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初探

2020-11-24孙喜凤

读与写 2020年2期
关键词:语文课高中生课件

孙喜凤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实验中学 吉林 农安 130200)

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推动教学方法的改革。高中语文课中教师改变了过去只能依靠黑板和课本的方法,运用多样化方式开展信息化教学,让教师成为高中生的引路人,并促进高中生感受语言文字的诸多魅力,增强高中生在高中语文课中的情感体验,因此高中语文课中应用信息化教学,要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让高中语文课更加活跃,这样可以营造出让高中生愉悦的学习氛围,积极投入到高中语文课的高效学习中。

1.高中语文课教学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性

1.1 增强高中语文课教学趣味性的客观需要。信息化与语文课程契合性是极高的,高中语文课中加强信息化整合,可以让高中语文课具备更强的趣味性,成为激发高中生兴趣的有力工具。一方面是有信息化的支持,教师可以结合高中语文课的需求,将高中语文课相关的各类视频、图文以及音频进行融入,制造成高质量的教学课件,让高中语文课可以静态以及单调的过程变得生动以及有趣。另一方面是有信息化的支持,可以让教师营造出多样化的情景[1]。丰富高中语文课的形式和内容,比如可以开展生活化情景的创设,拉近高中语文课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提升高中语文课给高中生的亲切感。教师要改变过去的模式,激发高中生的主动思维,将高中生的主动性调动出来。

1.2 是拓展高中语文课容量的需求。当下社会竞争是十分积累的,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教师要迎合时代的趋势,结合当下的社会要求,对高中语文课加强创新,夯实高中生的知识储备,提升高中生的综合素养,加强对高中语文课的改革。以往高中语文课的单一模式是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的[2]。需要丰富高中语文课的知识储备,就需要信息化的帮助,高中语文课的信息化改革,可以让高中语文课的容量得到拓展,促进高中生语文基础的不断夯实。一方面信息技术下,教师可以为高中语文课制作精美课件,教师要节省更多的时间以及精力,提升高中语文课的容量,另一方面借助网络资源以及远程教育,教师可以让高中语文课的学习方式丰富起来,拓展高中生的知识视野,夯实高中生的知识储备。

因此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高中语文课实现信息化改造是十分必要的,教师要积极对信息化展开应用,丰富高中语文课的形式以及内容。

2.高中语文课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师未能领悟到改革的意义。教改要求教师要指导高中生展开自主学习,要加强对高中生的引导,高中语文课中积极理解以及探索,相互加强合作和交流,并不是延续高中语文课的灌入式教学,虽然很多的高中生开始对信息化手段展开应用,但不过是将黑板和书本的内容,用多媒体的方式进行展现,高中语文课的刻板模式并未出现本质上的变化。高中生的主体性没有发挥出来,能力的培养出现诸多的问题[3]。

2.2 教师的理解过于片面。以为高中生对高中语文课教改的理解是比较片面,认为只要高中语文课中氛围足够活跃,就可以让高中生实现自主探究,高中语文课的开展就会更加高效,但是高中语文课的氛围若是过分活跃,就会导致在课文解读以及提升文学素养方面的落实不够,高中生在高中语文课的学习活动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很多的教师在高中语文课中组织讨论活动以及课外活动,氛围的确是非常活跃的,也可以看出高中生在高中语文课的参与度是极高的。然而教师对高中生展开指导的方式还是有一定的问题[4]。为了让高中语文课的氛围提升起来,教师拿出一些与高中语文课无关的材料,虽然高中生的情绪被调动,但是对高中语文课教学目标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

2.3 多媒体的应用方式有误。高中语文课中多媒体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当下科技发展十分迅速,为高中语文课的教学增加了诸多的活力,在对多媒体展开应用的时候,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很多的高中学校因为本身的资源不足,仅仅是在特殊的场合会对多媒体展开应用,或者是一些教师并未掌握多媒体应用的科学方式,在课件制作以及使用方面,注重课件的精美程度,但是其中的内容并不能将高中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从而导致高中语文课的品质受到影响,很多的教师更是每节课都是要对多媒体展开应用,似乎没有多媒体的帮助就无法授课。但其实高中语文课中信息化手段是辅助工具,并不是不可缺少的[4]。不能成为高中语文课的主体,高中生才是高中语文课的主人。

2.4 选修课的问题。选修课是对基础的一种拓展和提升,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开展的学习计划,这属于思想上的错误,很多的教师为了更好地应对高考,将选修课当成是必修。但其实对选修课进行开发,是教师自身教学设计的结果。教师若是水平不足,就会对高中语文课的品质造成影响[5]。

3.信息化背景下高中语文课教学的优势

3.1 情感上的共鸣。语文的学习需要情感的融入,很多的作品理解,需要真正理解作者的内心,这样才会了解作者的情感和思想。比如在学习《荷塘月色》时,可以搭配一些古典音乐《春江花月夜》,对高中生的感官提供刺激,高中生可以进入到一种空灵的氛围中,对课文可以加强理解,加深对课文的印象。在诗歌的学习中。《虞美人》的课件中,教师可以为高中生介绍诗人李煜的人生经历,重点介绍的是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前后的一些经历,经过动画介绍,让高中生感受作者的内心,在学习中可以探讨自己希望的一些诗句和原因。比如“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人若是没有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囚的经历,经历当时长歌当哭的境遇,如何会出现这样的一句比喻?教师要借助信息化的应用,借助氛围的营造,调动高中生的意识,让高中生可以深入体会到作者的情感。

