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联合外敷中药治疗老年克雷氏骨折的效果分析

2020-11-23王敏李澄清李云璋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30期
关键词:夹板畸形手法

王敏 李澄清 李云璋

临床中将发生于桡骨远端且以松质骨发生骨折的情况称之为克雷氏骨折,以中老年为多发群体,骨折发生后会导致局部肿胀,且有显著压痛出现,折端向背桡侧移位,能够清楚的显示典型餐叉样畸形,通过X线检查能够发现骨折移位的情况[1]。相关研究发现,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结合外敷中药治疗克雷氏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2-3]。为此,本研究通过选取80例老年克雷氏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联合外敷中药治疗的临床效果予以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接诊的老年克雷氏骨折患者80例,纳入标准:均为克雷氏骨折;年龄≥60岁。排除标准:合并重要器官疾病;合并其他类型骨折;患有精神障碍。采用计算机随机双盲法将其均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女18例,男22例;年龄60~83岁,平均(71.97±4.82)岁。对照组女17例,男23例;年龄61~84岁,平均(71.16±4.9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仅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术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首先,患者取坐位,患肢外展,肘屈90°,前臂中立位,一人固定上臂下端,医者在患肢前外侧,一手与患者虎口对握,食指钩住患者第一掌骨基底渐渐加力拔伸牵引,另一手拇指按于骨折移位最大点,其余四指在尺侧掌侧作稳定。在牵引达到已拉开嵌入而使远折端松动时,突然强力迫使患者腕部掌屈及尺侧屈,并同时用力按压卡扳相结合,迫使远折端复位,一旦复位,立即将患手恢复到中立位。最后通过透视仪器确定骨折复位效果,判断对位线是否达到满意标准,在达到满意标准后应用小夹板进行外固定,在骨折远端的桡侧和背侧各放置一个软垫,对固定夹板软垫进行捆绑,维持前臂和胸前呈90°屈肘状态。

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联合外敷中药治疗,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术的具体方法和对照组相同,外敷中药是在手法复位后进行,然后再进行小夹板固定,外敷中药具体主要指活血散:黄柏250 g,土鳖虫250 g,地肤子500 g,半枝莲500 g,生南星500 g,虎杖500 g,刘寄奴500 g,将上述药物研磨成粉,加蜂蜜进行调制,制作成膏剂,此后将其敷在骨折端无皮肤破损的部位,可起到消肿止痛与活血化瘀的作用。每3天换药1次,连续外敷4周。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关节功能障碍、创伤性关节炎、正中神经损伤、骨折畸形)发生情况及骨折愈合时间。

治疗效果:治疗后6周评价两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显效:通过X线能够清楚显示骨折端完全解剖对位,且骨折处处于完全愈合状态,腕关节没有疼痛畸形的情况发生;有效:通过X线能够显示骨折端接近解剖对位,骨折部位基本愈合,腕关节不存在显著的外观畸形,但偶尔存在疼痛或酸痛感;无效:X线显示骨折端存在对位不良的情况,骨折部位未愈合,腕关节存在显著外观畸形及疼痛,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4-5]。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例(%)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关节功能障碍、创伤性关节炎、正中神经损伤、骨折畸形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例(%)

2.3 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观察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7.01±2.12)周,早于对照组的(11.21±2.4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只要是处于桡骨远端3 cm内的骨折且远端向背侧和桡侧移位的情况均可将其称之为克雷氏骨折[6-7]。临床骨折中,克雷氏骨折属于一种常见多发骨折类型,以中老年为多发群体,诱发原因主要为暴力所致,并且会对腕关节产生波及,若采取的处理措施不当,则极易导致多种后遗症,比如腕部残、痛及畸形,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与正常工作均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8]。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属于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是由于手术完成后肿胀显著、血运差等问题对治疗效果产生了严重影响[9-10]。外敷中药则通过运用活血散,可实现消肿止痛及活血化瘀的作用,其中所包含的地肤子具备清热除湿、利水止痒消肿的作用;半枝莲具备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的作用;生南星具备消肿止痛和化瘀散结的作用;刘寄奴具备破血逐瘀,通经止痛的作用;虎杖具备清热解毒的作用,在骨折端无皮肤破损的部位,可起到消肿止痛及活血化瘀的作用,促进骨折快速愈合[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两组关节功能障碍、创伤性关节炎、正中神经损伤、骨折畸形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7.01±2.12)周,早于对照组的(11.21±2.42)周(P<0.05)。说明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联合外敷中药治疗优势明显。

综上所述,老年克雷氏骨折患者运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联合外敷中药治疗比单纯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的效果显著,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且安全性较高,建议推广。

猜你喜欢

夹板畸形手法
牙周病患者牙周夹板修复治疗影响的研究进展*
平山病合并Chiari畸形1例报道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经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疗效探讨
石膏与小夹板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实时动态四维超声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意义
层递手法
缓解后背疼的按摩手法
七步洗手法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边条翼夹板结构强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