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措施分析

2020-11-23金禾云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8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改进措施现状

金禾云

【摘  要】随着当前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要更注重对环境的有效管理。尤其在检侧质量提升的过程中,要针对具体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强对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环境监测;现状;改进措施

1.环境检测质量管理的现状

1.1缺乏与经济的合理协调

在当前的时代发展过程中,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也要带动对环境的合理保护。然而,在当前的企业发展过程中,人们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对环境的保护,使得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不协调,大量的废弃物造成环境治理问题,同时,在进行检测的过程中,也造成一定的障碍。

1.2环境检测质量管理模式较为单一

在当前的环境检测质量合理管控的过程中,要对整体的管理模式进行优化,然而,在调查过程中管理模式较为单一,这是当前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一方面,环境检测者没有形成整体意识,使得整体的检测质量和效果低下;另一方面,内部制度不完善,对于问题的管理缺乏科学的方法,逐渐落后的管理理念的引导下,影响环境检测质量管理的效率。

1.3环境检测存在技术发展障碍

在当前的环境检测过程中,要对先进的技术进行应用,引入新技术配套相应的质量控制方法,才能更好地获取检测数据。然而,在检测技术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质量控制风险,同时,缺乏与其相匹配的设备,使得所研发的技术没有发挥检测管理的作用,影响环境检测管理质量的提升。

1.4在环境检测质量方面

在进行环境检测的过程中,部分部门过于重视内部质量管理,而忽视了整个环境检测的具体事件,导致相关工作人员重视形式,没有明确工作的责任,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同时,在对一些新型的检测技术和仪器进行应用的过程中,没有将其优势进行发挥,使得环境检测质量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2.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现状的改进策略

2.1加大重视程度,完善监测质量管理体系

首先,在当前环保工作巨大转变的新形势下,环境监测站须认准形势并高度重视质量管理体系与监测预警体系构建与完善,依据当前监测领域及工作任务,加大对环境质量预警及管控工作力度,全面、客观、精准评估环境质量现状与未来趋势,及时预警各类环境突发状况,保障相应监测数据精准,为区域环境质量监管提供支撑。其次,监测站要按照监测质量管理深度与幅度,以技术为支撑,依照相关制度规范及行业现行标准建立与新时期环境监测质量管控需要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改善以往监测数据、监测信息失真情况,适应切实需要。最后,监测站要将优化与完善质量管理运行体系作为提升监测水平主推点,适时调整质量管理各环节有待改进之处,不断优化监测质量管理各环节,规范质量管理各环节制度执行力度,真正做到“质量问题有主责、数据信息有依据、质量管控有监督”。

2.2紧抓制度落实,确保管理体系切合实际

(1)注重质量管控制度的贯彻。监测站要按照当前环境监测质量管控工作的新要求,结合当地环境监测质量管控实际,制定与之相应的制度规范,颁布质量管理目标、监测数据信息等的量化要求以及质量管理人员相关职责等规范性文件;并按照规范文件的制度要求不断完善实验室内部质量管控举措,促使环境监测各关键节点流程以技术标准为依据,真正实现以标准规范监测行为、评价监测质量,并依托规范化的制度与监测质量评价体系,推进各监测环节质量的有效提升。

(2)构建切合实际的管理体系。相应体系的构建一定要切合实际、具有特色,不能“生搬硬套”而导致与实际存在较大偏差。同时,针对上级下发的质量管理标准要求,不能盲目按照体系标准“照葫芦画瓢”,过度模仿与依赖极有可能会因适应性、指导性差而导致质量管理工作举步维艰,而唯有结合环境监测实际工作流程与质量管理要求,并有效融入质量管理体系中,才能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切合实际的质量管理体系。

2.3提升管控意识,抓好环境监测技术管理

(1)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管控意识。监测站及主管部门要将环境监测质量管控作为工作推进的重点。各层级管理人员及一线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要严明质量管控责任目标及岗位职责。不断加大对环境监测质量管控宣传,监测站可通过开展新时期环境监测质量教育培训、宣讲会及各类专业教育讲座等形式,将环境监测管控意识落实到各岗位层级。同时,建立环境监测质量管控机构,各层级管理人员及一线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要严格明确质量管控责任目标及岗位职责,以保障环境监测质量管控各环节工作得以有效落实。

(2)抓好监测质量全过程管控。监测站及主管部门须严格依照行业内相关制度规范,对环境监测站的相应资质认证、设立条件、性質等予以明确规定,以不断加大对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视程度,进而有效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可靠;另外,监测站要重视做好对日常监测全过程的监管,定期有计划地对监测数据进行抽样测定,对环境监测分析进行全过程监督与指导,并对违反环境监测规范要求的违规行为及时要求整改,进而有效确保环境监测工作的权威性与认可度。

2.4加强环境监测各环节技术管控

一是,规范环境监测行为。要严格按照环保部门的标准规范要求,对超越监测资质范围的业务及时予以否定,以保证监测行为合法有效,并立足环境监测工作实际,在计量认证和实验室认可的标准上进行优化配置。二是,严格落实持证上岗制度。在专业环境监测人员的管理上,务须严格按照持证上岗、定期考核、换证审核及技能教育培训的相关要求,在环境监测站建立动态的监督管理体系。针对持证人员做好定期换证考核,在换证时要将技术培训与考核相结合,并将考核合格与否作为审核发证的主要指标,坚决杜绝无证人员及考核不合格人员单独操作。三是,注重监测质量的闭环管理。针对当前环境监测数据“测量不准确、上报不真实”的问题,在进行环境监测时要找准点位、把握频次,要注重对现场采样、监测方法、试剂质量及操作技能等予以全程质量监督与控制,杜绝各种不规范操作行为。在环境监测的过程中要杜绝各种人为干扰因素对监测质量的影响,完善监督反馈机制,将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与监督管理贯穿至全程,形成规范的闭环质量管理体系。四是,明确监测过程的风险管控要点。针对环境监测各环节及操作规程,监测站要拟定科学的质量事故预警方案。在日常监测中要重点对现场采样及样品的运输、交接、分析测试等环节量值传递的统一性予以重点控制,对于原始监测数据及异常样品要及时封存备查,将具有可追溯性的数据信息等客观证据做好留存,以为后期质量事故的核查提供参考依据。同时,按要求严格落实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方案,做好环境监测的质量检查与质控抽检、对比监测等工作,进而为各污染源数据的真实、准确提供保障。

3.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切实提升当下的环境监测质量,首先须树立全员参与的环境监测质量管控意识,健全并不断完善相应环境监测质量管控体系,加大对环境监测工作的资金、人力、资源投入,严格依循相应规范制度、规定要求开展环境监测,进而切实提升环境监测的规范性、科学性与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高甜.关于建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模式的思考[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1):45.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改进措施现状
土壤环境监测方法探讨
分析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严惩环境监测数据造假 谁签字谁负责
医院会计制度的缺陷及其改进措施探讨
冷链物流基础上的生鲜电商发展研究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