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维互动视角的地方本科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2020-11-24唐君
文/唐君
近年来,国家先后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等文件中指出:要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使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而地方本科院校受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及地理位置、师资、资金等因素的制约,大多未将创业教育完全纳入到学科建设规划、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评价体系[1]。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如何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新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创业教育的发展背景
创业教育始于美国。1947年梅斯在哈佛大学商学院开设了第一门名为“新创企业管理”的创业课程,从此创业教育走入高等院校的教学体系之中。在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上,各个国家各有不同,如美国的聚焦式创业教育模式和普及性创业教育模式,英国的完全一体模式、利益链推动支持模式、大学领导中介模式等等[2]。自2002年我国高校正式启动创业教育以来,一些高校逐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业教育,如中国人民大学注重学生整体能力、素质提高,将创业教育融入素质教育之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注重提供帮扶资金以及咨询服务,注重实体创业;上海交通大学则将创业教育和创业咨询和服务相结合。总体来说,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以及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成果不多,仍处于探索阶段。
二、地方本科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一)创业教育的定位不够准确,认识不够全面
一是对于创业教育定位不够准确,认识不够全面。有的出于应付督查被动实行“创业教育”,甚至把创业大赛获奖数量、获得某个荣誉称号作为评价标准,没有将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二是还存在简单照搬其他“双一流”高校的创业型培养模式,注重投建创客中心,打造创业孵化基地等等硬件投入,但核心的教育理念尚没有改变,没有结合学校发展实际,显得有些“水土不服”,育人效果不理想。三是存在走形式,唯数据的不良倾向。有的将创业计划大赛组织得有声有色,对获奖团队给予奖励和表彰,鼓励创业者积极“办证”早日实现实体创业,但忽视了大学生的成长特点以及专业特色,忽视了地方经济发展要求,对创业者的后续跟踪调查和服务关注和举措不多;有的过度重视大学生的创业数量,没有将创业实践和人才培养有机结合,没有将创业教育的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人才培养的效果不明显。
(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够完备,教学模式实效性不强
目前,各类高等院校基本上均已开设了创业课程,但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创业课程设置不够科学。创业课程教学时数没有开足或存在缩水现象,教学方式还是简单的课堂理论教学,虽然有的设置了创业实践课,但是落实大打折扣,创业课和就业课笼统地开设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没有突显创业课程的专业性。二是创业教材缺乏专业性和实用性。创业课程的教材大多以传统的理论为主,有的地方本科院校采用自编教材,更加难以保证权威性和专业性。大多数教材在如何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如何解决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共性以及个性问题等方面涉及不多、不深,实用性不强,且学生对教材的满意度也不高。三是创业课程与大学生的专业教育结合不够。创业课程仅仅是就创业而教创业,没有结合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优势,缺乏针对性,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强。
(三)创业教育资源利用率不高,师资力量较弱
一是学校与外部资源缺乏有效互动。地方本科院校在“走出去”和“请进来”这方面做得不够,将学生“困”在课堂,地方政府的利好政策、社会兼职创业导师、创业见习基地等优质外部资源作用发挥欠佳。二是校内资源利用率不高,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互动需要加强。有些高校将创业教育的全部责任归结创业学院或某一部门,归结于创业课教师,没有形成“创业一盘棋”的整体理念,没有形成校内创业教育合力。三是大学生个体资源没有实现共享,创业者以及创业团队之间互动需要加强。大学生创业单打独斗的现象比较明显,忽视了创业者个体的局限性,没有积极与校内其他创业者、创业团队以及兄弟院校创业团队有效合作与互动,实现资源共享。
另外,缺乏创业教育的专职教师以及专业教师等师资不足现象在地方本科院校中较为普遍。
三、地方本科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加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顶层设计
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是地方本科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如何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则是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地方本科院校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首先是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其次才是培养企业创办者。因此地方本科院校要转变传统的培养目标,充分发掘办学优势与办学特色,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构建以培养创新意识、普及创业知识为基础,以提高创业综合素质为核心,以塑造创业人格为方向的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创业个性的人才,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构建基于多维互动视角的培养模式
