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公体课教学模式创新实验①
2020-11-24
(厦门工学院 福建厦门 361021)
近年来,社会与市场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量逐年 增高,这是社会经济建设蓬勃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顺应时代的潮流,包括民办高校在内,各高校就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新的调整与改革[1]。改革中以教育改革标准为发展前提,将针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作为目标,由此着手寻找新的突破口与发展方向,以期培养具备高素质素养的全面型人才[2]。
随着社会的发展,民办高校成了很多人求学的选择。民办高校因为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在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方面能够给予相当大的帮助[3]。但对于当今社会的多数大学生而言,自身的身体素质远低于应有水平。学生在步入大学之后脱离了家长的监管与学校的督导,又不具备良好的自制力,因而会放松对自身的要求。占有相当比重的大学生在业余时间宁愿选择宅在宿舍,也不外出进行体育锻炼。除此之外,学校体育课程的开展普遍存在不足,由于现在各大学校着手于规模的扩张,录取了大量的学生以提升入学率,造成包括公共体育课在内的多数公共课程管理难度增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大多较差,培养出的人才在身体素质方面与国家及社会的要求相去甚远。
1 民办高校公体课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1 体育课课程内容缺乏多样化
绝大多数民办高校都将体育课作为必修课程加入到学生的学习任务中,但在质量方面的要求却良莠不齐,只以学生能够完成体育课学习任务为评判标准,忽略了关于丰富体育课学习内容工作的开展。这种情况导致多数学校中的公共体育课仅注重形式上的教学,教学内容往往一成不变、缺乏趣味性,因而无法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热爱,公共体育课教学的意义名存实亡。
1.2 民办高校公体课教学目标不明确
受长久以来的观念影响,多数人对体育的认识与了解仅停留在能够强身健体这一层面,选择性忽视了体育能够为人带来的积极影响。民办高校的公体课教学也往往将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提升专业技能水平上,对公体课给学生带来的其他积极影响(如综合素质的提升等)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由于校方及学生个人成长环境对体育的认识过于片面,体育在学生的个人成长中的作用获得的认可度极低,因此民办高校在对公体课课程的设置中并未投入相应的精力,这就导致公共体育课应当达成的教学目标被过度模糊化,无法实现其原本的教学意义。
1.3 教学观念过于陈旧
很大程度上民办高校公体课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相应的学习与锻炼,简单掌握一项专门的体育技能,这种教学理念简单明确,但却不利于学生深化对于体育的认识,也无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学理念的陈旧使教学活动的开展遭到制约,也使得公体课的影响力度大幅下降。同样受限于陈旧教学理念的影响,高校在相关方面的资源投入不足,造成相关体育项目的基础设施得不到完善,因而能够开设的体育项目类型也十分有限,多以对场地要求较低的球类运动为主。此外,公体课教师在安排组织课程进行时拥有较强的随意性,就造成其教学内容的专业性与针对性无法得到保证。
2 民办高校公体课教学模式创新举措
2.1 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
众所周知,未来社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的根本则是健康。这种健康并不仅限于身体健康,精神上的健康也应当得到重视。通过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除了能够保证学生走上社会之后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为学生树立适时运动的体育观念,体育运动本身还有助于学生建立豁达、积极的精神面貌。
2.2 尝试进行模块化教学
MES(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模块式技能培训)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新型教学模式,该模式以现场教学作为主导,将技能培训作为核心[4]。体育模块化教学是对体育教材进行分类,将相同类别的内容划为同一个模块,以此对学生运用一类教材做到对基本的体育健康知识及运动技能的掌握和应用。有效运用模块化教学,有益于引导学生在不同模块中掌握不同的体育健康常识,也对学生熟练运用运动技能有很大帮助。
2.3 改革教学内容
民办高校公体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置往往由相关体育教师独立完成,这种做法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也无法满足学生的具体需求,因此很容易造成学生参与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足,从而影响到教学任务的进行。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当在公体课教学中注重人性化的教学,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具体需求两方面,在课程的安排设置上注重学生主体的发展与进步。
3 结语
民办高校公体课的教学模式不应当过于单调,丰富其多样性、使教学过程多元化,才能诱发学生对于公体课内容的向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才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就当下的教育而言,在公体课教学模式中加入相应的创新实践,才能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从而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