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防含义”提高武术套路教学效果的实验研究
2020-11-24杨志勇
杨志勇
南通市城中小学,江苏 南通 226000
在很久以前,人们为了生存,模仿动物捕食、竞争的动作与生物斗争,于是象形武术就在人们的生活中产生了,经过悠久的的历史演化,武术已经完全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在武术成形后,根据不同的攻防性,形成不同派别,各有各的套路,如常见的太极拳,长拳,南拳,咏春,八极拳等不同拳种。在我国校园武术教学课堂上。教学方法以教师讲解示范教授学生套路为主,考评以学生练习套路的技评为主。但时至今日,这种教学效果不容乐观。大部分学生都是抱着对武术浓郁的兴趣去学习武术的,但是在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学下常常出现“学了就丢”的现象,不能够真正的做到将武术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大部分原因是上课情况和学生理想的上课情况差距较大,学生没有兴趣继续选报武术课。在传承和发扬武术的道路上面临着举步维艰的困境,武术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特色体育项目,在新时代的来临下我们必须要审时度势,开拓创新。
1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讨论研究常规性“讲解-示范-练习-纠正”教法与学法以及攻防含义的教学方法,对于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以及长拳的教学效果的教法与学法实验分析及探究,用来证明将武术攻防含义的教法学法有效的运用于课堂中能够极大的提高武术套路教学成效,让学生能够在针对武术的学习中体会到乐趣加深他们对于武术涵义的理解。
2 实验方法
2.1 实验设计
本实验针对于攻防含义教法与学法进行的探究,研究中采用了普通段位制长拳以及二十四式太极拳为教法学法的实验内容,实验时间:2019年3月-2019年9月,实践地点位于南通市崇川区城中小学,选取五年级学生,2个班级各42人。
2.2 选取实验动作
太极拳24式选用动作:
左右搂膝拗步攻防含义:甲左脚上步,与此同时左直拳击打乙胸口部位,乙后坐转腰并且与此同时右臂向左方格挡化解对方的进攻。甲继续出右拳向乙头部直击,乙右转腰左臂向右格挡顺势化解。甲趁势提起右侧弹腿击打乙腿部,乙收回左腿躲避甲方攻击,左手向下、向左后侧勾搂甲左腿,消其力。乙乘机左脚上步夺位,同时右掌向前推按甲胸部,身体重心向前成弓步,迫使甲失去重心而后倒地。
手挥琵琶:接左搂膝拗步的下一个动作,对方用右手进攻,我后移屈腿,右手顺势收回,扶在对方手掌与手腕之间,左手由下向上,直出托其肘,左脚收半步。两手合劲,往前上方伸,全身用力将其推出。
左右穿梭攻防含义:甲顺步冲拳直击乙头部;甲方扑步下蹲,乙方左臂从甲方左臂肱骨位置的外侧上穿翻转格挡甲方左臂;动作不停,乙左脚上步同时,右手推向肋部,整力将甲发放出去。右穿梭与左穿梭动作相同,左右相反。
转身搬拦捶攻防含义:甲背后进攻乙,右拳击后心或头,乙转身搬开甲拳;乙方上左脚一步距离用于躲避甲方以肘部击打乙方,乙方用左掌格挡并顺势推开甲方肘部,与此同时乙方迅速冲出右拳击打甲方腹部。
段位制一段选用动作:
弓步冲拳:首先右脚跨一步距离向正前方迈出,左脚以脚前掌为圆心顺时针蹬拧,成弓步,与此同时双手紧握,右拳迅速收回于腰间抱拳左拳向身体左侧快速冲拳,视线方向与左冲拳方向齐平。
