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民宿特色研究

2020-11-23李瑜瑶裴云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公共空间

李瑜瑶 裴云

摘要:随着人们日益多样化的住宿需求与共享经济时代的来临,城市民宿越来越受喜爱城市人文情怀的商旅人士所追捧。本文通过对城市民宿特色的研究分析,希望对城市民宿未来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城市民宿;人文创意;公共空间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6-0275-02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6.196

一、城市民宿的概念

民宿概念最早源于日本,是指利用当地闲置资源,以家庭副业为生产方式,民宿主人亲自接待为主,为游客提供小型住宿的设施。民宿能够更好的让游客了解当地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更深入的体验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方式。民宿根据所处的地域不同分为城市民宿和乡村民宿。城市民宿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依托于房屋共享平台的出现,最早是从房屋主人单纯分享房屋设计,发展为房屋主人利用空闲房屋分享给有需求的游客。后来随着一些创业者发现其中的商机,这种分享慢慢形成一种产业化现象。在全国范围来看,不管是从设计还是在数量上,上海城市民宿都是发展最快的,产业化也出现的最早。

二、城市民宿与酒店及乡村民宿的区别

(一)城市民宿与酒店的区别

城市民宿相较于传统意义上酒店属于非标准化住宿产品,酒店在规模化的基础上是以提供高品质标准化服务为目标。而城市民宿更多是追求个性化的服务,满足现代人猎奇的新鲜感。相对于酒店的标准化来说,城市民宿能够直观的体验当地居民生活。不仅在整体设计规划上更加丰富多元,同时在住宿条件上能够提供更多的生活设施,例如厨房、交通工具等。在管理上,城市民宿可以更方便的与主人沟通需求,更富有“人情味”;在经营方式上,酒店属于专业化经营,而城市民宿多属于家庭副业经营;在价位上,城市民宿普遍比酒店价位低,尤其是以家庭为单位出行时更加明显。

(二)城市民宿与乡村民宿的区别

首先,城市民宿与乡村民宿的差异在于地域的不同。乡村民宿多位于风景优美的乡间村落或是旅游风景区周边,有很好的环境优势。而城市民宿更多的是大隐于市,在城市的中心为大家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其次,在设计上,乡村民宿更多的遵循地域特点,随山就势、就地取材、尊重自然生态的同时,因地制宜,灵活运用乡村的各种资源,让游客不仅能感受到山川异域的美丽风景,又能更好的体验当地文化、生活和生产方式。而城市民宿在设计上更多的是发掘城市自身文化,彰显城市人文情怀。最后,在客户群体上,乡村民宿更多是针对于想要放松心情,休闲度假,感受田园牧歌和大好河山的游客。而城市民宿在客户群体上很多的是针对,追求城市人文文化的游客或是因事调动的商旅人士。

三、城市民宿自身的特点

(一)交通便利

城市民宿的空间载体是位于城市的各种建筑,所以相较于风景优美的旅游景区民宿和偏远的乡村民宿,交通更加便利。城市民宿多是位于距公共交通相对较近的位置,使游客能够容易找到且直达各处景区。例如在洛阳,现有的城市民宿多在老城区应天门到丽景门附近,或是在重要交通枢纽附近。

(二)人文创意

城市民宿整体设计上注重于体现城市自身文化,不管在选址还是室内设计或是软装陈设上,都体现了民宿主人的审美与当地特色,传达出与众不同的人文文化或是主题。同时,民宿设计也致力于给游客营造温馨的家般的感觉。例如北京“我宅”民宿,如图1所爱,民宿是由一座民国时期的当铺修缮而成的四合院,位于北京的老胡同中,离雍和宫非常近,在这里能够真实的感受老北京人的胡同文化。不同城市的生活习惯历史背景都不尽相同,现代化的大都市、历史悠久的老城市、新兴的工业城市或是地域独特的旅游城市等等,丰富多元的文化元素都给追求差异化的旅人很好住宿体验。

(三)科技运用

新一代城市民宿在设计规划中更多的融入了现代高科技智能家居系统,从灯光、空调、水温等硬性设施到音乐、熏香等感官设施,都能通过游客自定义设置给游客更好的居住体验。在管家模式上,与乡村民宿固定人员管家不同,城市民宿更多是线上沟通,线下通过密码锁等自主入住,在各个环节相对于酒店和乡村民宿来说都更加高效便捷。

