩,忽视了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教育,导致当前阶段我国学生的近视率以及肥胖率居高不下,且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学生的身体素质教育已经刻不容缓。进入大学阶段,学生的课业负担大幅减轻,同时课程结构也更加合理。体育课程成了大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对于学生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将线上线下的教育资源有效整合,使得学生可以在线下的体育课程活动之外,能够学习到很多的体育运动知识。通过体育信息化的教学,扩展大学体育课程的方式,提升体育课程的知识和内容含量,帮助学生做到身体素质和体育知识的双重学习,提升体育综合素质。
(二)是对于传统教学方式的有益补充
体育信息化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弱项补足。信息化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互联网以及新媒体技术,使教学效果获得显著的提升。传统体育教学方式,主要是在线下对于学生进行体育技能的培养,缺少对于学生的知识性传输。通过体育信息化教学的方式为体育教学提供信息化手段,可以补足传统教学方式中对于学生体育知识教学的缺失。同时,线上教学还有利于不同地区间教学资源的平衡。我国的高等院校分布具有不均衡的问题,重点院校过度集中,造成教育资源巨大的不平衡。通过信息化教学的手段,可以帮助部分缺乏体育教学资源的高校更好的完成体育教学。通过信息化教学的方式,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补充,同时促进教学资源在线上的流动,缓解不同地区高校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三)顺应了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潮流
现阶段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经济发展和社会民生的各个方面都离不开信息技术。将教育和信息化技术相融合,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国务院针对大学学科体系的建设要求中明确规定,要将学科建设和信息化技术相结合,提升教学过程的信息化程度。体育信息化教学符合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要求,同时也是大学学科体系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实践。通过不断提升学校教学手段的信息化水平,推进学校整体的信息化建设。
二、当前阶段体育信息化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忽视对于体育课程的信息化教学建设
学校的学科建设体系对于体育信息化教学有着重要影响。当前阶段,高校体育课程的上课形式仍是以线下为主,缺乏对于体育信息化教学的重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大高校无法如期开学,纷纷采用了线上教学模式,这是绝大部分高校对于体育信息化教学的首次尝试。体育教育不同于学科教学,更加注重对于学生技能素质的培育,因此主要采取线下的方式,但是也需要进行相应的体育知识技能的教学。目前各高校的行政管理部门在进行学科体系建设的时候,忽视了对于体育信息化教学的建设,体育信息化教学的制度设置以及资源建设等各个环节都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严重制约了体育信息化教学的发展。
(二)高校体育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有待提升
体育信息化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是对于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作为一种教学方式,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要使其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依赖于教师的重要作用。只有教师具备足够的专业素质技能,才能够使体育信息化教学优势最大化。体育信息化教学对于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当前阶段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老师主要着力点仍然是放在对于学生体育课程的技能培育,没有重视信息化教学对于体育教学的促进作用,体育信息化教学的意识还有些不足。同时,体育教师的信息技术较差,高校对与体育教师的技能培训也缺乏对于信息技术相关技能的培训,体育信息化教学面临体育教师相关技能水平不足的问题。
(三)体育信息化专业化教学资源匮乏
信息化教学是一种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的教学方式,其本身并不具备完成教学目标的能力。需要对于体育信息化教学的相关资源进行制作,才能够更好的促进体育信息化教学的发展。体育信息化教学的资源限制主要受制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硬件资源的不平衡。不同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不同,相关的技术设施建设也存在着许多不平衡[3]。另一方面是软件资源的不足。目前开展体育信息化教学的课件资源主要依赖于教师自己按照教学任务进行制作,对于教师的信息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大量的课件制作过程也为教师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互联网上针对体育教学的专业资源较少,无法满足体育信息化教学的需要。体育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缺乏,影响了体育信息化课程在高校的开展。
(四)体育信息化教学缺乏相应的考核机制
体育信息化教学缺乏相应的考核机制,也导致了体育信息化教学的困境。高校的体育教育课程,作为对于学生身体素质培育的课程,其在教学体系中的并不占据主要的位置。学生进行体育课程时的心态放松,对于体育教学缺乏应有的重视[4]。在进行针对体育课程的指标考核时很多课程没有明确的考核指标,或者是考核过程中并不会严格按照考核标准执行。缺乏科学的考核标准以及明确的考核要求,会对体育信息化教学的开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体育信息化教学的改进意见
(一)提升体育信息化教学的重视
国家对于提升教学环节的信息化水平有着明确的要求。对于信息化教学的建设,是国家教学发展方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校和教师必须重视教学方式中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体育教学作为高校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提升对于体育信息化教学的重视,首先要完善体育信息化教学在学科建设中的地位。将体育信息化教学同其他课程的信息化教学一样作为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同时也需要转变体育教师的思想观念,使教师更加注重教学过程中信息化技术的运用[5]。学校要明确体育信息化课程在学习课程安排中的占比,以硬性的指标推进体育信息化教学的开展,使体育信息化教学能够真正的在实践中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加强对于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培训
体育信息化教学对于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要实现高校体育信息化教学,必须要对体育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进行培育。体育信息化教学的实践中,不同年龄阶段的体育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技能掌握也不一样,年龄较大的体育老师无法熟练的运用相关的教学软件和工具。影响体育信息化教学的开展。通过加强体育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培育老师对于网络技术的认知以及互联网资源的运用,不断提升体育信息化教学的质量。
(三)不断完善体育信息化教学的资源
体育信息化教学的良好开展,需要重视对于教学资源的整合,满足体育信息化教学的需要。高校应当构建一个信息完善、资源丰富的信息化平台,同时对于信息化教学涉及的其他的教学资源进行不断完善,为开展体育信息化教学提供帮助[6]。包括对于基础的硬件设备的投入。通过对于体育教学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帮助体育信息化教学更好的开展。
(四)建立科学的体育信息化教学考核体系
体育信息化教学更好的实现,需要重视相关规则以及考核体系的制定。这样才能对体育信息化教学提供一个规范。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需要教师从线上教学的内容和特点出发。依据体育教育和信息化教学的特点,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以线下体育课程的考核标准为依托,按照线上教学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改良。通过完善的考核体系,可以挖掘出体育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体育信息化教学的体验。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体育信息化教学现状的探究,针对当前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出了现阶段体育信息化教学存在教学过程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及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为体育信息化教学走出困境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通过提升学科体系中体育信息化教学的位置以及完善信息化教学的资源的方法,希望能够对于体育信息化教学的发展提供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