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小学体育教师“混合式工作坊”培训目标设计与实施策略
——以广西天等县乡村小学体育教师培训为例*

2020-11-24李大春

体育科技 2020年1期
关键词:工作坊体育教师目标

李大春

(广西教育学院教研部,广西 南宁 530023)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对新时代教师培训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乡村学校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能力提升,通过“国培计划”“扶贫计划”等项目培训,加大乡村小学薄弱学科体育教师培训力度,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优势,融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探索混合式学习和教师工作坊研修等教师培训新形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由于乡村小学体育师资培训的复杂性,一些培训活动仍然存在课程内容泛化、培训形式单一、目标指向不明的问题。那么在培训中,如何结合乡村学校的实际需求,针对成人学习的特点,开展“混合式工作坊”模式培训,有效设计和制定培训目标,准确把握培训工作实质,实现目标统领下培训内容与培训形式的协同一致,使得乡村小学体育教师培训更加科学合理并富有成效,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1 “混合式工作坊”相关研究

1.1 关于混合式培训

国外众多教育机构和组织对混合式学习(培训)进行了多年的深入研究,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例如,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将混合式学习列为知识传递领域最重要的十大趋势之一。澳大利亚的格里菲斯大学的混合式教学是一个包含规划、设计开发、实施、评价以及改进等环节的循环过程。我国关于混合式培训的研究方兴未艾,自何克抗在2003 年12 月召开的第七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上倡导混合式培训,有关混合式学习或混合式培训的研究逐年增长。目前研究的文献数量不多,研究内容以培训模式的研究为主。柯清超指出教师混合式培训模式包含内容、协作、共同体三大要素。黄纯国将教师混合式培训过程分为实施前的准备、实施、评价分析三个阶段。

1.2 关于工作坊培训

工作坊最早源于德国包豪斯学院,以培养工程设计师和建筑设计师为宗旨,最先作为一种公众参与的研修模式出现是在欧美国家。1960 年,美国劳伦斯·哈普林认为“工作坊”是可以提供给许多种不同观点、族群的人们思考、探究、彼此交流的一种方式。在国内,许多教育学者希望能在教师培训方面引入工作坊模式,如林志淼等人总结归纳工作坊式教师培训的特征,并尝试在河北师范大学“国培计划”实施中对工作坊培训模式进行探索。王强通过在职教师校本专业发展中问题的分析,构建基于工作坊的教师校本培训模式,促进了教师团队各个方面的稳步发展。

1.3 关于混合式工作坊

本文研究的混合式工作坊是指在开展乡村小学体育教师培训提出的一种基于混合式学习和工作坊学习两者之间相互融合的学习样态,是一种新型的教师培训模式。混合式学习的要义是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而教师工作坊强调任务驱动,嵌入到混合式培训中对问题的研究往往更具有针对性,组织形式更为灵活多样。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们发现“混合式工作坊”在乡村教师培训所具备的独特优势和潜在价值,通过该模式培训学习,能激发受训教师的学习欲望,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升乡村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效益。

2 培训目标设计的依据

2.1 政策依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要转变培训方式,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的有机融合,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研修。国务院办公厅《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指出,必须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按照乡村教师实际需求改进培训方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部《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实施指南》对教师网络研修社区的功能、研修内容、研修资源、研修过程的组织与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规定和要求。上述为开展乡村小学体育教师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特别是为研究制定科学的培训目标提供了政策依据。

2.2 理论依据

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和掌握学习理论是制定培训目标的基础理论。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体系将教学活动所要实现的整体目标分为认知、动作技能、情感等三大领域,并从实现各个领域的最终目标出发,确定了一系列目标序列。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动作技能领域目标涉及骨骼和肌肉的运用、发展和协调;情感领域目标对于形成或改变态度、提高鉴赏能力、更新价值观念、培养高尚情操等密切相关。乡村小学体育教师培训指向教师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培训目标必须清晰可测,力求系统、全面、适切,既要提高受训教师的认知水平,加强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也要关注受训教师在培训学习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3 实践依据

