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建设一流课程探讨
2020-11-23夏会芳包显龙
夏会芳 包显龙
【摘要】课程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的重要要素。大学建设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是课程建设。课程建设的水平、质量和成果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从四个“融合创新”:在课程目标上,立德树人+专业人才培养融合创新;在课程内容上,基本内容+学科发展前沿+“新工科”的融合创新;在授课技术上,教育教学方法+現代技术融合创新;在教学模式上,课程流程重组+课程结构再造融合创新;以数控技术课程为例探讨一流课程建设。
【关键词】数控技术 一流课程建设 融合创新
【基金项目】2019武汉华夏理工学院“课程思政”试点课程建设项目(数控技术);武汉华夏理工学院校级教研项目基于“荆楚卓越人才”的数控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909);武汉华夏理工学院“机械类特色专业集群项目”(项目编号:教务〔2017〕140号);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项目编号:鄂教高函〔2017〕29号)。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1-0097-02
引言
当前高校“双一流”建设本质是要求回归一流本科教学和一流课程教学。但怎样建设新时代本科教学的“一流课程”?本文从四个“融合创新”:在课程目标上,立德树人+专业人才培养融合创新;在课程内容上, 基本内容+学科发展前沿+“新工科”的融合创新;在授课技术上,教育教学方法+现代技术要融合创新;在教学模式上,课程流程重组+课程结构再造融合创新,以数控技术课程为例探讨一流课程建设。
一、在课程目标上,立德树人+专业人才培养要融合创新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数控技术是机械类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我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以下简称“机自”)专业的主干课程。课程通过理论和实践结合,培养学生掌握数控技术的基本原理,数控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数控加工编程的编制、各种插补原理,数控系统的软、硬件结构,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等相关技术。在课程目标上,我们实现立德树人+专业人才培养有机融合,课程的德育目标可以通过学科教育和道德教育来实现,如理论学习中,给学生介绍数控技术是“中国制造2025”十大领域中“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的核心技术之一,是智能制造在重要基础,这个基础是否牢固关系国家经济发展和综合实力。让学生充分认识专业学习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实践教学中,引入“工匠精神”,让学生明白我国制造业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经济转型升级中,需要大量具备工匠精神的从业者,帮助学生认识我国为制造大国,而并非制造强国,将学生个人职业发展与国家建设紧密结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在课程内容上, 基本内容+学科发展前沿+“新工科”融合创新
数控技术属于专业课,在专业课之前,我们安排学生听一些讲座,让学生了解机械工程学科的现状和前沿发展及 “新工科”内容等等。如邀请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院长丁汉院士做“复杂曲面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技术”的主题报告,主要从研究背景、数字制造、智能制造以及研究展望这四个方面向同学们讲述如今处在世界先进水平的复杂曲面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技术,另外他列举一些航空、航天、核电、船舶、能源、汽车等先进领域的实例告诉学生,从事机械行业要有认真的态度,团队合作的精神,做好细节的能力,作为当代机械专业的大学生,我们要牢牢把握住未来机械工程技术发展的五大趋势:绿色、智能、超常、融合、服务。邀请武汉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科首席教授周祖德教授做“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制造”主题报告,主要以数字孪生的产生背景,数字孪生与智能制造,数字孪生的核心要素,数字孪生的八大关系,基于数字孪生的某生产线设计等为主要内容介绍机械制造方面的智能制造先进概念,让同学们明白智能制造是振兴实体经济和新兴产业的支柱和核心,是提高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和关键。数字孪生已经成为智能制造的首要需求和挑战,也是智能制造工厂的愿景。对于数字孪生未来的发展愿景,周祖德强调“将会是利用孪生设计模型和大数据技术,以及预测设计产品方法、制造方式、地点、产品类型、资源等多种因素的关联以及制造过程和产品生命周期的智能化和协同化。这些讲座给同学们带来机械学科的前沿发展和新工科内容,对机械类专业学生具有重要的学习意义,激发他们更好学习专业课的兴趣。此外在课堂基本内容介绍我国数控技术发展时,让同学们明白数控机床的技术水平是制造业持续发展的保证。高档数控机床是西方对我国封锁与限制的重点。许多高新技术我们还没有掌握,许多重大装备我们还不能自主设计制造,缺乏自主创新能力。通过这些基本内容+学科发展前沿+“新工科”融合,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与学习热情。