马步格挡:重心前移,左脚向前上一步距离成马步,右拳不动位于腰间,左臂向前格挡于左胸前,拳心相对于眉心水平线,前压,迅速摆头目视左侧。
攻防含义:甲弓步冲拳,乙马步格挡,并将甲拳前压。随后乙主动进攻,做弓步冲拳,甲转进攻为防守,变马步格挡。
2.3 实验步骤
(1)选取五年级学生,2个班级各42人
(2)实验班采用攻防击技实践教学法,对照班采用常规“讲解-示范-练习-纠正”的传统教学法;
(3)期末对两个班学生进行技术考评;
(4)寒假后,对两个班学生掌握动作的情况进行复测。
2.4 实验控制
(1)实验班和对照班的人数、性别、专业背景、对太极拳和初级长拳的了解情况、熟练程度和兴趣等情况基本相同;
(2)教学内容、场地和进度都一样;
(3)同一个教师进行教学;
(4)两班学生的技评考核和复测由三位有经验的武术教师进行测评。
2.5 研究工具
主要从学生学习和教师上课情况进行设计并制作课堂观察表,观察、记录规定时间内学生练习的频次、强度、互帮互助、团队合作等信息;期末考评收集两个班学生的考评等级;
2.5.1 太极拳24式简式太极评价标准:
优秀:完成全套动作时间为5-6分钟,动作熟练,完整流畅,舒展大方,没有遗忘动作,能较好地表现出太极拳运动的特点。
良好:动作相对自如连贯,动作规格较为规范,重心趋于平稳,遗忘次数保证在较少范围中,基本能够将太极拳这项运动项目的特点大体表现出来。
及格:动作大概准确,能够完成全套动作,遗忘不能超过两次。
不及格:很难完成整套动作,遗忘次数多,重心起伏大,动作很不协调。
2.5.2 国家段位制一段拳术评价标准:
优秀:完成全套动作时间为1分钟,完成动作娴熟,连接流畅自然,舒展大方,无遗忘,两人对练能够动作到位,能够体现长拳的攻防特点。
良好:动作比较连贯、规范,无明显遗忘,基本表现出长拳的攻防特点。
及格:运动正确,能够大概完成动作,全程遗忘次数不能超过两次。
不及格:不能独立完成全套动作,多次遗忘,两人对练动作不到位。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学生课堂练习频率与强度
实验班中教师在教学、讲解、示范、组织上面所用时间为15分钟每45分钟;对照班中教师在教学、讲解、示范、组织上面所用时间为10分钟每45分钟,学生练习频率30分钟每45分钟,其中套路练习时间25分钟;记录表中要记录下实验班学生的流汗程度与上衣湿的面积多于对照班的学生,课后询问学生“累不累?”,实验班学生的回答以“累”和“非常累”占多,对照班以“累”“一般”为主。
表1 实验班记录表
表2 对照班记录表
量化记录表说明。每堂课45分钟,以2分钟为一个记录单位,记录下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的具体情况;5级程度观察点,根据课堂实际具体的情况,结合教案记录观察点。
编码的释义。T:教师主讲时间;S:学生学练时间;SM:学习方式;J:集体学习时间;H:合作学练时间
记录器材,摄像机、秒表、笔、夹板等
3.2 学生课堂学习、练习的方式
在24式太极拳和初级长拳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是集体根据口令进行模仿练习,这也是在课堂观察过程发现的表象,但是两个班级学生在课堂中运用合作对练的频率差异较大。在针对于这节课程的观察分析与数据的整合中来看,就听口令学习方式而言对照班出现的频次为23/27,合作学习方式为4/27;就实验班集体听口令模仿学习方式而言是18/27,合作学习方式为9/27。