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完整自尊体系下“工匠精神”的培育模式

2020-11-24季德静李春阳

就业与保障 2020年2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工匠培育

文/季德静 李春阳

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是自尊的一种动态平衡,指自我内在、不受外在因素干扰和左右的自尊体系。“工匠精神”是推动我国工业由大转强的核心灵魂、是重塑国民新素质的内在支撑。纵观历史,我国的发展离不开工匠和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培育发展于企业,却在教育中萌芽。高职院校作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中输出人才的教学基地,教育的核心是塑造每一个人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一个人具有“独立完整的自尊体系”的人,不受伤害和打击,而培育工匠精神是在教育当中培育的关键[1]。

一、高职学生教学现状及教学创新

在高职人才培养方面,普遍存在忽略实践教学的意义以及固执原有理论,很难适应当今时代发展,加之高职学生在应试教育体系中,被冠以“差生”对待,没有受到老师的喜爱和尊重,同时,父母也常以别人家孩子为坐标展开比较,使学生备受打击,甚至产生挫败感,自尊水平下降,出现不良心理状态。实践证明,缺乏自信的人士成功率相对较低。现阶段高职院校教学中,缺乏独立完整的自尊方面的教学,对“工匠精神”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上。教育应从大局着眼,从小处入手,究其根源,对症切入,以点连面,建立以“工匠精神”为载体,深入“立德树人”的灵魂培养是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也是高职院校适应“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要求的体现,实现自身转型升级的创新之举和明智之举。

二、培育模式

(一)基于“工匠精神”的培育构建进行关爱教育

关爱教育有着丰富的情感教育内涵,关爱是集于情感、认知、行为三者间统一,以爱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学生的主观感受、实践体验、日常交流等实现人际关系的最优化,提升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关爱教育教学中,注重情感交流、语言表达以及学生的道德感悟。将“工匠精神”落实在技能型人才的培育中,不仅让学生可以掌握一技之长,兼顾其他方面各种能力,更加符合现代多元化人性化的教学发展模式[2]。通过对人才素养自身的适应能力予以价值观的培养,为提升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素质培养提供了坚定的教学保障。通过联合企业,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更多的课外实践教育活动,能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工匠精神的知、情、意,全身心地投入到实践中,帮助学生建立知行合一的价值体系,培育创新型人才并将工匠精神的内涵,提升学生自身精神素养,更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独立的自尊人格[3]。

(二)基于学生自我认知水平、职业能力进行人才培育

在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划分时,应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提升自身的自尊水平。在这方面,我们设置了这样的问题:1.我是否能够认为自己有能力采取行动予以不足之处的改正?2.我是如何评价自己的?3.我是否能完全地接受自己无论是好是坏?根据学生自我评价自尊水平之后,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职业能力,依据“三基一通”能力测试对学生进行综合素养评比,依据评分的高低分采取针对性、阶段性教学。评分较低的学生需要结合启蒙式教学,注重学生内在自信的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帮助其正向面对自身的不足;评价分数较高的学生,帮助其正确面对自身的优点,权衡利弊。通过培养学生的认同感,训练学生对实际业务的协调能力和处理能力,可以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实际工作的能力。

三、结语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赛,80%的人不是输在起点上,而是输在过程中。高职院校作为学生身份转变(学生——工作者)的关键教学基地,除了需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传授外,还需完成“工匠精神”的培育。因此,学校必须注重学生的情感关爱教育,帮助学生建立独立完整自尊体系,培育自我认知的能力。构建基于“独立完整自尊体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模式是实现自身转型升级的创新、明智之举。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工匠培育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工匠神形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工匠赞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