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两山”理论 促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

2020-11-23中共丽水市委党校罗婵

办公室业务 2020年24期
关键词:余村环境保护绿色

文/中共丽水市委党校 罗婵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时,党的十九大还特别强调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深刻揭示了我国农业农村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和时代意义。新的时代来临了,在新的时代中,人们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理论”正好契合了人们的需求和呼声。在实践中,余村的建设是在“两山理论”指导下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是新时代绿色乡村绿色农村的典范,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一、“两山理论”的科学内涵

“两山理论”是习近平总书记2005年在浙江安吉县考察时所提出的理论,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简称。自第一次提出“两山理论”区之后的十多年间,习近平总书记总是在各种场合提及“两山理论”,逐渐丰富和发展了这个理论,形成了科学的体系化的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说:“我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和社会的和谐,通俗来说就是需要‘两座山’: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在2016年的B20峰会的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也多次谈起了“两山理论”,他谈及保护环境时多次将保护环境与生产力挂钩,把改善环境和发展生产力挂钩。总之,“两山理论”虽然起源于浙江,但指导着我国建设美丽中国,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目标提供了实践的范例。

深度解析“两山理论”内涵,其实质是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辩证和统一。这就要求政府一边要在发展经济的时候注意环境的保护,阻止环境的恶化,注意环境的修护,保障生态的正常循环,简言之,就是经济发展要遵循生态化的标准。另外,还要求政府要把好的生态资源转化为群众看得见的切实的收入,要让那些环境优美但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群众享受到环境的益处,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这就是环境经济化,要求政府把优美的环境资本转化为经济收入。

二、“两山理论”在发展农村农业中的案例与经验

浙江省安吉县余村是“两山理论”的发源地,也是“两山理论”践行之后的示范村。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东部沿海地区因为城市建设的需求,对石头、水泥的需求量大增。余村因为其拥有的石头资源而赶上了这个时代的列车,顺势发展了石矿经济,全村集体年收入达到了300多万元,成为了安吉县的富裕村庄。然而,这种发展模式势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会受到大自然负向的反馈。村内常年受粉尘飞扬问题的困扰,致使农业无法进行,居住环境也被破坏。这一切最终危害到了群众的身体健康。此外,矿石开采企业的安全问题也常常困扰村民,这一切都成了余村发展起来所付出的代价。

2005年8月,习近平在余村调研时发现了余村的问题,提出了关掉矿山和水泥厂的意见,从破坏环境的发展方向转变为绿色发展,打造“休闲余村”,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点。这些重要的建议和理念促使余村发展了生态经济,走绿色农村农业的发展道路。余村因为践行“两山理论”,改变了发展方向,建立了生态经济,不仅在民主法治、乡村治理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还实现了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双赢。2017年余村收入达到了410万元,村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了4万元。而且村子的整体环境也得到了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提高了,村民的身体健康也得到了保障。余村的实践经验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具体来说,余村的经验包括四个方面:1.整合本村资源,优化发展方案。2.注意推进生态经济化与经济生态化,实现双赢。3.注重民生,激活绿色农业发展潜力。4.注重文化积淀和文化认同。要求政府在践行“两山理论”时,要注重培养当地群众的文化认同,要注重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规划出适合本地情况的发展策略,还要将发展惠及群众,助力民生。余村的做法体现了群众路线的精神,让村民自主自愿投身绿色农村农业的建设中去,加强了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两山理论”在发展农村农业时面临的困境

从浙江省的整体发展来看,截至2017年,浙江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经济总量的增长、产业结构的调整及人均收入水平上,浙江省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在环境保护方面,尽管有所改善,但还没有达到环境库兹涅列茨曲线的顶端。在水质量和空气质量方面,酸雨问题还比较严重,海洋有一部分与陆地接壤的地方存在富营养化的问题。东海的环境污染,尤其是杭州湾,在全国范围内都属于比较严重的。这与浙江在经济生产方面的废水、废气排放有关,人民群众对这些污染反应强烈。除了工业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一些百姓个人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比如上坟时烧纸钱烧纸人可能引发的森林山火等问题对环境的破坏也很大。

