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聋哑儿童学习游泳技能初探

2020-11-23齐海涛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聋哑游泳动作

齐海涛

“少年强则中国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教育是实现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石,聋哑儿童作为青少年的一部分享有接受各方面教育的权利,聋哑儿童接受良好的教育在以后的生活上不仅可以做到自给自足,同时还可以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游泳作为一项运动技能,能够强身健体,参加比赛为国家和团队争光,在关键时刻还可以自救和救人,同时在炎热的夏天游泳还是消暑、娱乐的重要方式。浙江省几年前已经将游泳作为中招考试体育考试项目,游泳的分值还相当高,部分省、市也有将游泳作为中考体育考试的计划,可见游泳的重要性。聋哑儿童和普通儿童一样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他们相对于正常儿童更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关爱。虽然聋哑儿童在学习游泳技术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困难,但作为一名体育工作者我们有义务去研究聋哑儿童的游泳教学,让聋哑儿童更好、更快的学会游泳技术,享受游泳带来的乐趣,提高聋哑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方法

1.1.1 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文的研究的需要,查阅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百度文库近等近十年关于聋哑儿童教育的文献资料,并阅读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体育心理学、游泳运动等相关教材和著作,为本文研究夯实理论基础。

1.1.2 逻辑分析法

根据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目的对获得的相关资料和文献进行逻辑思辨、综合理论分析。

1.1.3 访谈法

对建德市和龙游县5名9-14岁智力正常的聋哑儿童的家长和教师进行访谈,了解聋哑儿童在学习游泳技术前的心态和平时生活、学习的心理特征,以把握聋哑在儿童学习运动技能的特性。

2 聋哑儿童与外界交流方法和心理特征分析

2.1 聋哑儿童获得外界信息的途径

正常人从外界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方法和途径是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本体感觉、语言等途径,聋哑儿童一般只能通过视觉、触觉、嗅觉、本体感觉、文字语言和肢体语言获得外界信息与外界交流。聋哑儿童游泳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用视觉、触觉、本体感觉、文字语言和肢体语言与聋哑儿童沟通交流。由于教师和聋哑儿童交流的方法有很多种,因此在聋哑儿童游泳学习时,教师和聋哑直接的交流没有阻断,聋哑儿童游泳学习的障碍不是生理障碍。

2.2 聋哑儿童心理特征和学习游泳技术的心态

聋哑儿童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无法正常与外界沟通,造成绝大部分聋哑儿在心理、情感、性格上和正常儿童有明显的差别,主要表现为孤独、自卑、情感过于脆弱、情感易受外界的影响,对同伴、家人、老师依赖性强,社会适应能力相对较差。在和聋哑儿童的家人和老师访谈中发现,聋哑儿童对游泳学习非常渴望,但是缺乏信心,不仅仅是对自己没有信心,对游泳老师也缺乏信心和信任,这可能是聋哑儿童学习游泳技术的最大障碍。聋哑儿童学习游泳技术时存在害怕心理与学习游泳技术有一定的危险性有关,同时还与从众的心理有关(聋哑儿童接触游泳这项运动的人没有或者说很少),由于害怕和从众心理的存在,造成聋哑儿童学习游泳技术时存在很大的心理障碍。

由此可见聋哑儿童学习游泳技术时的障碍不是生理障碍而是心理障碍。

3 聋哑儿童游泳教学过程分析

3.1 运动技术学习的步骤

人形成运动技能就是形成复杂的、连锁的、本体感受性的运动条件反射。其中本体感受性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运动员的一切技能都是在本体感受的基础上形成的。在运动实践中只有勤学苦练,本体感受器机能得到提高,使肌肉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加协调,才能形成运动技能的。本体感受是运动技能学习的内因,任何人只要勤学苦练都可以学习和形成运动技能,包括聋哑儿童。

运动技术学习的一般包括三个步骤:1.接受信息,形成动作表象,建立动作程序。技术学习时学生接受来自外界的信息(主要是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学生接受这些信息后在大脑皮层中加工和处理这些信息,形成动作表象,运动表象在动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学习者才能准确顺利地完成动作的学习,动作表现的建立主要靠学生观察和模仿。2.发出指令,完成动作。大脑皮质按照形成的动作方案,向有关运动器官发出指令,运动器官按此进行活动,完成动作。3.反馈和调整动作。反馈具有提供信息、强化动机、激发动机的作用,科学的地运用反馈可以提高教学训练水平。动作反馈时,学生接受老师的反馈信息与原来的动作方案做对照,据此调整动作方案,再次发出指令,实施动作。游泳技能的学习同样需要这三个步骤,在第1和第3个步语言交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聋哑儿童学习游泳技术的主要障碍在第1和第3个步,第2个步骤由自己独立完成,建立本体感受,在运动技能学习中起到关键的作用,但是必须建立在第一个步骤的基础上。

