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结合”视角下广东省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0-11-24黄汉池陈金婵

武术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后备篮球运动篮球

黄汉池 陈金婵

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云浮 527200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对于“校企结合”概念的界定: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在资源、技术、师资培养、岗位培训、学生就业、科研活动等方面的 合作,利用学校与企业不同 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培养能适应市场经济发 展、适合企业需要的应用型 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模式,利用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与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最终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1]篮球后备人才的界定:体育人才的定义为“凡有一定体育学识水平和技能,并能在体育领域内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2]篮球后备人才是指:“具备一定篮球运动天赋,经过系统训练后,可能对篮球运动发展做出贡献的运动员。”[3]本研究所指的篮球后备人才是指以幼儿篮球、青少年篮球为主体的篮球后备人才,以篮球为发展媒介的,将来极有可能从事与篮球有关工作的人员群体。

2 “健康中国2030”与广东省的经济发展基础是篮球后备人才实现“校企结合”的现实基础。

第一,我国实施“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培育青少年体育爱好,基本实现青少年熟练掌握 1 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而篮球项目经过多年的积累与发展,已经成为了普通性最高的群体性项目之一。所到之处,基本上都配备篮球场。应“健康中国2030”政策导向,企业参与篮球人才培养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重要举措。

第二,自姚明上任中国篮球协会主席以来,大力发展篮球事业,通过改进与改革,初成效。姚明在一次访谈中提到,中国篮球最高水平之所以与世界强国存在如此大的差距,最根本原因就是中国的篮球人口基数小,后备人才的数量与水平都与强国存在较大的差距。2017 年 11 月 20 日中国篮球协会在北京举行了小篮球发展计划暨小篮球联赛启动仪式。这就意味着中国的小篮球发展将进一个全新的局面。

第三,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广东省经济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前列,篮球后备人才是否能达到良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经济支持。

3 广东省体育产业发展与企业文化底蕴是“校企结合”的基础

资料显示,2018 中国小篮球联赛广东赛区共有902 支球队,6306 名运动员参加报名比赛,各预赛区以及省级决赛经过 2407 场比赛的角逐。幼儿篮球联赛、青少年篮球联赛、职业篮球联赛目前有东莞、深圳、广州三个球队,并且国手云集;企业间的篮球比赛,包括目前的珠三角地区的村镇级比赛,都已引进了外援、前CBA退役运动员,场地之高级,竞技水平的升级,观看人数之多,都足以证明广东省的篮球文化之浓厚。企业以篮球队为纽带,通过组建篮球队加强内部文化的团结与拼搏,通过球队比赛加强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是篮球体育产业的主流方式。企业参与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动因主要表现为提高企业知名度、构筑企业文化、加强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等其他方面的原因。就学校人才培养角度来说,解决了学校在培养篮球后备人才资金不足,师资水平的提升,加大篮球后备人才就业渠道提供了有力保障。

第一,广东省是篮球文化深厚的省份,幼儿篮球、青少年篮球、职业篮球、草根业余篮球比赛活跃程度都走在全国的前列。特别是刚刚发展的小篮球运动,在广东省开展的非常热烈。在城市、农村、学校、企业,以至街头巷尾,无论规模大小,几乎处处建有篮球场,拥有众多的篮球爱好者和球迷,人们喜爱观看篮球比赛,也喜爱篮球运动,篮球运动已经成为很多工无人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由于人们酷爱篮球运动,显现出众多的篮球运动群体 。

第二,企业文化底蕴为篮球后备人才的后职业时代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广东省是一个经济大省,同时也是篮球人才与篮球文化的集中地,篮球文化遍地开花,从幼儿篮球的华蒙星到职业篮球联赛,都走在全国的前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么,从企业发展与营造企业文化的角度来说,以篮球运动的社会效应为载体,无疑是一个顺应潮流的发展方式。这就为学校培养竞技篮球后备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在高校先行的“教体结合”的模式本身的机制不够完善,特别是运动员就业与运动队资金来源问题越来越凸现,培养模式、资金来源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运动队的发展。 在此,企业与学校合作,共同培养后备人才,是一个顺应了市场发展的双赢模式。[4]

