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吸功能锻炼对肺癌手术患者并发症及满意度的影响

2020-11-23连青梅王淑蒨王世杰罗洁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30期
关键词:肺部肺癌常规

连青梅 王淑蒨 王世杰 罗洁

肺癌属于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恶性肿瘤,属于肺实质部癌症,发病人群多为中老年群体。早期肺癌通常采取根治手术将肿瘤切除,防止癌细胞扩散、转移。近年来。我国国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他们的维权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特别是医院患者,不仅注重手术质量,对于在院护理服务质量也极为重视,而肺癌手术患者,对于术后的呼吸功能康复情况也极为重视[1]。因此,采取何种措施有效改善肺癌手术患者的肺功能,减少肺部不良反应发生,提高肺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受到临床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表明,对肺癌手术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呼吸肌肌力及运动耐力,提高患者的肺功能指标,保障手术结局优越性,降低不良反应,促进患者早日康复[2]。因此,本研究选取2019年1月-2020年4月于本院治疗的300例肺癌手术患者探讨呼吸功能锻炼对肺癌手术患者并发症及满意度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4月于本院治疗的300例肺癌手术患者开展本次研究。纳入标准:(1)经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为肺癌;(2)TNM肺癌分期为Ⅰ期、Ⅱ期,符合肺癌根治术手术指征;(3)能够进行相关量表调查,无语言沟通障碍、认知功能障碍。排除标准:(1)存在严重的心、肝、肾等脏器疾病;(2)存在严重感染、血液系统疾病;(3)存在神经系统、精神疾病;(4)中途不配合退出研究。按照抽签方式分成常规组(150例)和试验组(150例)。常规组:男72例,女78例;年龄49~76岁,平均(61.8±0.3)岁;肿瘤位置:88例为中央型,62例为周围型;TNM分期:82例为Ⅰ期,68例为Ⅱ期。试验组:男86例,女64例;年龄47~75岁,平均(62.3±0.4)岁;肿瘤位置:72例为中央型,78例为周围型;TNM分期:85例为Ⅰ期,65例为Ⅱ期。两组患者在其性别、年龄、肿瘤位置、基础疾病及手术类别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研究。本研究已经取得本院医学伦理会批准。本次入选患者均了解本研究目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由相同的医师团队实施手术,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给予患者常规检查、疾病监测、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康复指导等常规护理,指导患者每日进行2次深呼吸训练,开展有效的咳嗽锻炼,每次训练5 min左右。试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开展腹式呼吸、咳嗽、缩唇呼吸等优质的综合呼吸功能锻炼护理,手术之前,先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肺部功能、有无吸烟等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并基于患者基本情况上开展呼吸功能锻炼:(1)腹式呼吸训练。患者采取自然体位,经鼻慢慢吸气,其肺部不动而腹部动,指导患者将腹部鼓起进行吸气,之后停顿3 s再缓慢地呼气,10 min/次,3次/d。(2)咳嗽训练。患者采取半卧位或者平坐位,将四肢放松并进行深吸气,连续屏气3 s之后,用力将气从气管中咳出来,10 min/次,3次/d。(3)缩唇呼吸。经鼻吸气后之后进行缩唇呼气,呼气的时候应当让口唇缩成吹口哨时的状态,缩唇的程度大小应当根据唇部未感到费力为宜,5 min/次,3次/d。(4)排痰训练。指导患者采取坐位后屈膝,放松腹部肌肉,使用双手搂紧枕头,降低咳嗽时对胸腔的振荡力,降低疼痛感,护理人员站在患者的后方,左手轻轻地扶住患者的左肩,右手空心握拳后适量拍打患者的背部,动作要轻柔,拍打10 min左右,后指导患者正确的咳嗽,进行深吸气后再将痰液有效咳出,同时也可以按压患者胸骨上窝的气管,进行横向滑动,刺激患者的气管,使其能够顺利地咳嗽将痰液排出。(5)呼吸功能训练器。患者正常呼吸,指导其在嘴中正确地含住通气管进行吸气,要使用低吸气流让第1个球能够升起来,并保证该球可以持续在所处的位置;让第2、3个球一直在初始位置并向其加吸气流;后让第1、2个球上升到最高的位置,让第3个球在初始的位置,后输入最大的吸气流速,让第3个球慢慢上升到最高的位置,指导患者进行缓慢的呼气,10 min/次,2次/d。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比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呼吸功能[包括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肺活量占预计值(FVC/pre)等]、肺部并发症情况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其中肺部并发症包括肺不张、肺部感染、胸腔积液等;护理满意度采取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进行调查,采取百分制进行评价,其中特满意为95~100分,满意为85~94分,一般为75~84分,不满意为75分以下,护理满意度=特满意率+满意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护理14 d后两组患者的呼吸功能对比