(四)服务至上

城市民宿与酒店有很大一个区别就是在服务上。规模化酒店的服务模式是服务人员各司其职,程序化模式化的管理与服务。而城市民宿多是主人通过空间与游客分享自己的人生。从迎客到送客,主人在场不仅可以使游客更好的体验当地的人文文化,还为游客增添回家般的温馨感。越来越多的城市民宿会针对家庭出行的游客设计带有厨房的住宿空间,这关注了一部分吃不惯当地口味的游客的需求,同时也能将家的味道带在身边。城市民宿针对带宝宝出行的家庭也会设有游乐空间或是亲子空间,如图2所示,位于上海市中心的长乐村亲子民宿,民宿在设计上也周到的考虑到不同游客的不同需求,不拘泥于模式化的传统室内设计,让空间与设计都更好的为人服务。

(五)社交分享

与酒店封闭的空间不同,城市民宿根据当地文化的不同,会设计不同的住宿空间,同时留出一部分公共空间。公共空间可以很好拉近游客之间的距离,让原本来自五湖四海的陌生人相互了解,分享自己的见闻与人生,为旅途增添新的收获。很多城市民宿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定期开展讲座、沙龙、联名等,让公共空间成为一个包含交友、体验、展览、分享等的多义空间。还有一些民宿开始涉足“新零售”相关的业务,陈列出售一些设计师定制家具或者当地民俗特产等,使城市民宿这个人群聚集的空间成为一个可以包容各种事件发生的载体。

四、城市民宿存在的问题

近两年,城市民宿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无法满足游客对住宿的要求也限制了民宿行业更好的发展。第一,同质化现象严重,未能体现当地特色。随着城市民宿的遍地开花,一部分民宿主人急于发展,在民宿装修设计上图省事,导致部分民宿风格雷同千篇一律,失去城市民宿特有的个性化与地域化。第二,产业化快速发展,民宿服务不到位。随着民宿行业产业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民宿经营者为了增加民宿的曝光量,将自己的房屋委托给第三方民宿租赁平台,这虽然促进了民宿的运营发展,但是减少了民宿主人与游客之间沟通互动,无法给游客营造民宿热情好客的氛围,也降低了游客的社交体验感和对当地文化的融入感。第三,缺乏行业标准,民宿条件参差不齐。城市民宿作为近两年新兴的房屋租赁方式,国家目前还未出台相应的行业规范化标准及要求。加之民宿经营者能力也良莠不齐,缺乏民宿管理能力、经营能力以及良好的服务能力,导致部分游客入住民宿后发现与网络宣传图片不一,或者卫生清洁不达标,降低了游客的住宿体验感,也影响了游客对民宿行业的整体感受,阻碍民宿行业发展。第四,监管不力,民宿带来大量社会问题。部分城市民宿不是独栋建筑,多由经营者自家房屋改造而成。这对以居家住房标准建设的小区来说,水电等方面属于超负荷的运转,一旦出现故障就会影响小区其他住户的正常生活。同时,游客出入时间不稳定,客源复杂,这些都容易引起游客与物业、邻里之间的冲突。

五、总结

城市民宿作为共享经济下住宿行业的新鲜产物有着极大的前景,但也存在很多的不足。随着国家针对民宿行业下达的不断细化的要求与规定,城市民宿也会在不断成长之中越来越多彩开放,越来越严谨规范。民宿运营者也应结合城市民宿自身特色,不断提升管理水平,讲好城市故事,为城市创造更好的住宿空间产品。

参考文献:

[1]王维,刘学.南京城市民宿的特色化发展研究[J].戏剧之家,2020(03).

[2]李珊珊,林楠.城市民宿与乡村不一样的民宿[J].设计,2018,(16).

[3]杨瑞,陈云青,吴小莉.中国城市民宿业发展现状研究[J].现代商业,2020(06).

[4]赵斌.非标准住宿形态下城市短租·民宿空间设计探析[J].江西建材,2017(14).

作者简介:李瑜瑶(1992—),女,漢族,河南洛阳人,学生,艺术硕士在读,单位:河南科技大学,研究方向:室内设计;裴云,河南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美学、设计学。

猜你喜欢

公共空间
试析文化中心公共空间设计要点及措施
公共空间突发事故灾难逃生应急导识研究现状
公共视觉传达系统在历史博物馆设计中的应用
城市购物中心公共空间分析
城市更生的公共空间:香港旧城华人历史街区的保护发展经验
关于汉画像石图形符号在公共空间中的作用摭谈
广西南宁市金湖广场使用状况评价
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像素艺术探究
“物”化的空间
儒学转型与民间社会的新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