第三,企业体育文化、篮球参与者与消费者和谐发展机制

篮球参与者即包括篮球运动的组织者和篮球运动者,也包括广大球迷及勇于投资篮球事业的企业家和各届有识之士,即参与者(消费者,包括球迷)——企业→更多参与者——企业规模扩大→更多消费者,篮球运动的发展带动了产业、产业带动经济,经济提高生活水平,生活水平需求篮球运动及其文化,从而篮球参与者与消费者是相连的、统一的。[5]从市场角度来分析,这是一种精神消费、视角消费,甚至是企业间公关的时代产物。

“校企结合”的产物,就是高综合素质的篮球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企业文化的良性发展。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得以生存与发展的核心价值,良性的、顺应潮流的核心价值是企业得以发展的基石。知名运动员、知名教练员,通过高水平的比赛,将会给企业营造出很好的公关效应;通过高水平的比赛,给本企业员工,给外界都是一个高级的精神消费。同时,通过高水平的比赛与企业间的交流,也可以起到招商引资与吸引人才的效应。

4 “校企结合”运行机制

第一,教育部门应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培养机制:教育部门应该以市场为向导,着力培养篮球人才的多面能力,以适应企业的需求。纵观体育事业的发展历程,我们知道在我国很多退役运动员长期安置不出去,有的虽已安置,但很快下岗、失业。根据优秀运动员邓亚萍在十届人大会议上提出的议案表明,目前我国运动不少亚洲和全国冠军退役后不得不看大门、看自行车棚,或干脆找不到工作。邓亚萍说,专业竞技体育对人体健康在某种程度上是种摧残。[6]

造成优秀运动员安置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运动员普遍文化水平低。我国竞技体育实行的是举国体制,运动员过早进入专业运动队,在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半封闭的环境中训练,而且训练体制的特点需要运动员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使他们在正常教育、职业培训及社会尝试与社会规范的学习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退役后,运动员往往会发现除了运动经历、成绩资本外,在教育水准上他们几乎一无所有。[7]

篮球后备人才的综合素养是“体企结合”运行机制细化的前提。篮球后备人才要成功与企业接轨、与市场接洽,首先是要能为企业创造价值。从竞技体育的培养角度分析,竞技体育人才的综合能力与知识面是薄弱环节,所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侧重于综合知识的教学与学历提升,以便在退役后的竞争中有更多的筹码。

第二,政府与社会应建立以拓宽就业渠道为目标的保障机制:以政府为主导,从宏观上开展篮球文化事业,指引企业参与其中。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说:“没有一个国家不是在明智政府的积极刺激下取得经济进步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也是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必然结果。我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事业发展状况而言,需要充分利用政府的地位和作用。[8]政府率先垂范,在群众体育运动基础雄厚的前提下,政府与社会组织主导为篮球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的支持,明确了目标和发展方向,为我省篮球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和支持。即“以篮球为载体,推广企业全民健身运动,提高企业的凝聚力与健身水平;以篮球为龙头,加快企业篮球文化发展 ;以篮球为名片,提高企业品位与凝聚力水平,提高企业知名度和竞争力。

政府与企业联合,加强运动员的保障机制。保障问题一直困扰着运动员的积极性与家长对孩子从事竞技体育事业的态度。企业的最终目的是营利,所以在企业招纳篮球人才的同时,更应该参与加强运动员保障。政府与企业共同保障后备人才的发展,无疑是对于可持续发展最有力的保障

第三,企业应建立以实现个人价值为目标的管理机制:企业内部以独立形式进行篮球人才进行统一管理与工作安排。在现在企业球队中,通过正规招聘或者直接到学校招录的篮球人才中,到企业后都是从事简单的工作任务,其主要任务是参加比赛或者是开展企业内部的员工体育文化,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容易忽视运动员的专业技能与心理上得不到满足。这样会影响篮球人才实现自我价值与心理情感上的满足。

5 市场化“校企结合”培养模式注意问题

政府的参与并为篮球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明确了目标和发展方向,“以篮球为载体,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纽扣;以篮球为名片,提高企业对篮球人才的容纳能力,促进企业与经济的共同进步。

教育部门应该以市场为向导,着力培养篮球人才的多面能力,以适应企业的需求。培养综合能力适应市场发展的全面性篮球后备人才,特别是竞技水平中下层群体。

企业内部以独立形式进行篮球人才进行统一管理与统一规划。要把篮球人才作为企业核心人才作统一管理,从保障层面、心理层面统一管理。真正发挥篮球人才的核心价值,从而让其体现社会价值。

猜你喜欢

后备篮球运动篮球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篮球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浅谈篮球运动中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初中生业余篮球运动训练策略
过了把篮球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