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初中体育教学中篮球体前变向运球的教学策略

2020-11-24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32期
关键词:运球篮球运动篮球

(南京市玄武高级中学梅园校区 江苏南京 210018)

1 概念综述

随着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运球的技术也在向保护性、突发性及进攻性推进。体前变向运球便是篮球运动中最广泛且有效的运球技巧,以右手变向至左手为例,在运球前进中,右手突然拍击篮球的右侧后上方部位,由此可以迫使篮球以斜线击打至面前的地板,并向左侧弹出,此时运动员右脚发力向前跨出,身体上半身则向左转动,用肩保护球的同时,使用左手运球向前。这种运球方法比较简单,但是效果实用,对于初中阶段学生来说,难度适中,刚好符合学生在篮球运动中的应用能力。

2 当前初中阶段篮球教学的问题

2.1 教学方法落后

虽然现代素质教育体系已经不断完善,新课标也在持续推广和普及,但是在很多初中学校中,体育教师几乎都来自于体育类型的院校,虽然专业素养方面能力超群,但是在教学能力方面有所不足,学生一直在追赶教师的节奏,缺乏自主练习和表现的空间,不仅课堂体验缺少趣味感,而且失去了竞争和表现的欲望,教学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2.2 学生缺乏技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现一个问题,学生对于篮球的兴趣十分浓厚,对于NBA的比赛无比热衷,对于篮球球星十分了解,甚至在课余时间也会组织篮球运动,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却表现出兴趣低迷的状态。导致这种现象的因素有两个,其一为教师的教学形式落后,让学生感觉到束缚,无法自由开放地进行篮球对抗训练;其二则是学生没有认知到技巧教学的重要性。

2.3 学生缺乏毅力

篮球运动是一项需要长期练习和提升的体育项目,但是学生却更愿意当做娱乐方式,教师更应该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产生持续且强劲的动力,由此锻炼学生的毅力和信念,养成良好的体育精神。

3 篮球体前变向运球教学策略研究

3.1 更新教师教育理念

对于体育教师而言,缺少的是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学校需要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关注,积极展开教师大会、教师论坛等,组织教学培训,并且设立考核标准,由此促进教师提高和进步的积极性与自发性。

通过培训学习等方式,让体育教师掌握“以学生为本”的现代素质教育基本理念,在此基础上打破原来的师生关系避障,通过与学生建立平等关系,从而塑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并由此展开趣味教学、游戏教学、情境教学、小先生教学等方式,就能够让学生的个性与能力充分展现,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3.2 注重技巧教学应用

对于学生技巧性缺乏的问题,教师通过语言讲解和教导很难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因此就需要采取引导三步法。第一步,教师需要与学生共同进行篮球比赛,在以少打多的形式下,不断突破成功并得分。第二步,在学生有一些兴趣之后,展开体前变向运球的基础技术指导,并且在学生产生厌倦之前,挑选已经初步掌握该技巧的学生进行组队,与另一队学生进行半场比赛,当掌握了技巧的学生轻松获胜时,学生们就会真正认识到技巧在篮球运动中的重要作用,并且愿意认真学习。第三步,为防止学生“五分钟热度”,教师需要将体前变向运球的技巧练习融入游戏或其它活动之中,通过不同的形式让学生避免产生单调和乏味感;并且要时常组织学生展开比赛,让学生将学习到的技巧运用于实际比赛之中,以此逐步让学生感受到篮球技巧的真实价值。

4 体前变向运球的教学实践过程

4.1 课前准备

在实际课程开展之前,必须要经过准备活动进行热身,一方面帮助学生舒筋活骨,防止突然剧烈运动引起的身体不适;另一方面让学生熟悉篮球,找回运动的感觉。首先,进行整齐列队,检查学生人数,并且活动手脚腕、颈椎腰椎等容易受伤的位置,让身体逐渐放松。其次,带领学生持球绕篮球场边线跑步,进一步让身体发热;最后,为本节课的课堂内容进行准备,要求学生完成蛇形跑、后退跑、侧身跑、变向跑等练习,并且让学生尝试运球急停急跑,为体前变向运球的技术教学做好基础训练。

4.2 徒手练习

4.2.1 绕杆跑

篮球技术教学需要学生循序渐进的展开,第一阶段以徒手练习为主,而徒手练习的第一项,即为绕杆跑。绕杆跑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练习绕杆时的脚步动作,增强身体在转向时平衡与速度的控制力,以此提高学生全身的协调性与灵活度。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追逐赛制刺激学生的竞争心理,将学生分为5人纵队,每队隔3~5s出发一次,需要学生依次左右绕过7个立杆,在到达终点前被后面追到并拍打,视为淘汰。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会逐渐掌握转向时降低重心的方法,并且能够找到脚步的连贯性节奏。

4.2.2 钻人墙

以学生代替立杆,让站立的学生展开双臂,然后重复绕杆跑的动作练习,要求学生不能碰触学生的手臂,以此能够进一步促使学生降低重心,并且掌握外侧脚发力和制动的技巧,找准变向跑的身体节奏。

4.2.3 打地鼠

在地面上画出两条平行线,间距设置为4m,然后在平行线上每4m画出一个圆圈,并且按照左右推进的顺序分别编号。要求学生排成纵队,每一个学生从1号圆圈出发,以每一个圆圈设定为地鼠洞,教师负责喊出洞口编号,而学生负责快速跑到洞口并下蹲伸手触摸圆圈,当教师喊到10个数时学生完成的时间为标准,时长最短者获胜。通过这种方式的练习,可以让学生学会大跨步跑动,并且熟悉自己交叉步的运动习惯。

4.3 持球原地练习

4.3.1 原地体前变向运球

当学生徒手练习获得一定成效之后,教师就应当将球交由学生,开始第二阶段的持球原地练习。首先以原地变向运球为练习内容,要求学生在不移动位置的情况下,能够随手将球从身体前方移动至另一只手中,以此让学生熟练掌握拍打球体的位置和力度,并且熟悉膝盖弯曲、腰部直立的运球姿势。

4.3.2 寻找变向运球节奏

掌握节奏是掌控运球能力的基础,在该练习过程中,需要学生在换手运球的同时,在原地进行转圈,通过不断改变方向,让运球的节奏与脚步的节奏进入同步状态,将转体、探肩、跨步等动作一气呵成。

4.4 运球行进练习

4.4.1 行进中提前变向运球

第三阶段则进入体前变向运球的完整练习过程,首先在无障碍状态下,要求学生进行变向运球的动态练习,在降低重心的状态下,模拟前方存在障碍,然后通过自身掌握的技巧,在球交换手的同时,越过障碍物,达到突破的效果。这一过程主要让学生感受变向运球跨越障碍的实际状态。

4.4.2 连续绕障碍变向运球

利用阶段一中的立杆,仍采取5人纵队的小组竞赛制,要求学生运球左右绕杆,并且在行进过程中每跨过一个立杆,完成一次变向运球,以到达终点的计时为标准,用时短者获胜。或者可以树立两排立杆,由学生同时出发展开竞速,以此增加学生练习的兴趣。

5 结语

综上所述,篮球是当今最广泛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初中阶段教师需要教会学生体前变向运球等基础的篮球技术动作,教师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通过游戏、竞赛、小组等不同的形式,激发学生的运动欲望,从而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体育素养。

猜你喜欢

运球篮球运动篮球
街头篮球文化
论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及规律
青少年篮球运动推广与发展路径研究
完形填空一则
幼儿园大班篮球运球活动的实践探索研究
快乐篮球进山乡
鞍山市第五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双人运球”乐翻天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