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革与创新:当下校园武术回归再思考
2020-11-23冯剑
冯 剑
成都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自清末民初以来,中华武术扎根校园已有百年历史,在这百年的演变进程中校园武术经历了重重曲折,于是近代进步人士将兴国运强民体的身体教育重任希冀于传统武术,进而中国开始将传统武术列入学校体育教育的范畴。当下学校武术教育的诸多优秀成果,多是由民国武术教学所启发。因此,对民国武术教育的再认识无疑对当今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具有审时度势的作用,“重新审视民国武术教育的经验,以谋当时学校武术之所需。”[1]
1 赋魅——校园武术的入驻与本真
1.1 民族危机呼唤武术转战校园
“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2]溯源民国武术教育需从近代内外交困、变乱频仍的政治格局中出发。社会危机与文化冲突引发深层教育思潮,面对旧式教育造就的手脚无力、柔软至极的青少年,中国的教育家深刻意识到国民体质的强弱严重关乎着民族的兴衰与危亡。于是,在近代思潮席卷中国局势下,中国开始寻求富强之路,在增强国民体质方面中表现为引进西方的军国民教育,随即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并引进西方兵事体操改造极弱的国民体质,无疑是中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开端。但由于受“土洋体育之争”的影响以及中外民族矛盾的加深,有人开始质疑西方体育能否适应中国社会现实需要,加之兵操动作僵硬,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原因,随后就由武术代替兵操成为学校体育的主要内容,赋予武术强国强种、重塑国民与国家形象的崇高使命。
1.2 民间武术为民国学校武术添砖加瓦
正由于“武术的体悟性、模糊性特点更使其传承中存在着谈玄授道贵乎有师的文化律令。”,[4]加之早期的学校武术中缺乏成熟的武术教师,进而开设武术课程的学校在早期的师资来源大多来自民间聘请的拳师,如南洋公学聘请李存义作为该校的武术教员,刘殿圳先后任教于北洋政法学堂和清华学校,民间拳师在早期学校武术的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后随着学校武术的成熟加之南京政府将中央国术馆开设专门的体育师范专业,其培养的学生成为后期武术师资的主要来源,有力补充各地学校武术在师资上的空缺。
民国时期学校武术的教学内容无疑是民间武术对于学校武术的贡献。如成立于1920年的北京体育学校规定其术科的教学内容为徒手与器械,其中徒手练习中便囊括了太极拳、形意拳、少林拳以及擒拿法等,这些拳法即为该校的教育内容,同时也隶属于中国民间武术的范畴。民间武术充盈着早期学校武术的体系架构。
1.3 “西学东渐”推进武术入驻校园
“文化影响技术,技术反映文化”[5]传统武术由于深受宗族制的影响其传承方式是依靠血缘关系或者模拟血缘关系的师徒制,又加之其传承在传承过程中的传承对象相对较少,进而在传承方式上采取口传心授,单独授徒。但传统的教学方式面对人数较多的集体或者班级就难施拳脚,进而就导致出现“致使初学者,常有望门兴叹,兴味索然之感”。[5]于是,民国的武术教员吸收西方教学思想,采用班级授课制并在教授的过程中通过口令将传统武术的内容教授给学生。
由于传统武术在习练方式以及其知识体系是借鉴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同时受近代义和团运动和白莲教等影响,民间武术一度被国人视为愚昧落后的行为,就造成当时国人对于武术还存在一定的芥蒂,对武术还存在一定的误解。近代的教育家借助西方的医学知识、生理学知识对向国人解释传统武术的成为学校教学内容的合理性。
2 祛魅——武术教育的困境与失语
2.1 学校武术难以突破竞技武术的藩篱