多维互动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教学主体和客体、教学渠道以及教学反馈和评价机制等方面多向互动沟通,政府、社会、企业、高校、教师、学生积极参与,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丰富的教学资源,良性互动、和谐相处的动态化教学一体化进程[3]。
一是优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施多维互动式教学。采用“通识性创业课程+专业性创业课程+创业实践课程”三大课程板块相结合的创业课程体系,既有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创业兴趣、培养创业意识、普及创业知识的通识课程,又有针对具有创业意向和创业潜质的学生所开设的专门的培养课程,还有由创业导师精心设计的各类创业实践活动课程,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创业案例研究、沙盘模拟等研讨式教学方法取代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实施课堂互动,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人境互动贯穿教学过程始终,增强课堂教学的生机与活力,在突出趣味性与互动性的同时,提高针对性与实效性。
二是聘请有相关经验的企业以及社会人士担任创业导师,加强学生与创业导师间的互动。采用教师外聘是解决当前地方本科高校师资力量不足的重要举措之一[4]。可以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将具有一定经验以及创业实践能力和水平的企业家以及创业者,或相关政府部门领导以及工作人员请到校内与学生面对面答疑解惑、把脉问诊。请他们担任创业团队的指导老师,增强大学生与创业导师之间的有效互动,既可以运用导师的个人成长经历对大学生进行励志教育,又可以让大学生获得创业的“一手资料”,还可以弥补高校创业教师没有创业实践经验的不足,提升创业教育的实效。
三是科学组建大学生创业团队,充分发挥团队互动的作用。创业的成功离不开一个成功的创业团队,而团队精神、优势互补以及科学分工则是一个成功创业团队的重要表现。很多创业团队创建之初是因为“志同道合”,但难免存在专业、技能等方面的“近亲”,难以满足创业项目发展需要。高校可以组织创业者通过创客交流、创意路演等形式,加强创业团队之间互动,引导创业团队科学组建[5]。此外,高校可以加强校内创业团队资源的有效调配,实现团队之间的资源共享,既可以节约成本和资源,又可以帮助创业团队弥补各自的短板,形成创业团队之间的合力,提升创业效率和效果。
四是建立创业孵化基地,搭建理论与实践互动的平台。创业孵化基地是创业教育的重要实践平台,创业项目通过创业实践以及指导,将创业理论与创业实践相结合,提升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促进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首先要明确创业孵化基地的服务功能和指导相结合的定位,积极寻求校外资源,引导创业项目与社会对接,提高项目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提高孵化成功率。其次要整合校内资源,将教育教学以及科研成果转化引入孵化基地,提升创业项目孵化质量。再次是要优选创业项目,发挥专业优势,结合高校发展特色,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同时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优胜劣汰。最后是要加强指导,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在创意、生产、销售、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把关、指导[6]。
五是搭建校企互动平台,形成校企育人合力。高校与企业在平等关系的前提下,开展生产实习、人员互换交流、联合设置课程、产品研发、技术改造、人才培养等相互嵌入式的合作与互动,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和社会化,促进企业的技术升级和生产效率的提升,促进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服务社会职能的发挥。地方本科院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和成长发展需求,与不同企业开展深层次且形式多样的合作与互动,创建富有特色的校企互动平台,为培养创业型人才服务,实现校企合作发展共赢。
六是加强学校与政府的互动,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政策帮助与资金扶持。制约大学生创业的主要障碍之一就是创业资金不足,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针对高校毕业生创业出台了优惠政策和措施,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以湖南省永州市为例,对大学毕业生创业团队提供的创业担保扶持资金高达5万元,还有创业补贴、创业培训、租金补贴、社保补贴等多项优惠政策。地方本科院校要积极与地方政府沟通互动,确保协助地方政府的创业政策和措施落地落实,将政策宣传学习纳入创业课程体系,定期邀请政府工作人员到高校开展政策咨询服务,积极为大学生创业牵线搭桥,搭建互动平台,为大学生创业排忧解难,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7]。
(三)科学评价地方本科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质量
地方本科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应注重三个方面:一是评价主体要多元化。除教育行政部门这一评价主体外,还应充分考虑教师以及学生的评价,同时还要结合社会以及用人单位和学生家长的评价,确保评价的多元化和公正化。二是评价指标的科学化。三是要评价方式要灵活化。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创业型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指标应包括“知识、能力、素质”三个方面,既考查创业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的情况,也要考评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还要考评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尽量采用开放式的评价方式,可以采用作品展示、现场答辩、无组织讨论等形式,学生的实际运营、社会实践、团队组建、创业计划等方面情况也要给予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