护理14 d后,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肺活量等呼吸功能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3%,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6.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护理前、护理14 d后两组患者的呼吸功能对比 (±s)

表1 护理前、护理14 d后两组患者的呼吸功能对比 (±s)

护理前 护理14 d后 护理前 护理14 d后 护理前 护理14 d后常规组(n=150) 24.3±3.4 22.1±1.5 83.2±5.6 93.1±5.1 70.2±5.6 80.6±6.3试验组(n=150) 24.5±3.2 18.6±1.3 83.1±5.4 97.5±8.8 71.2±5.5 83.5±5.2 t值 0.536 21.596 0.825 5.298 0.724 4.348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组别 呼吸频率(次/min) 血氧饱和度(%)FVC/pre(%)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例(%)

2.3 两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试验组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3.3%,常规组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1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例(%)

3 讨论

肺癌手术之后很容易手术创伤,导致肺组织炎性渗出,使得患者肺表面的活性物质减少,肺通性降低,支气管变窄,导致肺的通气功能和换气功能降低,患者的呼吸功能受损[3-4]。此外,由于肺癌患者受到气管插管刺激、肺部病变、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患者的排痰、深呼吸及咳嗽能力都受到了限制,很容易出现各种肺部并发症[5]。以往临床对于肺癌手术后患者的护理,仅对患者的咳嗽功能加以重视,而对于患者呼吸功能的恢复并不重视,对于手术切口疼痛、呼吸肌损伤、肺泡损伤等问题导致的呼吸异常、呼吸肌力量减弱、肺容量下降等情况没有及时采取干预,导致肺部并发症发生,致使患者术后肺功能的恢复速度显著减慢,无法快速康复出院,增加了患者住院经费[6-7]。近年来,临床越来越重视肺癌患者术后的呼吸功能训练,采取这种方式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降低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沈兰[8]研究显示,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肺康复锻炼,观察组术后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4.5%,肺不张发生率为6.8%,而对照组术后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0.5%,肺不张发生率为22.7%,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刘艳等[9]研究显示,呼吸功能锻炼应用在肺癌手术患者的呼吸功能恢复中,患者的术后肺部并发症(PPC)发生率为6.44%,显著低于未实施呼吸功能锻炼患者的15.69%(P<0.05)。而本研究研究结果同样表明,对肺癌手术患者实施呼吸功能锻炼,术后试验组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仅为3.3%,而常规组为10.0%,试验组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这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表明了呼吸功能锻炼能显著改善肺癌患者术后的预后情况,降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吴晔等[10]研究显示,研究组肺癌患者实施呼吸功能锻炼,护理满意度为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也显示,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3%,远远高于常规组的76.0%(P<0.05),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实施呼吸功能锻炼14 d后,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肺活量占预计值等呼吸功能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樊苏璐等[11-12]研究结果相一致,证实了呼吸功能锻炼应用于肺癌手术患者术后,能显著改善肺通气功能,促进肺扩张,提高肺及胸廓的顺应性,提高肺活量,显著提高潮气量,减慢呼吸频率,改善患者的氧合,增加患者的肺容量,保证肺部有效通气。

综上,对肺癌手术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减少其肺部不良并发症,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肺部肺癌常规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常规之外
长链非编码RNA APTR、HEIH、FAS-ASA1、FAM83H-AS1、DICER1-AS1、PR-lncRNA在肺癌中的表达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别受限于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