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武术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时代困境与发展策略研究

2020-11-23史海阳

武术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传统武术太极拳武术

史海阳 缪 柯

太原工业学院体育系,山西 太原 030008

2016年10月,中国中央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高度,明确了建构健康中国建设的着力点、战略重点、主要任务及保障措施,[1]为健康中建设提供了制度、组织保障,并指出:健康中国的建设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卫生计生、体育等行业要主动适应人民健康需求,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要素配置和服务供给,要大力扶持太极拳、健身气功等传统体育运动项目。[2]传统武术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基于此,本研究从传统武术当下的实际情况出发,指出传统武术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支撑,重点分析当下的发展困境,厘清影响传统武术发展的具体因素,并提出未来的发展策略与建议,希冀促进传统武术在当下的发展以及更好地服务于健康中国建设。

1 传统武术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支撑

传统武术氤氲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系之中,经过数千年的社会实践,以独特的文化特点栖息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以及人民大众的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并与中国传统医学理论相辅相成,交相呼应。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与传统中医相结合,共同服务于人民大众的健康,传统武术在增强人民体质、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全民健康等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审视当下,尤其是以太极拳为代表的传统武术在现代科学理论的支撑下,其健身、修身等功效不断被证明,并逐渐被现代医学所接受,国际 学 术 期刊 如《Lancet》《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等学术期刊相继发表相关研究论文,进一步论证了传统武术的健身效果,进一步为传统武术当代彰显服务于社会的时代价值提供科学依据。

1.1 传统医学理论支撑

传统武术在萌芽、产生、发展、成熟过程中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指导思想、理论学说等方面与中医相互融合,并且形成了独有的风格特点。在指导思想方面,传统武术讲究天人合一,与中医遵循的整体观不谋而合,即在修炼过程中讲究身心合一,虚灵顶劲,内外兼修,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在劲力练习中遵循形神意力坚,发力在腰间的指导要求。同时,在实战技击中,要求周身力量发其一点的整体观念,并按照起于脚跟,行于背,发于末梢的运动形式作用于实战过程中。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贯穿于传统武术修炼过程的始终,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心三方面的和谐统一,蕴含着整体的武术观、统一的健康观、和谐的天人观。

中医与传统武术都讲究精气神。中医认为,精气神相互统一,是人体的生命存在的最重要的三个方面,整体作用于人体健康。传统武术强调,练精化气,练气生精,精气凝神,神零精气的整体观念。阴阳、五行学说中医理论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中医实践中,把治病救人用阴阳、五行学说加以解释说明。春秋时期,《吴越春秋》中越女的“手战之道”首次把“阴阳”引入武技理论;明代唐顺之在《武编》有“攻内有化,为斜。以金、木、水、火、土为正五行,……”的枪法论述,[3]五行学说与传统武术理论相结合。形意拳基本拳法包括劈、崩、炮、钻、横,太极拳则强调阴阳,王宗岳《太极拳论》开篇则言,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同时,传统武术在练习过程中注重人体经络的疏通练习,即通过套路招式、功法意念以实现周身经络的贯通,实现气血的融通,四肢百骸的疏通。

1.2 现代科学技术支撑

当前国内外部分学者已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证明,太极拳锻炼对人体健康促进有很好的作用,具体包括通过太极拳锻炼能够增进人体肌肉力量,促进身体平衡,增强生理和心理健康。例如,有学者通过实验研究:五位太极拳老师在力台上表演太极动作,根据压力中心位移和个体平衡能力的结果,开发出一个体化程序,10名社区老年人接受24个半小时的训练,采用个体化太极拳锻炼程序。测量干预前后的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计时跑(TUG)测试、前伸和膝伸肌力量。结果表明,通过BBS(p≤0.001)、牵引(p=0.004)、前臂(p=0.035)和膝伸肌力量(p=0.002)测试,参与者在平衡控制方面的表现有所改善。[4]另外,有学者在伊朗城市地区对132名老年男性进行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将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太极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6名)。干预前后采用Leiden-Padua生活质量问卷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研究表明,8周的太极拳干预对老年男性的生活质量有积极的影响。[5]