对比下发现,对照班学生运用的学习方式主要为听口令集体练习,同学间交流次数较少; 虽然实验班运用的学习方式主要也是听口令集体练习,但合作学习方式时间较长,学生间互动、互助、合作的情境显著增多,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这主要与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中增加攻防含义教学息息相关,这样的变化首先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同学练习兴趣;其次,学生对武术的认识得到了深层次的提高,能够自我理解武术的攻防含义; 最后,在结合攻防含义教学后,大部分学生在课下也积极主动的自己练习,主动询问。
3.3 学生学习成果
3.3.1 动作错误率
表3 学生动作错误率(N=84)
在整套动作结束后,学期考核时,重点抽取24式套路中和段位制一段中的几个典型易错动作,进行调查。考核标准与国家高校规定标准相同。其中大部分同学都能完成,达及格标准,但是单个的动作正确率就有明显差距了。统计发现,段位制一段套路中对照班马步架打的错误率相对较高。经调查发现,大部分对照班同学马步格挡这个动作上错误点在于左拳格挡对方冲拳时,应该向外发力,但是对照班错误的同学很容易做抄拳的动作。
左右搂膝拗步的动作过程与对比:
以左搂膝拗步为例,腰慢慢向右转,右胯微微向里收,左腿提高,重心渐渐向右腿转移,直至全部转移到右腿,随着转腰,右肩要适当的下松,右肘向下沉,带动右掌弧形下落至右胯侧方,右手下落到位后掌心慢慢提高。
实验班:因为攻防实战对练原因,有人担心受伤,动作虽然熟练,但是难以没有到位,不过在多次磨合练习后错误率降低很多。大部分人都懂得动作的要点,如左搂膝拗步,左手由左膝前搂至左膝左侧,右手由胸前顺势前压。
对照班:学生在模仿教师动作后进行反复练习,几乎动作都难以到位,在教师进行纠错,强调动作要点后部分学生得以改进,但是动作不规范的学生仍然占大部分。主要以上步时控制不好重心的平稳,左手搂膝时不过膝或高于膝,右手下压前推时很难到位等表象表现出来。
手挥琵琶动作过程与对比:
重心逐渐右移直至全部移于右腿,伴随着重心后移,右脚逐渐踏实,坐实右腿;腰随之微微向右旋转;左脚随右腿坐实慢慢提起向前迈出半步,左脚脚跟着地,脚尖微微翘起,左膝微弓,成左虚步;左手在腰与手臂同时向外旋转的时候向上抄,掌心朝向位于右方,指尖朝向身体前方,手掌微微向上提,与身体肩部位置同高;右手同时也随着腰和手臂外旋向下做采的动作,掌心朝左,指尖朝前侧上,到腹前;余光看两掌目视前方。
实验班:重心前后交换得体,上体板正不倾斜。合作练习前错误点主要为两手一起一收配合不当,腰部没有转动不协调。多次合作练习后效果提升了好多,学生知道发力方向,动作到位,手和腰配合协调。
对照班:学生动作都能模仿的来,但是检在练习时学生的动作,练着练着就走形了,没有了发力点不说,连形态也没了,这时候教师纠错,部分学生动作仍然难以做到位,虽然考核标准没有提到发力,但是与实验组对照相比,对照组学生仍然存在表象的缺陷。
左右穿梭动作过程与对比:
(1)身体向左拧转,幅度要有一定控制不宜过大,左脚向前一步距离迈出,落地,脚尖顺时针向外撇,右脚跟与此同时离开地面,两膝弯屈成半坐盘式;同时两手抱球(左上右下)于胸的左前方;右脚尖点地于左脚内侧;目视左臂。(2)向右转体,右脚上步成右弓步;将右手掌心斜向上翻掌停在右额前上方,左手由左下推出至鼻尖,与鼻尖同高,掌心向前推出;目视左掌。(3)将身体重心逐渐向后方转移,右脚尖顺时针向外撇,紧接着将身体重心向右移动至右腿,左脚顺势向前跟进,脚尖于右脚内侧点地;两手在胸的右前方向抱球(左上右下);目视左前臂。
实验班:在这个动作教学中,举手为防,推掌为攻,在合作练习过程中多次强调弓腿松腰与举手推掌要上下协调。红黑同学练习后可以很熟练的完成动作。协调性好,发力方向正确,错误的学生多为举手时候耸肩。
