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学校留青竹刻技法网络直播教学研究

2020-11-23史荣利郭琳任柯欣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中职

史荣利 郭琳 任柯欣

摘要:本文阐述了传统工艺技法网络教学以具“雨课堂”为载体的两种形式,介绍了两种教学形式的实施过程,探讨了两种混合式教学中的差异,提出基于雨课堂混合教学的具体评价系统,以求提高学生在课堂每个环节的参与度。

关键词:中职;竹刻技法;直播教学

中图分类号:J5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6-0211-02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6.153

基于中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笔者就以如何充分利用微课、雨课堂的教学资源,来创建传统工艺的实践性网络直播课堂。

一、教与学过程

留青竹刻的网络课程依托“雨课堂”。只要有多媒体教室和网络,雨课堂教学就可以将课前、课后的每个环节都赋予全新的体验。对于学生来说,一部智能手机通过微信扫码,就可以加入雨课堂的学习。

(一)翻转直播模式“:翻转课堂”+“雨课堂”“+腾讯会议”

“翻转课堂”作为近年来被大力推广的一种网络教学模式,它为留青竹刻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1.课前

(1)教师准备教学材料

教师在课前根据留青竹刻工艺的刻做需要把刻做步骤化分成相应的模块,进行细分化的设计和准备,主要分为学习任务和微视频制作。

首先,学习任务的分配能在翻转课堂的执行中起到导向作用,指导学生对刻做步骤具有整体的思路,使得学生对于刻刀刻做的深度、持刀的刀法、刀法出来的效果等关键问题有大概的认知。学习任务中包含课前准备和课堂讨论要点,课前准备要求学生在线观看教师推送的教学视频;课堂讨论要点是学生在课堂中根据学习疑惑,自主与教师展开讨论。结合刻做步骤的知识要点,学习任务设计如下:

1)刻做作品中至少需要多少把刻刀?每把刻刀大小是多少毫米?

2)刻做作品中,正确的握刀姿势是什么?

其次,学生带着学习任务进行微视频观看,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微视频播放的主要是竹刻刻做的相关内容,将留青竹刻工艺的刻做步骤:绘图、刀具、切边、铲地、分层次、整体处理等基本操作录制到微视频的讲授内容中(如图1所示),要求视频拍摄精度不得低于20分钟。

(2)推送雨课堂平台及学生预习情况的监督

借助交互式混合多媒体平台“雨课堂”教学,在开课前一周将学习任务内容和操作的短视频通过PPT“插入视频”的功能推送到雨课堂平台,发布到上课班级归属的课程“课件”栏,要求学生提前观看。

(3)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将学习任务内容和录制的微视频推送到雨课堂平台以后,学生凭借智能手机或电脑就可以进入雨课堂公众号,通过课程菜单“留青竹刻工艺的刻做”标识观看教师推送的微视频,查阅学习资料。依据教师课前要求的刀具、铅笔、橡皮等材料,做好刻做前的准备工作,还可以通过平台向老师反馈相应的问题。

2.课中

(1)交流讨论:雨课堂+腾讯会议

学生课前自主学习雨课堂平台的微视频,了解刻做的基本知识要点以及刻做的步骤,上课后,使用腾讯会议的视频功能,组织学生进行课中要点的交流讨论,以此来检测学生预习的效果。

(2)学生实验操作

通过课前预习、课堂讨论,上课实践刻做。在刻做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指导作用,通过腾讯会议的视频监控对刻做中出现的操作不规范问题及时的纠正和指导,并解答学生的问题。学生通过手机为媒介反复查看教师推送的微视频,更加清晰的获得刻做流程信息,更容易掌握刻做流程和操作中的细节。

3.课后

因为留青竹刻刻做时间较长,如完成一幅20厘米长18厘米宽的作品,基本需要80-120小时。课堂结束后,还需要学生在课下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作品。教师可以根据班级的进度情况,用2-3个课堂时间完成指导一幅作品,作品完成以后,根据课后的学习反馈进行逐一点评。

(二)微课混合模式“:微课教学”“+雨课堂”混合实践教学

微课是一个很好的实验教学辅助手段,但在实际教学中依旧有一定局限性,这就需要教师把留青竹刻的工艺步骤化分成相应的模块进行教学。

1.教学前:设计知识模块

碎片化知识结构,刻做步骤化分成相应的模块。绘图模块视频、刀具模块视频、切边模块视频、铲地模块视频、分层次模块视频、整体处理模块视频等涉及的操作,每步操作都设计一个模块,进一步细分化到微视频的讲授内容中。如图2所示,依据相应的模块建立微课,模块与模块之间建立整体的微视频知识结构。根据碎片化知识结构图,创建每节课的基础知识点、重难点知识点,将录制好的微视频以文件的方式,通过网络平台传递给学生。

设计每堂课的时间安排。例如绘图模块,需要在视频中详细解说图形的分类,以及这些图形表现方法的难易程度。微视频时长在5分钟左右,实践训练用20-30分钟来完成。一节课(45分钟)就可以完成绘图模块。

2.教学实施过程

首先,和翻转课堂相同,学生在上课之前,要根据教师教学设计,观看微视频、准备上课材料。其次,上课时教师使用腾讯会议、钉钉等软件开始以直播为主的线上教学。再次,学生利用课堂上的时间或线下业余时间完成教学作业内容,拍照后线上提交。最后,教师和助教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讲评。

二、两种直播教学模式的区别

“翻转直播模式”教学与“微课混合模式”教学有什么区别呢?

