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击疫情特殊时期居家幼儿运动指南

2020-11-24王庭照万炳军李志诚胡碧升

少年体育训练 2020年1期
关键词:居家动作身体

宁 科,王庭照,史 兵,万炳军 ,张 婧,李志诚 ,胡碧升

(1.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2.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3.陕西师范大学青少年体育研究中心,陕西 西安 710119;4.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北京 100084;5.贝玛积木教育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1215)

2020 年农历新年之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为了有效防控疫情的进一步蔓延,各省区市开始实施以家庭为单位居家不外出的生活方式。在此过程中,家庭成员的生活方式也面临重大的转变,户外活动也基本被禁止,久坐少动的行为方式也日渐凸显。从长远来看,健身有益于身体健康,但疫情还没有得到控制,突击健身、高强度身体运动不仅不能抵抗病毒,甚至还会面临人体免疫能力下降的风险。大量研究表明,人体在进行高强度锻炼后,会形成3~72 h的“开窗期”,即在此期间身体由于训练而造成的机体自我修复,随之而来的免疫力下降也就给了病毒乘虚而入的机会,也就不能达到预防感染的效果。幼儿阶段的身体免疫功能与成人不一样,免疫系统处于不成熟发展阶段,免疫防御能力处于“无经验”状态,而且未曾接触过外界抗原,也不能建立起“免疫记忆”。因此,为了让幼儿健康快乐、有意义地度过这段特殊的时期,指导家长在居家环境中帮助幼儿开展科学、规范、适宜、童趣的运动,改善幼儿久坐少动的行为方式,累积幼儿身体活动,提升幼儿的免疫力、建立幼儿健康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1 抗击疫情特殊时期研制幼儿运动指南的意义

儿童早期(6 岁以下)是一个身体和认知快速发展的时期,是一个孩子的习惯形成和家庭生活习惯变化和适应的时期。在生命早期形成的生活方式、行为会影响整个生命过程中的身体活动水平和习惯模式。积极的游戏玩耍、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身体活动有助于个体的动作发展和对外部环境的探索。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的进展,幼儿身体活动、锻炼时间和机会越来越少,体质健康提升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一组学术研究结果显示,当前我国幼儿体重超标,身体素质指标明显下降,尤其是心肺功能持续降低,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正是困扰幼儿健身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

运动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适当的运动可以降低疾病的发生率,而身体活动不足则可能导致能量代谢失衡,并带来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大量研究表明,幼儿阶段的运动除了直接关系到自身体质健康水平外,还可有效刺激感觉系统发展,促进骨骼肌肉发育,改善肌力和肌耐力,培养毅力、坚持、自信等非智力因素。同时,科学有效的体育运动还可预防肥胖、促进心血管健康、增强心肺功能。可以说,经常运动有利于幼儿认知、情感和社会能力的全面发展,可增加大脑血液和氧气流量,促进脑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快速发育。特殊时期,家庭成员,尤其是幼儿久居室内环境导致身体活动不足,久坐少动时间增多。在此阶段,利用家庭物理环境、因地制宜,指导幼儿定期开展适宜的室内运动,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的家庭体育运动,让幼儿愉快地玩耍、积极地运动,稳定情绪,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顺利度过特殊时期具有重要意义。

2 抗击疫情特殊时期幼儿居家运动的内容构成

近期,国家体育总局体育运动科学研究所、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等部门陆续推出了疫情期间幼儿居家运动方案、亲子游戏等,号召各位家长利用居家时期和孩子一起参与运动,增强幼儿自身抵抗力。与此同时,大量的幼儿教育机构、幼儿园频繁推出了各类“抗疫”期间幼儿运动游戏与亲子体育活动。笔者在梳理大量推文中发现,大部分幼儿运动游戏内容存在碎片化、结构性不强、运动科学性不足的现象,同时存在运动与游戏分离极端化,缺失家长运动过程中指导帮助等问题。因此,居家期间如何科学、合理地运动,提升孩子自身的免疫力、养成健康习惯、舒缓情绪则成了家庭当前面临的难题。大量研究证实了儿童早期参与足够身体活动,限制久坐时间和足够睡眠对他们的健康促进非常重要。本研究参照2012 年教育部版发《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与2018 年国内首部《学龄前儿童运动指南》,梳理笔者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考虑近期居家的运动环境特殊性,从八个部分阐释特殊时期幼儿居家运动内容构成。