当前,乡村小学体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乡村小学体育经费投入不足,资源匮乏,制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二是乡村小学体育教师专业缺失,能力偏低,阻碍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发展;三是大多乡村小学教师一岗多职,精力不足,影响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效果。全科型、非专业、缺技能的现象普遍存在,面对课时多、事务杂、工学矛盾等种种困难,平时缺乏教学钻研、业务生疏,造成一些教师不愿上、不懂上、不能上体育课的尴尬局面,学生应该享有的体育教育和体育锻炼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因此,培训学校要加强乡村小学体育教师培训,在培训时研究制定不同层次培训目标,以满足乡村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

3 培训目标设计的原则

3.1 全面性原则

培训目标要面向全体受训教师,有利于受训教师专业提升和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将体育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领域的目标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通过培训活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促进其思想情感体验,帮助其形成正确的教师观、课程观、学生观,把握教书育人的方向。

3.2 层次性原则

培训学校制订培训目标时,应该选择位于受训教师的“最近发展区”内,即能促进学员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层次要求,既要考虑制订面向全体受训教师的基础性目标,又要针对基础较好并学有余力的教师提出发展性目标,形成具有一定弹性的培训目标体系,使全体受训教师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3.3 具体性原则

培训目标应该做到明确、具体、有针对性,要依据教师培训相关政策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乡村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实际,根据受训教师的认知结构、能力水平、工作状态、生活阅历等,把培训目标系统化、具体化。目标的确立要以应用为导向,实现基于混合式工作坊线上线下一体化研修,在培训学习中解决教学中具体问题。

3.4 可测性原则

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实际上已蕴涵了学习结果的测量和评价标准。可测的培训目标,可以用操作化的语言和行为表现进行评定,通过实际观察加以直接测量而获得明确结论,能客观全面反映培训效果。在制订培训目标时,应该准确地选择和使用相应的行为动词,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和评价功能。

4 培训目标内容的制定

培训目标要按照培训方案具体要求来制订和设置。培训目标按培训性质划分,可设置为整体目标和分项目标;按培训能力划分,可以设置基础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按培训时间划分,可以设置为总体目标和年度目标。无论采用那种划分方式,培训学校都必须遵循目标设计的依据和原则,制订出科学系统、层次分明、针对性强、便于操作的培训目标。本文根据培训项目实施特点,以广西天等县乡村小学体育教师三年培训项目为例,按时间年度设置培训目标。

4.1 总体目标

培训学校以教师发展为中心,建立教师线上和线下的混合式工作坊培训模式,构建区域性“点线面”结合的支持系统,培养符合当地教育发展的小学体育专兼职教师,缓解当地小学教师队伍的结构性矛盾,全面提升乡村小学体育专兼职教师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打造一批业务水平较高、师德师风过硬的小学体育学科骨干教师队伍,开发和形成本土化丰富的优质体育教学资源,实现教育资源开放、共建、共享,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4.2 第一年度目标

培训学校通过“混合式工作坊”培训方式,帮助学员了解小学体育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掌握体育与健康课程基础知识与技能,了解和学习小学体育游戏,指导学员选择和利用“教学点数字化体育教学资源”,使参与培训的学员能按教学常规要求上好小学体育课,课堂气氛活跃,体育课的开课率有所提高,初步建立天等县本地乡村小学体育课程内容体系。

4.3 第二年度目标

培训学校要在第一年培训的基础上,加强“混合式工作坊”培训探索,帮助学员进一步掌握体育与健康课程基础知识,提高运动技能水平,指导学员有效选择和利用“教学点数字化体育教学资源”,掌握50 个小学体育游戏,受训教师能以游戏化教学为主上好小学体育课,基本做到“一课一游戏”“一课一练习”,构建天等县本地乡村小学体育课程内容体系。

