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劳动技能教育提升高职现代人才培养的精气神

2020-11-23郭红霞

文教资料 2020年23期
关键词:服务社会

郭红霞

摘   要: 随着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纵深推进,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必须贯彻新时代劳动教育思想发展理念。学校要创造宽容环境与竞争性学习氛围,坚持校企合作,弘扬职业人的工匠精神,基于利益共同体的高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创业就业的质量。

关键词: 高职人才培养   生源现状   劳动技能   服务社会

一、高职院校的生源现状和顶岗实习调查

(一)生源的结构和特点。

调查发现,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来源比较复杂,在大专及本科层面,以来自普通高中经过高考后一二本淘汰下来的学生为主,也有部分来自职业高中、职业中专及技校。学生学习基础薄弱,由于学生成绩不理想,有效学习不积极,学习的内在驱动性不强。随着同学之间广泛深入的接触,一些学生心里必然会产生强烈的落差感和挫败感,心理和学习上就会出现一定的问题。面对经过后天努力又不能达到的人生设想,就会出现一定的心理和行为问题。

学生来源的复杂给高职院校的教学及管理带来不便,经学校大数据统计,高职院校学生具有以下特点:

1.思想政治上积极。大部分学生积极参加党团课学习,踊跃递交入党申请书,积极参加义务奉献劳动,认同考核选拔人才公平竞争性,但是职业生涯规划目标不明确,职业素养不高,劳动技能薄弱,崇尚劳动光荣的思想教育没有根植在学生的心中。

2.心理意志品质坚强。学生知道父母不在身边独立性强,外地学生参军升学办事果断性很强,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劳动能力稍差,由宿舍卫生看到对学生劳动品德教育不到位,环保意识差,体现对社会劳动责任的漠不关心,克服困难的坚韧性需要磨炼。

3.文体娱乐活动热情高涨。学生积极性与热情极高,社团文艺娱乐活动搞得有模有样,但是活动后各项工作安排不妥当,摆置设备不规范,说明学生不知道珍惜社会劳动成果。

(二)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调查报告。

经过连续三年对五种专业1000名左右毕业班学生的跟踪调查,大数据说明98%的学生希望毕业后留在城市工作,在城市参加顶岗实习的学生占96.14%,行业分布在科技信息、电气、房屋销售、食品配餐、新能源等。一年后继续留在城市实习学生占30.84%,女生多于男生,两年后继续留在城市工作的学生占10.62%,男生多于女生,三年后继续留在城市工作的占5.03%,其中自主创业的占2.1%。留在城市继续打工的学生,职业技能不强,工匠精神不专,收入不高,又面临成家立业等一系列人生大事,坚持升学考试就业就会被生活困难压垮。大部分学生选择回家乡创新创业,振兴乡村经济,过上踏实的生活。

二、回顾传统学徒制育人经验

随着改革开放40多年的大发展大变革,《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要求,观念更新是先导,教育模式是关键,体制机制是保障,课程设计是重点,转型重点是教学,转型痛点是课堂。重点是提高劳动技能素养教育,基于利益共同体下的高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开设多种多样的技能劳动课堂。

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发生复杂变化,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脚步不断加快,各个国家在互相争夺人才的同时,越来越重视人才的培养。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推动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顺应时代需求、符合育人规律。

三、基于利益共同体的高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劳动技能教育课程

(一)提高教学质量,坚守精准育人。

高职院校生源的文化基础水平和知识结构呈现多样性和一定的层次性,促成了学习需求和职业发展方向的多样化,高考落选的普高学生相对课上得好、书读得好、试考得好,部分来自职业高中、职业中专及技校学生,学不会、考不好、不念了,学校“分槽喂养”还是降低教学水平都是不科学的。科学的教学质量标准要具有统一性,入学标准要统一,毕业水平要统一。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是“要使学生能做人、能做事,成为健全的公民”,成人和成才和谐统一,即人文性与适用性和谐统一,国之工匠精神才能在高职教育落地结果。

每个学生都是人才,每个人都想考高分,每个人都希望做到最好。学校要制定良性竞争体系制度和荣誉毕业制度,组织“1+X”多门类资格证书考试,培养学生劳动素养,从整理实验器材到参加大赛,学校都要制定严格管理措施,强调让学生通过学习成绩考试和资格取证考试争取到大型单位实习的机会,体会努力学习和坚持不懈带来的成功回报。