从已发表文献来看,国内外在太极拳与人体健康促进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同时部分学者进行了太极拳对人体疾病干预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慢性病、癌症等疾病。例如,有学者将60例老年认知功能障碍I患者分为依赖虚拟技术太极拳锻炼组和对照组,每周2次,连续6个月。记录动作准确度得分和出勤率。调整后的广义估计方程式分析显示,在6分钟步行测试、30秒坐立测试、功能伸展、5米步速、抽象思维和判断方面,有显著的交互作用。总体而言,中到大效应大小(d=0.50-0.82)太极拳锻炼组,前3个月的平均动作准确度得分显著预测认知能力的改善(p=0.011)。[6]有学者采用多部位非等效对照组前后测设计,来自4个社区老年中心的160名60岁以上社区老年人参加了本研究。干预组(Gn=80)每周2节课,连续16周,采用阳气式太极拳简式训练。每节课持续一小时。对照组(n=80)无治疗方案,在研究期间照常加入社区中心的不同娱乐活动组。结果测量包括整体认知状态和网络成瘾,使用一般估计方程(GEE)检查两组的每个结果变量。同时,计算最小可检测变化(MDC)以估计消除结果测量误差可能性所需的变化量。结果表明,太极拳可能是增强老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健康和维持日常生活能力的有效策略。[7]

2 传统武术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发展困境

2.1 传统武术的时代价值尚未完全凸显

传统武术发展至今,始终遵循两条路线,即搏斗技击与套路功法,同时兼有健身、修身、益智等功效。格斗技击是传统武术的本质特征,是传统武术在当下的安身立命之本,脱离这一本质内涵,传统武术就就成为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研究发现,从习练人群来看,主要存在2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大众参与武术健身锻炼的意识与兴趣不足,二是习练人群追求的片面化。传统武术届存在着技击弱化、套路盛行等浮夸特点,过分追求套路的运动形式,忽略了动作的技击功能,习练套路以求健身成为当下习武的追求,极大地忽视了功法、技击所具有的健身功效,追求的片面化极大地阻碍了传统武术服务于当下的时代价值。

2.2 经济基础薄弱与传统武术发展不相适应

研究发现,当前阻碍传统武术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主要经济基础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大众参与武术健身锻炼的场地设施缺乏,二是基层武术健身指导员数量不足。场地设施地缺乏主要表现在场地空间和练习器械的不足。研究发现,当前群众练习的场地多为公园或社区体育锻炼场所,缺乏专门的武术练习场地,因此就不能形成笃定的习练人群,场所的不确定性易使人员的流失加大。武术练习不同于其他体育锻炼,需要专门的练习器械。例如,刀、枪、剑、棍、梅花桩等练功器械。练功器械的缺乏是当前武术健身不能大规模展开的重要原因。基层武术健身指导员的缺乏是阻碍传统武术发展的重要因素。全民健身的开展,需要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辅导、推进。专业、敬业的武术社会指导员是促进传统武术社会开展的重要因素,更是促进武术健身普及的重要方面。研究发现,当前的基层武术指导员年龄普遍偏大,数量不足,且教学手段单一。

2.3 传统武术理论体系尚未完全建立

传统武术在长期的实践中一直遵循着口传身授的传承方式,以传承者长期的实践经验为传承方式,注重对被传承者武德、武技的教育,加上自身理论知识的不足,导致传统武术理论建设与实践技能学习的脱节,过分追求技能的最优化,忽视了传统武术文化理论体系的构建与传承。传统武术发展至今,其实践经验已经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并已被现代科学所证明,但由于其完善的理论体系尚未建立,理论与实践不相统一,极大地阻碍了传统武术在当下的发展。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作用于理论,二者相辅相成,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升华理论,并最终服务于社会实践是当前传统武术亟需解决的时代问题。