(一)微视频不同

翻转直播教学的微视频整体,而微课直播教学的微视频细致。在“留青竹刻刻做”这一节中,翻轉直播教学的1个微视频需要包括刻做的所有步骤:绘图、所需要的刀具、切边、铲地、分层次、整体处理等涉及的基本操作,微视频的讲授内容成框架式,基本依据一个画面进行微视频的拍摄;而微课直播教学的微视频将竹刻刻做分为绘图、刀具、切边、铲地等6个微视频,每个微视频对于每一个步骤进行全面的介绍,讲授内容成模块式。两种微视频的拍摄内容不同、讲解内容不同,所以微课直播教学视频不能与翻转直播教学课堂混用。

(二)课堂整体设计不同

翻转直播教学中1个微视频多次课堂使用,微课直播教学的微视频是1-2微视频,1次课堂使用。翻转直播教学的课堂设计是先给学生整体的刻做理念,再引领学生刻做作品,学生对于刻做图案的选择有更多的自由选项,也有更多的发挥空间,课堂不足之处是学生在操作时容易出现部分错误(如错误拿刀、反向刻做等)。

(三)课后作业不同

翻转直播教学中的课后作业倾向于理论性的拓展,重点是课堂基础知识的巩固,属于班级同学集体性的作业;微课直播教学中的课后作业更加倾向于实践类型的操作,适合个别感兴趣的学生,不需要集体完成,重点倾向学生个性的发展。

三、教学反思和学习评价

网络课程的软件使用效果还需要及时反馈给校方课程评价系统,有利于学校管理部门对于教学评价系统的调节。

(一)以评价目标界定整体评价或局部评价

整体评价是以使用的软件为中心,以使用直播的时间、在线课程的体验为重设计的评价系统。它能够帮助学生对网络直播教育的整体教育過程进行反馈,从而对中职校园教育中使用的线上线下课程产生的宏观问题加以改进。缺点是整体性的评价涉及的软件较多,不同的软件使用体验也不同。局部性的评价是以每门课程为中心,学生对每门教育的过程进行评价,能够审视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的微观问题,缺点是其评价结果仅能反映网络直播教育过程中某一课程方面的质量。

(二)突出教师与学习者的评价主体地位

目前的学习质量评价主体还较单一,基本上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评学”和“学评教”的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在网络直播在线课程状态下显然因为评价主体的单一性与评价方式的局限性,不能全面系统地揭示网络在线直播课程的质量。以“教评学”为例,虽然教师能够对学生的综合成绩、学习效果进行客观评价,但无法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成就等。从学生角度来说,单凭网络课程的成绩无法评价课程的好坏、教学质量的优劣。

(三)评价系统中要强化质量

为了让学生在家里也能学有所获,教师评学中要注重实践的各个环节,引导学生掌握规范的传统工艺技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化学习质量的比重。教师要针对网络在线直播教学设置新的考核办法,将传统工艺的教学过程融入到平时考核当中,贯穿工艺技法全过程。

平时成绩包含课前预习、网络链接、课堂表现、实践操作和课后思考作业完成的考核。课堂预习通过在雨课堂上学习微视频的情况进行评定;网络链接主要是杜绝中职学生以网络为借口不出勤;课堂表现主要是出勤率、交流讨论等情况;实践操作关注的是每次作业操作规范;课后思考作业是学生对于教师课后思考题的学习总结。考试是以传统工艺作品的优劣给出的分值。最后,利用传统工艺作品的优势,教师可以号召学生在学校开设传统工艺在线课程作品展览,让学生们在学习期间的传统工艺作品走向校园,向其他专业的学生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

四、结语

中职实践教学的改革,仍需进一步优化和改善,例如多媒体平台建设中教学资料库的完善以及中职课堂直播过程中学生注意力如何高度集中等问题。因此,教师教学水平需要不断努力提升,且勇于尝试,积极探索出符合中职学校体系中传统工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网络教学方案。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省高等学校教育技术研究会2019年高校教育信息化立项研究课题《传统工艺在中职院校中的在线课程设计与开发——以竹刻艺术技法为例》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YT201910。

作者简介:史荣利(1980-),男,硕士,河南城建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传统工艺与设计;郭琳(1974-),女,硕士,江苏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传统工艺;任柯欣(1999-),女,学士,河南城建学院艺术设计学院,2017级,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猜你喜欢

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中职班主任和家长合力应对学生违纪行为的沟通策略
分析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关于中职学校提高“中职升本”升学率的几点思考
中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浙江试点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
从中职与自考衔接问题谈中职会计课程改革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