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出精品文章
——例谈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策略

2020-11-23江苏省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黄燕亚

青年心理 2020年16期
关键词:新意逆向审题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 黄燕亚

对于一篇作文的“成败”而言,审题是关键;而评价一篇文章的“优劣”,立意是关键。如何让学生审题精准且能写出精品文章呢?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了一个“问”字,并以此指导学生写出了不少好文章。现呈现出来,以求教于方家。

“问”其实包括三“问”,即问出逻辑、问出深刻、问出新意。为更好地说明问题,请看一个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人类的追求中,“高度”历来是个焕发着魅力的词。央视有段经典的广告词:“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尺度把握人生。”一位著名企业家也说过:“世界上最难以征服的是自己,每前进一步,都是一个新的高度。”

请以“高度”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一、“问”出逻辑

要想把材料的内涵理解透彻,就需要把材料内在的逻辑关系搞清楚。对此,我们可以进行一个程式化的提问——

第一,材料可分为几层?

第二,其间的逻辑关系是怎样的?

第三,我选择哪个方向进行立意?

“ 程式化提问”就是说几乎所有的作文材料都可以问这三个问题。我们现在来分析这则材料:见表一

三个层次,第一层点明态度;第二层交代原因;第三层提示我们高度有内外角度。

表一

表二

现在我们来分析如何立意,以及如何行文展开:见表二

通过表格的组合方式,就完全解决了写什么和如何写的问题。当然,一名优秀的写作者是不会满足于有的写和如何写的,而是追求写出深刻,写出新意。诚然,写得深刻的前提是“问出深刻”。

二、“问”出深刻

我们以“突破自我,人在巅峰,世界上最难以征服的是自己,每前进一步都是一个新的高度”为例来说明问题。

同样,我们要通过问来抵达深刻。那么,怎样提问才能够问出它的深度来?在实际教学中,我引领学生问了三个问题。

第一,征服自己是什么意思?

第二,为什么自己最难以征服?或者说征服自己能达到哪种高度?

第三,如何征服自己抵达新高度呢?

接下来针对这三问进行分析。

1.征服自己是什么意思?征服自己就是直面自己,解剖自己,挑战自己,改变自己,是自律和自省。

2.为什么自己最难以征服或者说征服自己能达到哪种高度?原因可能是:(1)人难有自知之明,非常看重外界的评价。如果突破这一点,人才能够提高自制的高度。(2)人难以改变惰性和惯性,比较依赖安全区和舒适区。如果能突破这一点,人可以提高自己自律的高度。(3)人总是难保持恒久的激情,常常有始无终。如果能改变这一点,人就可以实现更多的追求,达到自强的高度。

3.如何征服自己抵达新高度呢?我们可以针对前面的问题一一对应思考。例如:突破芸芸众生的包围,客观评价自我,不轻易被外界左右判断、影响追求;突破原地踏步的停滞,比如可用番茄时间管理法改变惰性现实,抵达目标高度;突破草丛匍匐的安逸,要有接受风雨的勇气,更要坚持与云霞共舞的梦想。

所以,问出深刻就是首先提出是什么,然后分析为什么,最后解决怎么样。这就是一个思维纵贯深入的过程,就能够抵达深刻。

三、“问”出新意

文章能够出彩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有新意,发别人所未发或发别人所不能发。那么,怎样才能问出新意呢?

(一)可以运用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就是对现象事件进行逆向思考,提出与大多数人不同的观点。

如对于这则材料,我们可以这样反向思考:

1.“历来的”就是正确的吗?其中暗藏了什么样的价值观?

2.一味追求高度可能会有怎样的负面影响呢?

3.在如今一味追求高度的形势下,我们该如何理性看待?

对此,我们可以逐个思考,逐个回答。首先是“历来的”就是正确的吗?其中暗藏了什么样的价值观?其实更多的暗藏着一种中国传统的高位显达功名双收出人头地的人生目标。那么,这样的价值观可能会带来人情冷漠、忘本虚伪、不择手段的负面影响。我们面对这样的形势,应该守住底线,冷静分析,合理追求高度,要守住我们的本心。

(二)可以运用求异思维

选小切口,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发人之未发。比如材料的关键词是“高度”,然而什么样的高度并没有点明。于是很多同学在写作时,普遍写的是人生高度。这个角度未免显得过于宽泛和宏大了。那么,如何选择小切口,能够与众不同呢?

第一,可以选择文学的高度,表达文字真正的高度不在技巧卖弄,不在炫耀文采,而在它的内涵和精神的高度。有一些文字朴素,却能够关注众生,有温度,能够直达人心,这样的文学才是有高度的。比如说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

第二,可以选择科技的高度。可以结合时事新闻“首例婴儿基因编辑事件”,讲到科技创新的高度与社会人伦底线之间的冲突。如果一味追求科技高度,有可能会垮塌掉社会的底线。

第三,可以写建筑的高度,命题为《楼高不见月》。表明建筑的高度不在建成亚洲第一高、世界第一高这些客观数字,而应该体现建筑的艺术修养和人文关怀,那才是真正的高度。比如说贝聿铭的作品“玻璃金字塔”或者“苏州博物馆”,它们本身都不高,然而它们却达到了一种艺术的高度,成为建筑史上的高标。

总而言之,围绕一个“问”字,按照问出逻辑、问出深刻、问出新意三个步骤来思考问题,就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写得出、写得深、写得新,简言之就是“经济实惠”的“三问”法。

猜你喜欢

新意逆向审题
逆向而行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逆向思维天地宽
几何概型审题技巧
一点新意,一点乐趣
七分审题三分做
再三审题,由表及里
经典款也能穿出新意
必具独特新意方为真诗
有创意才有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