在游泳教学的过程中一般先教腿部动作,在腿部动作熟练后再进行手臂动作的练习,然后练习手臂和呼吸的配合,最后进行完整动作的配合练习。在游泳教学的过程中不管是学习腿部动作、手臂动作还是完整的配合动作都应按照动作技能学习的步骤进行。

3.2 聋哑儿童游泳教学方法探讨

3.2.1 克服游泳学习的心理障碍

聋哑儿童游泳技术的学习首先要克服心理障碍,他们学习游泳技术时最大障碍不是生理障碍而是他们自己的信心,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高不可攀、遥不可及,只要有信心、努力做,一定会做好,要大胆地去尝试。其次教师要和聋哑儿童建立互信,游泳老师和其他老师一样值得信赖,游泳老师有能力、有信心、有义务教会他们游泳,游泳老师不仅传授知识还是他们的保护神,在他们遇到危险的时候游泳老师第一时间出现,这种信任不需要语言,需要心领神会。再次要激发聋哑儿童学习游泳的兴趣和动机,良好的兴趣和动机可以激发聋哑儿童学习游泳的欲望、提高学习游泳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更快地掌握游泳技术。万事开头难,聋哑儿童在学习游泳时克服心理障碍和熟悉水性的时间可能相对较长,为了确实保障聋哑儿童的安全,每个游泳教师带的学生不宜过多,一到两名学生为宜。

3.2.2 注重示范

上帝关上了一扇门,必然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让我们欣慰的是聋哑儿童丧失了听觉和语言能力后,观察模仿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就像盲人一样,盲人失去视力以后听觉、嗅觉、触觉变得非常灵敏。聋哑儿童的观察模仿能力很强在老师和家长那得到证实,在游泳学习的过程中也得到了验证,聋哑儿童模仿能力很强可能是他们学习游泳技术的试金石,因此在聋哑儿童学习游泳技能时应该非常重视教学示范。正确的示范可以帮助聋哑儿童建立运动感知,形成运动表象。教师在做示范的时候,让聋哑儿童从不同的方位去观察动作,以便聋哑儿童观察到动作的整个轮廓和各个细节。根据运动体育心理学运动表象的形成规律我们得出聋哑儿童对动作的模仿是粗略动作的模仿,对于细节动作的模仿需要教师耐心的示范和指导,同时需要他们自己的勤学苦练。

3.2.3 利用多种途径给聋哑儿童交流

聋哑儿童游泳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给聋哑儿童讲解技术、提供反馈必须发生简要的交流。聋哑儿童听力和语言上的障碍不能正常交流,我们可以用非正常手段进行交流。(1)用简单的手语和肢体语言交流,聋哑儿童动作做得好老师可以伸一个大拇指,动作做得不到位摇摇头,练习憋气和换气时老师可以对着他们的吹气,让他们知道换气时应先把自己肚子里的气吐掉。(2)用文字语言与聋哑儿童交流,在手语和肢体语言无法理解时,可以在他们手上写字或者用手机打字交流,文字语言交流时一般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3)利用现代媒体技术与聋哑儿童交流,微信、QQ、百度等软件的语音文字转换功能和他们交流,这种方法比较方便快捷。(4)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教学视频、图片、文字让他们课下学习。还有其他方法可以与聋哑儿童沟通交流、讲学、反馈,在这里不再一一列举。和聋哑儿童沟通交流的方法很多,对于聋哑儿童学习游泳技术的最大障碍不是听力和语言。

4 结论

4.1 聋哑儿童学习游泳时的障碍不是语言而是心理,聋哑儿童学习游泳技术时首先克服心理障碍,聋哑儿童学会游泳技术可以增强自信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4.2 聋哑儿童的模仿能力很强,在游泳教学时教师应非常重视教学示范。聋哑儿童对技术动作的模仿多为粗略的模仿,对精细动作的模仿扔需要教师耐心的指导和学生的勤学苦练。

4.3 采用非正常交流方式例如肢体语言、文字语言、现代媒体技术与聋哑儿童交流,对聋哑儿童进行指导和提供反馈。

猜你喜欢

聋哑游泳动作
聋哑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应对策略
下一个动作
浅谈聋哑儿童心理健康培养策略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这只铃铛不是猫
游泳时小腿抽筋了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你所拥有的就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