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职院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全面领导的研究
——以漳州科技职业学院为例
2020-11-23魏燕萍林艺珊
文/魏燕萍 林艺珊
一、民办高职院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全面领导问题的研究背景
(一)民办高职院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全面领导面临大好机遇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办高职院校的发展,从政策层面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我国民办高职院校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学校数量和办学规模日益扩大[1]。
2016年,对于我国民办学校党建工作来说,必将是载入史册的重要一年。2016年4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同年11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九条规定:“民办学校中的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开展党的活动,加强党的建设。”同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一次强调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2019年,《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确保党在各种组织中发挥领导作用。
(二)加强民办高职院校党委对学校工作全面领导的必要性
加强党委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对民办高职院校意义重大。从本质上来讲,党委对学校工作全面领导,能从根本上把握民办高职院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根本保障民办高职院校育人质量,保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的职责;从长远发展来看,党委对学校工作全面领导是民办高职院校依法规范办学的可靠保障,保证民办高职院校健康、可持续发展;对民办高职院校整体事业而言,党委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有助于克服民办学校天然短板,推动学校民主管理,凝心聚力,发挥整体优势,助推学校中心工作的完成;从对外的角度来看,加强党委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更有利于发挥民办高职院校与党委之间的“桥梁”功能,争取上级的支持,与公办高校和上级部门实现区域共建、组织联动、资源共享、合作共赢[2]。
这些问题的存在,促成了笔者的研究动机。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民办高职院校党委全面领导的工作思路和举措
(一)寻求双方的共同诉求,争取学校举办者的支持
一是寻求双方的共同诉求,找到党组织开展工作、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和工作重点。相对于公办院校,民办高职院校的投资主体和投资渠道有所不同,管理体制也不尽相同[3]。严峻的生存压力导致有些民办高职院校举办者担心党组织的领导会冲击董事会最高决策地位,党组织若照搬硬套公办学校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势必会引起举办者的不满、怀疑与排斥,因此形成的对立关系更加不利于党组织工作的开展。因此,深入了解举办者,寻求双方的共同诉求,充分尊重对方,以实现双赢为着眼点,才能化解举办者的顾虑,才能找到党组织开展工作、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和工作重点。一般而言,双方都是以学校可持续良好发展为共同长远目标,以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有益人才为育人目标。达成共识后,就比较容易建立民办高职院校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
二是建立与集团相对独立的管理模式和合作共赢的相处方式。学校通过一年两次的董事会,向董事会汇报学校的办学情况和财务状况,并接受董事会的质询,就双方关心的问题和集团办学者沟通协商,使集团办学者对学校事务有全面的了解。企业有企业的运行规律,高校有高校的管理规律,民办高职院校的党组织要积极主动地与举办者沟通,阐明清楚党组织工作对民办高职学校发展起到的促进作用,破除举办者对党组织“夺权”的误解,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先进教师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勇挑重担,尽力协助学校完成中心重点工作,争取举办者的支持,建立学校相对独立的管理机制。
(二)坚持制度建设,从根本上保障党委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民办高职院校要保障党委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完善制度建设是根本。漳州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不断推进制度建设,主要做法有:一是把党的建设工作写入学校章程和董事会章程,明确党委在学校法人治理结构中的地位,确保党组织进入学校治理体系,保障党组织在重大事项决策、监督、执行各环节有效发挥作用;二是保障党委书记、副书记(公派)进入学院董事会和监事会,建立民办高职院校董事会、党委、行政沟通协商有效机制,保障党委有效地参与和监督学校董事会、监事会的各项重大决策;三是从校级到二级学院建立完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委员分工负责制度,党组织主动融入,参与讨论研究,提供有效建议意见,并有最终投票表决权;四是坚持党员代表大会制度,将党代会作为民办高职院校党的全面领导的有力抓手,进一步加强党对民办高职院校的领导,增强民办高职院校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四是建立完善党总支书记会议制度和党总支书记述职制度,进一步强化各级党建工作责任,将各项党建工作落细落实[4]。
(三)健全党组织架构,实现党的工作全方位覆盖
健全党组织架构,实现各学院各部门党组织全覆盖,是加强党委对学校工作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漳州科技职业学院加强党组织建设的做法有:一是建设完善的党组织架构,推进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方位有效覆盖。坚持党组织的设置与学校机构的调整同步变更,适应学校的改革发展需要。校级层面设立党委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由领导班子成员组成学校党委委员会,构建领导班子和校党委委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二是在选配好民办高职院校党组织书记(副书记)的基础上,保障校党委配有专职党务工作者,二级学院党总支配有专职党总支书记和协助党总支书记做好党务工作的人员,每个支部设有支部书记和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确保工作有人做,分工不分家,争取在民办学校人力资源紧张的条件下形成相对完整规范的党组织架构和领导机构,对实现党的领导全覆盖起重要现实意义;三是在党委领导下进一步完善群团组织建设,成立团总支,并挑选较优秀辅导员担任二级学院团总支书记,二级学院团总支以班级为单位设置团支部,在规划好架构的基础上做到人员的到位,明确工作职责开展好各项工作。
(四)加强自身建设,筑牢党建根基
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把自身建设好、建设强,才能保障民办高职院校党委领导学校的全面工作落到实处。加强新时代民办高职院校党的自身建设,一是要强化政治建设,提高政治站位,引导教职工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二是狠抓基层组织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员教师队伍建设。注意发挥基层组织干部队伍“关键少数”示范引领作用,建立党员示范岗,注重搭建各种舞台,为教师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创造条件,并用载体推动舞台,通过建立载体引导广大教师党员在岗位上发光发热,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是推进党支部规范化建设。通过基层党支部“达标创星”活动、党支部工作“立项活动”等形式,把加强党支部建设和学校实际具体事务有机结合起来,与为基层办实事、解难题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基层党支部组织力。
(五)立德树人,旗帜鲜明地抓好意识形态工作
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民办高职院校要培养的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民办高职院校要培养企业所需的优秀职业技能型人才,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民办高职院校党组织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坚持立德树人,旗帜鲜明地管好意识形态工作。一是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头脑,全面兴起新思想“大学习”热潮,把宣传和贯彻新思想与做好实际工作、推动学校事业发展相结合;二是做好校园软环境建设。加大投入,优化校园环境,新建和完善校园宣传栏、文化长廊、学生活动中心、文明提示牌和校史馆等文化活动设施与场所。重视学生公寓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努力把学生公寓建成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育人场所;三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文化及集团优秀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中,形成具有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打造富有特色的文化品牌,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四是加强管理队伍建设,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勤学懂礼的优秀品格作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的重要目标;五是挖掘和利用新媒体资源服务师生,切实用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履行组织、引导、服务等职能,以获取有效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