4.4 第三年度目标

在前两年培训的基础上,培训学校优化“混合式工作坊”培训模式,努力提高学员体育教学专业化水平,指导学员有效选择、加工和整合“教学点数字化体育教学资源”,熟练掌握小学体育游戏教材内容与方法,掌握100 个小学体育游戏,生成一批本土小学体育教育教学资源,体育课基本达到教学目标清晰、方法手段实用、课堂气氛活跃、锻炼价值有效,完善天等县本地乡村小学体育课程内容体系。

5 达成培训目标的实施策略

培训学校实施乡村小学体育教师“混合式工作坊”培训,需要进行前期调研分析,全面掌握受训教师对专业知识技能、线上线下活动、资源开发利用和课程培训评价的需求情况,针对需求的差异性,坚持线上支持与线下实践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统一化与个别化相结合的原则,以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有序开展“混合式工作坊”培训工作,以达成预期培训目标。

5.1 组织线上自主探究,夯实专业基础

在信息时代背景下,高效、快捷的网络为教育提供了海量的资源,构成了声音、色彩、动态的立体画面。客观地说,对于教学硬件设施滞后、教学资源匮乏的乡村小学,以“混合式工作坊”为平台,利用和借助网络培训适应现代教育发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培训效果。一方面,基于网络的交互具有文本性和开放性特征,通过线上文本研读,加深对培训课程认知领域目标和技能领域目标的理解,共享丰富的网络化学习资源,培养受训者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另一方面,建构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探究学习形态,改变传统陈旧被动接受的状态,使受训教师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和创造性,促进受训教师学习方式的转变。

5.2 开展线下集中培训,强化专业能力

线下面对面的培训具有直观、直接、及时反馈的优势,通过言传身教,可以增进师生情感交流与沟通,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加深对体育知识的理解,巩固和强化体育专项技能,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水平。集中面授可按照培训前期、培训中期、培训后期三个阶段来进行培训指导。培训前期,具体内容包括课程目标介绍、学习方法建议、建立培训常规,培训导师与受训教师之间交流与指导;培训中期,根据需要适当调整培训的实施,强化专业技能,对参训教师在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面对面的讲解、分析和指导;培训后期为培训学习经验提炼阶段,主要内容包括项目总结与验收、学员成果展示与物化。

5.3 线上线下答疑解惑,剖析教学问题

“混合式工作坊”培训具有融合性、灵活性、开放性等特点,通过线上线下教学互动交流、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以及建立团队合作学习,从而达到更好的培训效果。线上培训学习可以避免传统培训模式下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内容创造了条件,也就是在这样一个人人可以发言、没有等级、没有高下的区域,才能使得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指导游刃有余。线下集中培训主要针对参训教师在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面对面的演示和指导,教师通过交流和讨论巩固学习共同体,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构建学习共同体,同时还可以利用区域校本教研和现场观摩展示活动,帮助受训教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5.4 教育技术资源支持,提升培训效益

影响项目培训的因素很多,既与培训课程本身的定位有关,也与项目管理者和实施者的水平有关,还涉及到项目实施的内部与外部生态环境等问题。在实施“混合式工作坊”培训过程中,学员需要获取大量的各种信息并对其进行归纳、整理和应用,当中教育技术资源支持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受 年龄结构、学习能力等因素影响,受训教师对线上资源和活动的需求表现不一,采集、整理和设计制作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培训学校需要对他们进行分类分层指导,提高他们快速获得信息和有效提取信息的能力,尤其是对年龄偏大的受训教师要进行详细的网络平台操作技术指导。同时,培训学校要争取当地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政策倾斜和经费支持,不断更新网络设施设备,加强硬件建设,保障网络系统稳定、安全、高效地运作。

猜你喜欢

工作坊体育教师目标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工作坊模式下汽车保险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名师工作坊促农村教师成长
赫山区小学语文工作坊促教师专业成长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