2.4 当代竞技体育文化的冲击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影响着社会结构的各个方面,当代竞技体育运动也对传统武术文化生存空间进一步挤压,使传统武术面临着消亡的危机。当代竞技体育具有健身的时尚型、节奏的明快性、学习的简单性、比赛的刺激性等特点,能够极大地吸引大众的目光,并逐渐占据群众体育锻炼的市场,对传统武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同时,国外体育文化的强势传入进一步压缩了传统武术的发展空间,以高尔夫、足球、瑜伽、跆拳道等为代表的体育运动在中国愈发盛行,加大了习武人群的不断流失,最终阻碍传统武术的发展。因此,传统武术的发展必须处理好与当代竞技体育文化的关系。

3 传统武术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发展策略

3.1 优化政府职能,加强传统武术资源配置

政府职能转变,合理配置武术资源,是解决当前传统武术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关键所在。当前武术资源主要存在着城乡差异、地区差异的不平衡结构性矛盾,政府应统筹兼顾,合理规划武术资源配置。第一,要成立专门的政府部门,统一领导、宣传、规划全国性武术资源,并指导各级武术协会、团体开展工作;第二,要对全国性武术习练人口进行全面摸底,对合理配配置武术资源做好前期规划;第三,要加强社区武术社团的扶持力度,促进全民共享武术健康;第四,要加大资金扶持,多渠道筹措资金,扩大武术资源规模。

3.2 加强理论研究,完善传统武术理论体系

完善的传统武术理论知识体系是传统武术实践的重要依靠,更是传统武术生存发展的现实依靠。要加大传统武术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研究、挖掘、整合,构建全面、真实、合理的传统武术理论体系,促进武术社会实践活动的进一步开展。要全面对武术拳种、器械、功法、拳谱、门规戒律、武术史事等内容进行挖掘整理,提炼、整合传统武术训练体系、养生体系、格斗体系,加强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其他传统艺术形式的对接力度,力图多方面、多角度全面剖析传统武术理论体系。

3.3 加强科技支撑,促进传统武术传承发展

传统武术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需要借助科技快速发展的东风,增强传统武术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的力度和广度。第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大力推行传统武术线上教学、线上APP建设,整合全国性传统武术教学资源,服务社区、服务大众,定期举办武术名师线上教学、解疑答惑,让普通大众足不出户就可享受武术名师的指点,又可以练习全国其他拳种,增加传统武术受众规模,加强传统武术传播广度;第二,要借助现代科技多角度、全方位研究传统武术的健身价值,加强与运动生理学、心理学、解剖学、生命科学等学科融合,为传统武术助力健康健康中国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3.4 加快市场开发,做强传统武术赛事品牌

要加快传统武术产业市场培育力度,做大做强传统武术赛事品牌是增强传统武术生命力的关键一环,加快市场开发,借助政府职能的转变,顺势而为,探索适合传统武术发展的市场道路。第一,要充分利用现有武术赛事的优势,广泛开展全国武术比赛,增加站点设置,增强普通群众的参与意识,鼓励企业赞助,加快武术市场开发;第二,要充分利用传统武术独有的健身价值与普通大众健身的需求,充分利用全民健身日、世界太极拳日等节日,培育适合传统武术发展的与民众健身需求的武术产业市场,进一步服务于全民健身、全民健康,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3.5 大力培养人才,增强传统武术强劲动力

人才是传统武术发展的核心,人才的培养关系到传统武术发展的成败。第一,要重视对传统武术传承人的认定、保护和支持,鼓励传承人积极传承武艺,支持传承人研究武术理论;第二,要重视人才培养,支持高等学校设置武术专业,支持传承人进行学校授课,改变传统的授课模式;第三,要鼓励民间武术社团的发展,提高全民参与武术的兴趣,扩大习武人群基数,进而增加传统武术的社会受众数量。

猜你喜欢

传统武术太极拳武术
传统武术怎么了?
练习太极拳的感悟
练太极拳为什么要一门深入
中华武术
武术
万籁声的传统武术观
42式太极拳
传统武术与傩的传承与发展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