同时,还存在执法不严格的问题。环境保护对于执法部门来说是一个比较新的执法领域,对执法机构的人员素质和科学素养以及主动性要求都比较高。环境污染侵害的是人民群众的集体权益而非某个人的,这种权益的侵害不会立刻看到影响,而是潜在与长期的。这就导致人民群众缺乏主动性去举报和检查,这一部分的调查和检查的重任则落在了执法机构的肩上,对执法机构的主动性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另外,环境污染问题是一个科学的问题,它的衡量和影响都需要经过科学的论证和分析,它的立法和执法方面也比其他依据经验的执法领域对执法人员的科学素养要求更高,对人员素质也要求更高。在环境保护执法方面,浙江省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这种违反了环境保护原则的行为得不到有效及时的纠正和负向反馈的状况,对整个浙江省的环境改善造成了很大的问题。

总体上看,浙江省还没有完全达到“两山理论”所要实现的经济与环境双赢的局面。经济总量是满足了,但环境质量还没有达到应有的目标。这说明在“两山理论”的实践过程中,环境保护相对来讲具有滞后性,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仍需努力。

四、“两山理论”与建设绿色农村农业的对策分析

针对“两山理论”建设绿色农村农业实践中的问题,我们应从细处开始,为更好地实践“两山理论”提供切实可行的对策分析。具体来说,在生态经济领域,要依托科技进步和创新,减少产业对环境的破坏;在生态保护方面,提升全民的意识和保护环境的积极性与自觉性以及增强政府执法的主动性。

(一)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生态经济发展。目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环境的损害,这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协调的局面急需要一个支点来打破,这个支点就是科技的进步和创新。科技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也是产业调整、环境保护的动力。虽然在早期,技术的发展导致环境遭到破坏,发达国家皆走过这么一段时期,但这并非说明科技的进步是有害的,以发达国家目前的环保状态来看,反而是科技的进步才能打破环境和经济不协调的困境。现阶段,应该发挥科学技术的生态保护功能,用创新来调整产业结构,减少对生态的破坏,这与我国倡导的循环经济也相符合。具体来说,就是发展绿色农业绿色农村的绿色技术要先具备,要在实践中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要依托绿色技术,淘汰落后产能。

(二)提升全民生态保护意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要提升群众的保护意识和行动上的自觉性。治理环境不仅需要治理空气、水、土地的问题,还需要治理群众的脑和心。不仅需要外在的约束,还需要每个群众内心的自我约束。这就要求“两山理论”要想群众所想,解群众之忧,群众才能反过来理解到环境治理的重要性,才能积极地参与到“两山理论”的实践中去。目前,群众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存在着与经济发展脱节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去普及生态文化,推进改变群众不太重视环境的意识。

(三)增强政府执法主动性。政府应该改变执法,增强执法的积极主动性,加大监管力度,增强对执法人员的素质教育、科学教育,更加有力地打击违法行为,打击损害生态环境,违反环境保护目的的行为,不论这种行为是出自个人、集体还是社会。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执法行为是唯一能有效地惩罚破坏环境行为的方式。光靠呼吁和提高环保意识不能让所有人都遵守规则。对待那些不遵守规则的人,政府的执法打击力度才是让他们改邪归正的唯一手段。这就需要政府加强监管,增加执法的主动性,对不守规则的行为进行监管和惩罚。

五、结语

现代社会,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双赢不仅是一个纸面上的政策和理念,更是人民群众切实的需求。为了满足这个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创造和丰满了“两山理论”,为保护环境和谋求发展指明了方向。浙江省安吉县余村作为实践“两山理论”的急先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成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然而在整个浙江省,“两山理论”的实践却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究其原因是保护环境存在滞后性的特点,经济发展虽然达成了目标,但是保护环境仍出现了问题。为此,政府需发展科技和创新,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发展绿色技术,绿色农村农业,争取在实践“两山理论”上取得良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余村环境保护绿色
环境保护
绿色低碳
浙江余村体育服务营创设规划与市场分析
安徽余村金矿地质特征、找矿标志及潜力分析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余村青松
浙江临安余村五代墓发掘报告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不要恢复,要重建——未来自然环境保护之路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