2.1 全身肌肉力量运动

幼儿居家期间,通过各类运动增加四肢、躯干的肌肉力量,使全身肌肉逐渐强健起来,同时兼顾发展幼儿各类基本动作技能过程中加强腹部、腰背部及四肢肌肉力量的练习。需特别注意,家长在参与亲子运动过程中要有意识增加幼儿全身触觉刺激和肌肉力量练习,改善幼儿脑中枢建立神经肌肉协调控制的联结,促进幼儿动作更加协调灵敏,执行功能不断优化。家庭力量练习并不一定都需要器械,无器械练习如卷腹、爬行、抓握悬吊、各类平板支撑等均可在游戏环节中设计,以促进幼儿全身的肌肉力量发展。

2.2 身体协调性运动

幼儿的协调能力体现在日常生活化身体运动过程中,调节与综合身体各个部分动作的综合能力。居家环境中可通过走、跑、跳、钻、抛接、击打等基本动作技能促进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家中的桌椅和擦拭干净的地板都可以帮助完成一些简单的协调性游戏,如地板砖的方格可以设计跳房子游戏,也可以设计为敏捷梯游戏。也可以通过徒手多样变化动作练习身体的协调性。通过家庭亲子游戏形式,家长可与幼儿一起进行身体协调性练习,在动作节奏、口令、方向等方面设计游戏趣味环节。

2.3 心肺耐力运动

心肺耐力指一个人持续身体活动的能力。幼儿期加强对心脏功能的锻炼,提高心肺的耐受能力对健康体质促进非常重要。居家环境中,可以通过一定运动强度的持续运动游戏来改善幼儿的心肺耐力。例如连续爬行、定时跳绳、多种组合动作练习等均可以有效发展幼儿的心肺耐力。可以通过在时间长短、力量大小和控制难易程度3 个方面设计游戏环节,调动幼儿的努力程度,增加练习的持续时间,适宜提高幼儿的心肺功能。

2.4 身体平衡稳定运动

幼儿身体平衡和控制能力是维持生活与运动中身体正确姿势的前提,该能力受到环境、任务和个体因素的影响,发展顺序也表现为头部、坐立、站立、行走和跑跳的特征。居家环境中可以通过静态和动态动作控制来发展幼儿的平衡稳定性,如单脚站立、手脚支撑、沿直线脚跟脚尖接触行走等。可以通过在姿势变化、人物关系、距离长短、空间大小方面设计游戏环节,调节平衡稳定控制的难易程度,增加游戏趣味性,促进幼儿本体感觉的全面发展。

2.5 集体韵律性运动

幼儿韵律活动是运用肢体动作进行的一种节奏性身体活动,亦是幼儿运用身体动作进行艺术创造、表现的游戏活动。居家环境中通过各种不同层次的节奏协调性运动发展幼儿的身体协调性,如伴着音乐进行各种肢体动作练习,跟着父母的动作节拍一起进行动作模仿练习。可以从地面单个肢体动作开始练习,逐渐增加动作的复杂性,随后变化动作方向和动作节拍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节奏丰富性。

2.6 身体反应灵活性运动

幼儿的身体反应灵活性表现在受到外界信息刺激后,中枢神经系统本能的条件反射所引起的应答刺激的动作行为。居家环境中通过各种快速移动、变化方向移动、躲闪移动等方法发展幼儿身体反应灵活能力,可以在动作口令、动作方向、两人协作、任务要求等方面设计游戏环节,增加游戏的多变性和趣味性。

2.7 全身柔韧舒展性运动

幼儿全身柔韧舒展性体现在身体活动中关节活动幅度以及关节韧带、肌腱、肌肉、皮肤和其他组织的弹性和伸展能力。发展柔韧性有助于幼儿正常体态的形成,柔韧性练习也会刺激到局部骨质,促进幼儿骨骼发育。幼儿阶段的动作发展特征决定静态拉伸是最安全,也是最有趣味性的方式,幼儿依据自身的本体感觉来决定牵拉的幅度,不用外力被动牵拉。站姿与坐姿并腿、分腿的动作均可发展腿部柔韧性,徒手和借助具有弹力的绳子均可进行柔韧性舒展性游戏设计。

