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意义及途径
2020-11-24张掖市实验中学
张掖市实验中学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意义
1.了解环保形势,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伴随着现代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环境破坏的程度也越来越严重。因此,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时,教师应当尝试将环境教育渗透其中,促使学生们逐渐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念。日趋严重的环保问题已经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碳排放量逐年增多,全球变暖问题愈发严重,使得海平面不断上升,这不仅导致了气候的巨大变化,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地表面积的不断缩小,而且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平衡,导致了许多生物种类的灭绝。为此,人们必须加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从学生抓起,在进行地理教学时,将环境教育渗透其中,促使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不断增强,愿意为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2.加强环境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地理教学之中,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首先,环境是地理科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包括了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自然资源的利用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对于确保课程的完整性与教学的全面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环境教育的开展,有利于高中地理教学的顺利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地理课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由于高中学生对各方面的知识都有着很强的包容性,在此阶段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可以有效地改变他们传统的思相观念,帮助其了解环保的意义和价值。再次,相对于其他理论知识教学来说,环境教育具有显著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并且有助于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还可以引导学生对环保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学习,有效地把握人类、环境以及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最终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主要途径
1.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在进行地理课堂教学时,将环境教育渗透其中,可以促使学生们自身环保意识的形成和增强。在地理教材中,虽然有着大量的环境知识,但是在传统的地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却很少会对教材中的知识内涵进行深入挖掘,从而使得环境教育未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为此,教师需要及时弥补前期教学工作中的不足,将环境教育方面的因素考虑进来,为学生们播放一些相关的视频,以此让教学活动变得更具感染力。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们播放电影《后天》,并以此为基础,向学生普及相关环境知识。学生们通过观看,可以更好地了解到有关环境变化方面的内容。而后,教师再进一步引导,促使学生们逐渐认识到环境保护的意义所在。这样一来,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自然会大幅提升,自身的环保意识也会有效形成。
2.组织课外活动,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众所周知,环境保护是一项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事务,它对于当前社会、科技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为了提升学生们的环保意识,促进环保事业的不断发展,广大高中地理教师除了需要在课堂上进行环境教育的渗透外,更需要在课外活动中积极开展实践教学,以此促进学生们自身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实践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定期进行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诸如垃圾分类、节水节电、环境检测等,从而促使学生们认识到环保的意义,引导他们熟练掌握具体的操作技能,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且使他们通过自身的实践操作和感知,真正懂得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环保。
3.将环境教育和学生紧密联系在一起。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有效地渗透环境教育,对环保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帮助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改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破坏环境的一些陋习,进而做到对周围人群的影响。不过,要想使环境教育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教师必须让学生从心底真正接受环保观念,加强环境教育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切身感受到环保对于自己生活的重要意义。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与所在城市或地区有关的环保案例,从而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唤起学生的责任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最终完成新时代所提倡的对综合性高素质人才培养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