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SP视角下高职院校英语人才培养方式转型探析

2020-11-24马强

就业与保障 2020年2期
关键词:外语院校人才

文/马强

ESP的全称为“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中文翻译为“专门用途英语”,也可以翻译成“特殊用途英语”。目前已经成为英语语言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ESP涵盖方向多样,包括旅游英语、外贸英语、财经英语、科技英语、法律英语等大量专业术语,其专业领域中的知识均属于ESP[1]。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加速发展,对外贸易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外贸的发展已经不再局限于沿海城市,正在逐渐向内陆城市深入。基于此,社会对于专业外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且需求方式更加多样。虽然传统的以语言学和文学培育人才的教学模式为国家输送了大量优秀的英语人才,但已经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在学习外语时,不仅仅要将其当作专业知识,更要将其看成多元化功能的工具。随着教育部改革要求的不断深化,如何应对社会对外语人才提出的多元化要求,如何将ESP理论应用到当今高职院校中,如何利用新形势培养专业的英语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当前亟待需要解决的问题[2]。

本文在ESP视角下,针对英语人才培养方式转型进行探析,指出了当前高职院校在培养英语人才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误区,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

一、高职院校英语人才培养方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社会对于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量剧增。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能够带来一些高质量的英语人才,但这些学生并不能完全适合社会的要求。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并未充分了解院校特点,不同高校选取的教育模式却往往大同小异。除了单一的教育模式外,高职院校英语人才培养方式选取的外语课程过于陈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新鲜的理念不断注入,如果课程不能及时更新,那么学生接受的理念较为陈旧,将与新形势发展观念背道而驰。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到的语言知识,通常只能应对基本的学校考试,却不能实际应用,缺少真实的实践,导致学生对于外语的认识仅仅是语言本身,对于相关的其他知识了解少之又少。

二、ESP视角下高职院校英语人才培养方式转型

ESP理论能够适应各种不同专业人才培训的需求,让英语学习者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当作一种工具。ESP理论分析了不同学习者学习的要求,以不同的方法适应不同类型学生的要求,从而提升教学的效果。在ESP视角下培养高职院校英语人才,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类型学生需求。高职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特点打造符合自身特色的专业课程,例如:对外经贸的院校设计适合自己院校特色的商务英语课程等。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基本功,同时也要尽量将自己所学习到的商务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同时,还要对教育课程体系进行优化。重点输出对象应该转移到学生所学习的专业,加强专业课程的实用性,让学生拥有更强的专业知识。教师在培养学生时,需要注重多元化的培养方式,让学生真正明白如何学以致用,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落实到实际生活中。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必须加大英语教学资源的使用,让学生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也要改变固有的教学理念,不能局限在表面知识的教学上,更要深入分析英语文化,让学生充分理解英语语言。在教育方法上,学校要引进现代多媒体教育手段,例如PPT的应用。虽然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引入了PPT教学方式,但这些课件的利用仅成为呈现信息的工具,并没有展示出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学校应利用更多的多媒体技术模拟教学环境,构建模拟情景,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转变教学中的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创新学生评定模式,对学生成绩的评定不能仅依靠考试结果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易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不适合培养真正的复合型人才。评定内容应包括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对平时作业的完成程度等,通过学生总体表现评价学习效果。

三、结束语

我国经济发展正面临严峻的挑战,虽然社会不断提供各种机遇,但对于学生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育者必须要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育思想,打造更具特色的人才教育方式。高职院校要在ESP理论上不断探索,寻求更加优秀的高职院校英语教育模式,为国家输送更加优秀的英语教育人才。

猜你喜欢

外语院校人才
人才云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