2.8 亲子趣味互动性游戏

居家环境中亲子互动游戏不仅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同时幼儿在游戏中的态度、方式、方法都会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去,为幼儿累积更多的动作经验。亲子游戏过程中,借助幼儿已有运动经验,整合各类动作技能,依据生活元素设计集体互动性游戏任务、情景,拓展幼儿知识视野,发展幼儿在居家环境任务中的运动能力。居家期间,根据家庭现有的生活材料,设计抛接类、传递类、寻宝类、反应类的互动游戏,增加家庭成员间的游戏互动性。

3 抗击疫情特殊时期幼儿居家运动的原则

特殊时期,幼儿在家庭室内环境中运动应符合其身心发展特点,以趣味化的游戏形式展开,兼顾运动的时间、强度,尽可能全面地发展基本动作技能,鼓励每日参与生活化的身体活动,培养定期参与运动的健康生活方式。(1) 家庭运动中兼顾幼儿大肌肉群动作与小肌肉群动作发展。采用身体活动与精细操作活动同步开展的原则设计游戏活动。(2)居家环境中的运动形式、内容应尽可能多样性,涉及多种游戏形式、不同变化的运动强度。切忌成人化的刻板训练。(3) 幼儿在居家环境中运动时需要成人的陪伴与帮助,成人应提前做好居家环境中安全风险的排查,为幼儿的安全运动打好物质环境基础。(4)有效身体活动是第一原则,兼顾趣味性。考虑运动时间间隔,确保连续运动时间内的运动强度,做好运动过程中幼儿表现的观察,灵活调控时间、强度。幼儿群体每天都有运动,依据个体差异,每次不 低 于15min,15~30min 适 宜。(5)父母尽可能都参与,增加集体运动的氛围。就地取材,简单为好,不使用尖锐、锋利等危险物品辅助练习。(6)每次运动前监管幼儿不过量饮食、饮水,运动过程中饮水遵循少量多次原则,饭后30min 方可适量运动。运动过程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由易到难逐步进行。(7) 遵循幼儿个体差异,运动参与过程不强迫、不过量、不蛮干。参照官方权威信息,科学化、适宜性、童趣化开展幼儿居家运动。

4 抗击疫情特殊时期幼儿居家运动指导策略

4.1 每次运动家长和幼儿一起参与,身体力行,并对幼儿的运动给予鼓励和支持。用积极的参与态度影响幼儿。

4.2 设计竞赛类、挑战类运动游戏,教导幼儿明白体育的精神——努力赢得游戏比赛和优雅地承认失败同样重要。

4.3 通过和幼儿一起运动,观察、记录他们的运动能力,下一次运动就可以有效地帮助和鼓励幼儿,并给予他们适宜、正确的指导帮助。

4.4 让尽可能多的成年人参与到幼儿的运动中,强化幼儿的社会意识和合作尊重品质。

4.5 每天定时、定量的运动会让幼儿变得自律,对建立他们的规则意识和健康生活习惯至关重要。

4.6 特殊时期,引导幼儿在家庭运动和其他学习生活之间取得平衡,告诉他们运动和其他活动同等重要。

4.7 特殊时期,久坐少动的行为方式非常凸显,家长矫正幼儿弯腰驼背的不良姿态不仅要通过语言提醒,适宜的腰背部力量练习对于矫正不良体态大有裨益。

4.8 在家庭运动过程中,家长应把注意力集中在参与运动的积极体验与运动兴趣方面,不批评、不消极纠正。

5 结 语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特殊时期,每个家庭都通过形式多样运动方式,足不出户的进行居家身体锻炼。幼儿作为家庭中需要特别呵护的群体,有其自身的身心发展特征和运动特殊性。在当前的特殊形势下,推广符合该群体生长发育特征的居家运动方案,普及幼儿居家科学运动常识,倡导疫情防控时期幼儿健康生活方式,增强自身抵抗力,用实际行动抗击疫情,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本研究在梳理近期国内大量科普推文的基础上,参照国家教育政策和相关指南研究,结合幼儿教育及体育专业领域的专家意见,提出了特殊时期我国幼儿居家科学运动的意义、内容、原则和指导策略。本研究对特殊时期幼儿园、家庭及社会机构推广幼儿居家运动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居家动作身体
居家运动——膝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的日子
下一个动作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情防控常态化 居家防护不可少
微生高的往事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
身体力“形”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