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作曲与电子音乐作曲之不同
2020-11-23马那提哈山
马那提?哈山
摘要:由于我国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我国国民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发生了改变,同时也推动了我国音乐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出现了电子音乐,它将新阶段的先进技术和音乐紧密结合,不但使音乐的内容和表演形式更加丰富多样,音乐的创作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深刻影响着作曲家的创作理念。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给作曲行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传统作曲;电子音乐作曲;不同点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26-0091-01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26.066
作曲家紧密联系现代电子科技,使音乐的创作打破了古老的技术和理论的束缚。而且在电子音乐创作的过程当中也拓展了创作手法和想象空间,这是音乐创作历史上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新。本文首先对传统音乐作曲与电子音乐作曲的定义进行阐述,然后分析了传统作曲与电子音乐作曲观念的不同,最后对传统作曲与电子音乐作曲的技法的不同点做了详细论述。
一、传统作曲和电子音乐作曲定义不同
传统作曲是根据相应的标准,利用比较严格的方法把各种音符排列到乐谱上,然后再通过一定的乐器进行演奏。借鉴之前优秀作曲家的经验,结合现有的设备而进行创作。而电子音乐是合理组织作曲、指挥和演奏三者之间的关系,利用比较自由的方法进行作曲。音乐创作人员利用采样器和电子音序器和电子合成器等特别先进的设备和软件进行创作。传统音乐必须严格按照标准来创作,然而新阶段的电子音乐作曲则更加的随意洒脱。
二、传统作曲和电子音乐作曲的观念不同
1.普及率不同。传统音乐往往在歌剧院或专业的音乐演出的场所进行演奏,而且需要非常默契的配合度。而电子音乐相对来说比较自由,可以在移动互联网、新媒体的平台上广泛传播,电子音乐比较数字化,因此它存储能力相对传统音乐而言比较容易,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上自由选择并下载自己喜爱的音乐曲目。电子音乐不受时间和地点的约束,可以随时聆听。音乐创作者也可以及时精准地获得听众对于自己创作的电子音乐最质朴的意见,进而大大减少音乐创作者与人们之间的距离感。
2.教育功能不同。传统音乐的创作者总是在音乐作品内写一些有关民族精神的内容,从而通过歌词的描述体现一些正能量。传统作曲经常局限于一定的社会情况,大部分都在描写憧憬未来的更好的生活。然而,电子音乐是在非常开放包容的时代产生的,所以有大量的曲目在抨击当前世界的现实,内容比较真实,会引起大众的共鸣,同时使听众的音乐视野更加廣泛。
3.表演形式不同。传统音乐的表演形式非常简单,表演者为主体,进行乐器的演奏或歌唱。但是电子音乐经常紧密结合先进的视觉影像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使演出的内容与形式更加广泛自由。电子音乐可以配合各种奇特的灯光、灵活的舞蹈和街舞演员和绚烂的烟火,使其与听众的互动更多。
三、传统作曲和电子音乐作曲的技法不同
1.素材来源不同。在传统作曲中,声音素材经常来自于人声、动物声、各种各样的乐器演奏出来的声音,以及非常规的噪音等。而电子音乐可以借鉴传统音乐的声源素材,还可以由先进的电子设备进行模拟,进而出现一些物理环境中存在的声音素材,再通过专业的技术方法进行合成,产生全新的声音素材。也可以按照创作者的想法,将之前单独的优秀音乐素材进行不同形式的结合,从而使作品更加新潮。
2.组织方式不同。传统作曲组织作品时经常有合理规划节拍、改变音高、安排各种乐器出现的时间等方法,其是一种古老的线性思维。而电子音乐的作曲基本上都采用最新的认知模式,使听众的视觉和听觉能够同时感受音乐。然而大部分电子音乐作品流行时间比较短暂,很快就会被听众所遗忘。
3.技术手法不同。传统作曲通常最重视旋律的创作,然后再添加和声,最后合理安排乐器。如果想要确认自己使用的乐器、和声是否正确,就必须进行很多次的演奏。而电子音乐在创作的过程当中,旋律、节奏、乐器等都能够利用音乐控制器进行科学合理的数据分析,利用专业的电子设备,随时播放曲目片段,大大减少了音乐作曲的时间,进一步提高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电子音乐是当今时代先进科技的产物,相对中国的传统音乐而言,是一种全新的音乐类型。电子音乐在作曲理念和作曲技法方面,都与中国的传统音乐有着非常明显的不同点,其有独特的时代特点。我国传统作曲和电子音乐作曲都存在着优缺点,新时代的作曲家应该充分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从而创作出更多高质量的音乐作品。
参考文献:
[1]顾一鸣.浅析传统作曲与电子音乐作曲观念及技法比较[J].黄河之声,2018(8):29.
[2]欧阳梦莹.传统作曲与电子音乐作曲之比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5):135-136.
[3]冯雷.建筑工程监理中的风险管理与控制[J].中国文艺家,2018,(8):142-143.
[4]任红军,李宾.现代电子音乐的创作及创新性分析[J].名作欣赏,2018,(16):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