3.2 深入的品读。高中语文课中若是少了感悟以及品读,是无法意识到语文学习的魅力的[6]。考教师要积极调动高中生的感悟,让高中生可以深入体会到作者的内涵。比如在学习《药》的时候,教师可以让高中生,在课前观看电影《药》,让高中生的印象会更加深刻,对当时的时代背景会有更深入的了解,也意识到生活在当时时代的人们一种悲伤的情绪。在课件中,将药作为引入的点,一个是表面意义上的药,另一个则是解放思想的药,让高中生可以在欣赏影片之后,思考如何激发人们思想的觉醒。为了将高中生的思维调动,在课后可以开展讨论,让高中生谈论自己的感受。

3.3 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交流。信息化手段可以将高中生的各个感官调动,用多样化的方式开展课文的学习,避免了在传统教学中,枯燥的阅读方式。比如在《故都的秋》学习中,课文蕴含着对国家的热爱,将悲秋和颂秋结合、教师需要让高中生了解,文章如何对秋的景色展开描写,梳理文章的脉络,领悟作者的写法以及散文特色。教师需要对高中语文课展开合理设计,在教学之前,借助多媒体,可以为高中生展示各地的秋景,让高中生探讨对秋景的理解,也可以播放相关的古诗词,让高中生可以对角度展开思考。高中语文课中运用信息化,教师只要对高中生做好引导,让高中生开展自主学习,发挥出高中生的智慧和才智,并让高中生形成合作意识。

4.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中语文课改革的有效对策

4.1 创设教学情景。要注重高中语文课与信息化的整合,创设情景是最好的选择。与以往的模式不同,教师要对信息化手段进行整合,完成对情景的创设,可以增强高中语文课的生动性。比如在对《登高》展开学习,教师为了让高中生对文本有更深的理解,可以播放背景音乐《二泉映月》,在高中语文课中营造出一种悲伤氛围,激发高中生的情感。音乐随之放出,教师可以对文章中的背景,用深沉的语气进行朗读,让高中生的情绪进入到整个情境中,然后让高中生对整首诗进行诵读,取得不错的效果。

4.2 突破重难点。高中语文课中如何将重难点突破,是教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以往的模式下,因为技术上的限制,教师难以对这些难点进行突破,只能是不断反复讲解和强调,但是高中生未必可以深入理解。信息化下,教师借助先进的技术,可以将重难点突破。比如高中生很多时候,在逻辑判断题上总是会失利,教师可以借助微视频,播放这方面题型的一些讲解,加深高中生对知识的掌握以及理解,让高中语文课的效果得到提升。再比如句式的讲解中,教师为高中生提供“灵活多变句式”的视频,让高中生在视频的启发下展开学习,这种方式可以让高中生利用课前或者课后,结合自身知识的漏洞,对高中语文课进行弥补。

4.3 培养高中生整合信息化资源的能力。高中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高中语文课中,教师要让高中生在整合信息方面,也都得到一定的锻炼。高中语文课的学习,需要高中生有足够的积极性,结合自身的需求,收集一些对自身学习有用的信息资源,让高中生不断拓展自身知识面,丰富自身的知识积累,提升高中生的自学能力。

5.高中语文课中应用信息化教学的注意事项

5.1 信息化手段仅仅是辅助工具。要注意高中语文课中信息化技术虽然起到重要的作用,但终究是辅助工具,而且传统模式也不都是缺点,经过几十年不断沿用,以及前人的经验积累,传统模式中很多的地方是值得发扬的。教师要注意高中语文课中,多媒体无法对教学完全取代,对多媒体展开应用,主要是结合高中生的需求,以及高中语文课的内容,加强高中语文课的氛围以及师生互动,将知识用更精彩多样的方式,传授给高中生。

5.2 不要为了信息化教学而改变。需要注重高中语文课的内容与授课形式的结合,信息化教学是必然的趋势,但是没有信息化教学,高中语文课已经是要发展和改革,教师还是要教书育人。因此高中语文课中信息化教学要结合实际内容,很多的内容并不适合借助信息化手段,教师要结合高中语文课的具体内容,选择信息化授课的合理方法,让高中生得到正确的引导,借助信息化手段,让高中语文课的开展更加精彩。

5.3 高中语文课中高中生才是主体。教师需要做到自身的引导工作,因为高中语文课中,主体是高中生,需要让高中生变成主动的学习者,强化高中生的自学能力,引导高中生探讨问题,让高中生的想法得到发挥。并让高中生掌握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则是要与高中生加强互动。

5.4 结合高中生的兴趣。信息化教学一个显著的优势,就是让高中生的兴趣被吸引。那么教师在课件中融入的内容,就要符合高中生的兴趣,提升高中生在高中语文课的专注力,加深高中生对课文的感悟。另外是激发高中生的动力,设计一些趣味性的环节,比如结合课文的内容,播放与之相关的影片,让高中生结合影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很多的名著作品中,都是可以找到改编成的影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让高中生可以在充分的刺激和引导下,进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

结论

总之,高中语文课要迎合信息化的趋势,积极加强模式以及方法的改进,教师要对高中语文课的信息化改革不断展开探索以及思考,找到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方法,并结合自身的科学设计,开展信息化教学,对高中生的语文素养以及综合素质进行全面强化。

猜你喜欢

语文课高中生课件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