三、在授课技术上,教育教学方法+现代技术要融合创新
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以黑板板书、PPT为主,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培养活动,它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这样学生上课气氛沉闷,互动性不强。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授课技术上,我们可以将传统教育教学方法+现代技术融合,例如引入翻转课堂、雨课堂、学习通学习等。翻转课堂所秉持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这种模式下学习,能够发扬自己的个性,进而在学习上体现出主动性,并促进课堂效率明显提升。由于互联网的存在,信息的共享,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它学习到很多想学习的东西,例如像数控技术中讲数控机床的分类时这样一些简单的知识点,可以在课前就将本节课所要讲解的内容告诉给学生,让学生通过网络、课本先自主学习,然后在课堂上,通过提问的方式可以抽查学生的学习情况;讲数控车削综合编程,先通过例题讲解,然后分组布置作业,要学生准备PPT进行课堂分享;还有上课时通过“雨课堂”这一教学工具,通过微信将带有MOOC视频、习题、语音的课前预习课件实时推送到学生手机上,便于预习,课堂中通过随时推送一些选择题,让学生在手机上抢答,活跃课堂气氛,回答正确的发些小红包来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后发些作业,测试,便于了解课堂情况,线上线下结合,学生到课率、抬头率,学习兴趣明显提升。通过传统授课方法+现代技术融合,我们实现灌输课堂向研讨课堂转变,从满堂灌的“单声道”到互动式的“双声道”转变,真正促进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演变。
四、在教学模式上,课程流程重组+课程结构再造融合创新
随着制造业发展,企业对数控方向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原有的数控技术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的要求,机自专业通过对毕业生用人单位反馈情况调查的基础上构建新的数控课程体系。例如增加数控实践的课时比重,除常规的数控机床认知实验、数控车削编程与操作实验和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实验外,在课程结束后增设现代制造综合实训,该实训以先进制造设备(4轴数控加工中心)为实训平台,以典型夹具或小型设备的三维建模、工程图绘制、复杂零件的快速成型、复杂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与工艺文件编制、加工程序编制、加工程序仿真、数控机床的基本操作技能与工件加工检测为核心内容,通过该实训环节学生全面掌握《工程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特种加工技术》、《数控技术》、《数控加工编程与仿真》、《机械制造工艺学》等课程内容,并在快速成型设备、三维扫描仪、数控机床的操作和使用上获得初步的实践训练。学生运用课程中所学习的识图、制图、造型、特种加工知识、数控加工知识,对较为复杂的零件进行三维建模、三维装配、快速成型、三维尺寸数据的采集,继而进行复杂零件的数控编程、仿真、加工。提高学生的查阅资料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结合职业资格考试,学生竞赛等,为他们后面参加工作奠定基础。
结束语
当然一流课程建设,除了四个“融合创新”外,还包括优秀的教学团队建设、教材建设等。根据研究方向,组织教师团队,建立有效的教学团队合作机制,有利于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有利于开发教学资源,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教材建设也是课程建设的重点内容,要编写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教材,包括理论、实训、习题册等在内的一系列教材建设,注重教材的先进性、教材内容的创新性以及教材编写的质量。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大学的真正产品。我们以数控技术课程为例,通过四个“融合创新”,探讨新时代如何建设一流课程。
参考文獻:
[1]孟昭丰,李想,闫海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体制机制研究[J].政工之窗, 2019.07.
[2]朱晓春. 数控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
[3]郝双双,高世杰,李敏,宫丽. 基于互联网+的数控技术专业课程翻转课堂初探[J].机械职业教育,2017.06:33-35.
[4]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04:31-37.
[5]田梅,赵金玲.高等院校《数控技术与编程》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科技资讯》,2016.02.
作者简介:
夏会芳(1981-),女,湖北省天门市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机械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