(二)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建立健全技能大赛实践劳动课堂机制,以赛代练,以赛代讲,以赛代考,举办校级和省市各级大赛。现在高职院校为参加大赛学生开设路色通道,学生在课余时间要学习编程、仿真软件和绘图、计算机硬件知识、论文写作等实际岗位知识,提前培养学生的团队创新意识与技能素养,时时关注国家政策要求,紧跟岗位劳动技能发展需求,整个学习与劳动实践符合高职实践教育要求,未来企业发展需要智能型劳动人才,经过大赛历练的学生早早被企业私人订制或者升学深造,但是毕竟是少数学生受益。为了应对工业4.0时代智能化的转型甚至未来5.0时代人机协作的挑战,高职院校在线上线下举办“优秀职校生校园分享”等活动,增强诚实劳动意识,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增加职业荣誉感,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培育务实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

一些想要找到更好工作机会的学生可以回到学校重新学习劳动技能,开设和企业单位无缝衔接的培训课程,增设学校和社会断链的技能对接课程,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劳动技能育人。

(三)建立健全多维度考核制度机制,增强学生学习驱动性。

1.将课程思政建設成效纳入考核,体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核心理念。

职业教育制度下,拥有严谨行为准则、理念伦理高度内在化的“人”,才是教育育人之根本。

如今“买方市场”已经形成,整体上生源不足是绝对的,但个体的危机却是相对的,正如当今同胞出国旅游扫货一样,质量第一才能受到广泛长久的欢迎。同时,同一所院校的优和劣也是相对的,动态变化是绝对的。学校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正能量竞争机制,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做到最好,到大企业继续学习就业;还要创造宽容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觉接受劳动教育,职业教师肩负着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的任务,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道德修养等,优化课程思政教育,不能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而抵触消极学习,才能有意义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2.实施岗位安全预警监测教育机制,由指令学生学习到学生体验成功后主动学习。

科学育人是师者的师德之本。面对生源状况,如果粗制滥造,不注重人才培养质量,甚至为了大数据强迫学生学习,就会失去生源;反之,精心加工、保证质量,取得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学生体验成功后主动学习,学校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校风,将良好的学习竞争机制提高到全新的高度,学校才能培养一大批新时期四个现代化需要的技术人才。实施岗位安全预警监测教育,是教师对学生科学负责的育人方法,避免人才流失和浪费。

3.重视校企合作课堂,解决教学痛点问题。

追踪上海某职校与VR某公司合作,创新“室内景观设计”课程。学生学会SketchUp或者MAX建模,会读图,能够渲染,可以完成效果图或者动画,做虚拟现实,能做软件程序,与人沟通流畅。

企业将一部分难度不大的项目外包给学校,由设计大师精心指导,帮助学生独立做实际项目,学生为企业做一到两年项目,由企业和学校共同考核评价,企业颁发职业资格证书,教学全程录像,大数据收集,从作业到期末考试,采取形成性评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反馈教师的教学能力。兼顾大赛选拔和承办,经过上级、专家、校方、企业四方严格检查通过,形成活页教材推广实施。

四、升级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提升高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精气神

(一)发扬工匠精神,服务“一带一路”倡议,规划人生职业。

2015年,国务院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走在世界先进行列,面临职业教育如何为国家战略服务,如何为参加建设的企业服务,如何推动建设校企合作,如何加强同沿线国家在职业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加快推进高职院校“走出去”和国际化等问题。

打铁还需自身工夫硬。工匠精神的内涵有三个关键词:一是敬业,就是对从事的职业有敬畏之心,视职业为自己的生命。铁人王进喜跳进泥浆里用身体搅拌;二是精业,就是精通自己从事的职业,技艺精湛,故宫博物院的裱画师傅,身怀绝技,传承传统工序手艺做到国内第一乃至世界第一;三是奉献,就是对从事的职业有一种担当精神、牺牲精神,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不急功近利、不贪图名利。做一颗小小的螺丝钉,没有多大的利润,但是守住百年的技术不让它失传,就是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二)开发西部地区,投身振兴乡村战略,回乡创业就业。

西部地区相继推出“一带一路”建设的最新规划,打造内陆建设的新高地,持续推进五大中心建设,面对国内国际政策战略的新时机,高职院校的学生不必居于城市就业还是农村创业,学校相关部门要为学生创造宽容的环境,积极协调各部门,稳定就业,踏实生活,奋斗快乐。

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期间,高职教育迎接大考挑战,以危为机,家校合作,停课不停学,彰显中国精神,营造了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参考文献:

[1]李继延.中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制度改革比较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6.

[2]俞启定.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0.

[3]孙丽霞.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及其前景展望[J].职业教育,2015(35):151-152.

[4]杨婕.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发展前景[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5):122-125.

[5]张剑.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前景与问题分析[J].高职教育研究,2014(02):16-18.

[6]汪鸿.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J].经济观察《经济师》2018(1):63-64.

[7]《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Z].教高〔2020〕3號.

猜你喜欢

服务社会
我国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的思考
搭建实践育人平台,构建大学生党员服务社会长效机制
论校台协同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图书馆服务社会的障碍分析与解决对策
高校图书馆社会化信息服务瓶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