对照班:学生在练习此动作时候不能做到上下协调,只能做出表像的动作,没有发力点,多次引导后效果提升了很多,但是部分学生仍然只能做出动作,不能理解动作含义。
转身搬拦捶动作过程与对比:
(1)上半身向后成坐姿,重心移到右腿,左脚尖内扣,身体后转,并将重心换到左腿;右手变拳经腹前移至左肋旁,拳心向下;左掌向斜上举于头前;目视前方。
(2)右转身,右拳拳心朝上外撇;左手掌心朝下,指尖朝前于胯侧;右脚收回后脚尖向外撇直接向前迈出;目视右拳。
(3)重心移到右腿上,左脚前迈;左手掌心向前下方经左侧向前上划弧拦出;同时右拳拳心向上向右划弧线收于右腰侧目视左手。
(4)成左弓步,右拳拳眼向上,高与胸平向前打出,左手放在右前臂里侧;目视右拳。
实验班:动作难度偏大,导致红黑同学不能配合到位,错误点多为动作不到位,但是细节方面做的很好,学生会主动练习。
对照班:教学时间比较短,多为练习时间,同学动作表现可以做好。右拳握的不够松,前臂内旋外旋不到位。
弓步冲拳动作过程与对比:
右脚上步,成马步,同时身体左转,左手上,右手下搭手于胸前;左腿蹬直拧转,成右弓步,右转腰,右拳收于腰间,冲左拳,眼睛看着冲拳方向。
实验班:马步转弓步做的节奏好,冲拳有力,弓步标准到位。
对照班:左脚左上步,冲右拳是对照班学生容易犯错的地方。
马步格挡动作过程与对比:
弓步冲拳后,左脚成马步,同时左拳收于胸前,拳心对左胸,向前格挡,右拳收腰间不变。
实验班:在合作练习时候因为要格挡对方来拳,会自然的前压,马步也自然蹲稳。
对照班:容易撤右脚为马步,格挡动作容易做成抄拳。
3.3.2 整套动作的遗忘率
考察结果:实验班同学在学习动作过程中,掌握情况比对照班好的多,而且动作正确率较高,学生上课态度积极,课堂气氛很好。测评结果显示,两个班学生都及格了,可是实验班优秀学生的人数远远高于对照班学生的人数。放假结束后,进行复试,发现两个班都存在部分学生遗忘了动作,太极的遗忘率高于长拳遗忘率。对照班的遗忘率远远高于实验班。可见“攻防含义”教学还是能够提高教学效果的,从复试的平均分对照表可以看出实验班学生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班学生的平均分。
学生情况:实验班同学很希望能够继续学习武术课,表现出浓烈的兴趣;但是对照班的学生却没有明显的表现,很多人仍然觉得武术是“花架子”不是特别愿继续学习武术课。
学生兴趣:根据选修课课前课后的调查问卷可以看出实验班“很感兴趣”的同学大幅度提升,但是对照班却相对降低了很多。
最终评价:根据最终的复试平均分对照表中的数据可以直观的发现攻防含义教学是可以有效提高武术套路教学效果的。
表4 实验班兴趣调查表(N=42,人数/%)
表5 对照班兴趣调查表(N=42,人数/%)
表6 继续选太极拳情况及目的调查(N=84,人数/%)
表7 继续学段位制目的调查(N=84,人数/%)
表8 复试遗忘率对照表
表9 复试平均分对照表
4 结论
“攻防含义”运用在课堂上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实验班的学生所显示的数据表明: 攻防含义的理解和实践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运动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对武术的激情,在心里建立了文化自信。
精心设计好的教案尤为重要。时间安排紧凑,增加学生练习密度,提高教学效果; 运用攻防含义教学效果虽然好,但安全性问题也成为需要尤其重要的新情况,同时,课堂气氛决定了学生继续选课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