当前学校武术课程的内容设置主要是根据学龄年级设计即小学三年级以武术基本动作、基本功、组合动作、初级拳、武术操为的主要内容,中学阶段主要以初级拳(第二路)、青年拳及对练、武术攻防动作为主,而大学阶段主要以简化太极拳、初级三路长拳、初级刀、初级剑、初级枪等、初级棍为主。反观学校武术项目的设置虽然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但仍是以竞技武术为蓝本,进而导致其严重的体操化现象,这与中华武术的内容是有所背离的。中华武术是中华文化的衍生,竞技武术在习练的过程中过多追求武术动作的“高”“难”“美”“新”,忽略了对学生武术中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承导致学校武术失去其文化根基。再者,当前学校武术的师资队伍大多由师范类院校的武术专项生或者部分专业队的退役运动员组成,师范院校的武术专项生则是学校武术下培养的,这些教师大多常年习练竞技武术,因此,其在教学内容则是以竞技武术为主,如此传递培养学校武术的传统文化就会缺失。没有文化滋养的武术根基是不牢固的,实现长久的发展相对较难。
同时,学校武术的缺乏趣味性是阻碍校园武术推广和开展的又一壁垒。由于学校武术的教学大纲其大致来源于竞技武术,寻本溯源,进而导致其教学内容与竞技武术的内容大相径庭。对竞技武术的“拿来主义”学校武术直接将竞技武术的整套训练体系直接运用于中小学武术教学,过多追求“高、难、美、新”的竞技价值,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武术教材以及武术教学内容的处理不当,进而使武术的趣味性下降。再者校园武术的“竞技化”侧重于对学生身体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武术作为彰显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主要职责。“中国武术成为一项‘运动的体育武术’,而远离了蕴含着丰富人文思想的‘文化的武术’。”[6]
学校武术教学过程中武术文化的离场导致武术仅仅成为一项简单的身体运动。
2.2 学校武术的校园场域较狭隘
反观当前学校武术的现状,深究其背后的原因是:中小学生课业压力过大,学生的业余时间大多数用以增进文化成绩的提高,对体育的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纵使部分学校重视学生体育锻炼重视对学生体质的增强,但采用的锻炼方式一般为非武术的之外的体育项目,以致于武术在校园的生存空间相对狭隘,即使政府层面大力提倡武术进校园,但在具体实施中却差强人意。分析此原因可从武术本身考虑即学生家长对于武术本身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误解,竞技武术难度高对身体素质的要求高,对训练的年限要求高,而且难以取得成绩导致武术难以突破竞技体育的束缚。而对于传统武术由于其缺乏其生存空间狭隘导致传统武术的传承人逐渐减少,又加之传统的体悟性、模糊性等特点与学校体育的教学原则有所背离进而传统武术回归校园困难重重。
当前学校武术老师由于受其培养模式的影响大多习练竞技武术,其教学内容多是以竞技武术动作为主,西方体育思想影响下的怪胎,表面上看学校武术是中国武术在学校体育领域的创新与发展,实则是具体量化的中国式体操动作,其背后的支撑并非纯粹的中国本土文化亦或是校园武术中的西方体育文化占主导。因此,学校武术中过多的竞技化教学或者只注重学生身体动作的练习削弱了武术文化的传承以及对学生进行武术文化的熏陶,学校武术则难以实现其继承传统文化的重任。
3 返魅——学校武术的回归与重塑
3.1 学校武术回归的具体路径
“反观当前学校武术教育的价值逻辑,有着与民国经验一脉相承的历史演进。”[7]武术项目与其他项目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囊括了丰富的传统文化、蕴含多元的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因此,可将校园武术视为民族传统文化载体。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成为其教育价值的主要导向。即通过学生自身对武术的习练和体悟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言传身教,培养青少年对民族文化的认知与认同。当前学校武术的发展状况,是学校承载传承民族精神的重任,应当对当前的武术教育反思。在幼儿武术教育中,由于幼儿学龄前的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较弱,应当以学生的武术启蒙为主。可通过一些情景教学的方法让学龄前儿童对武术有一定的了解,便于以后武术教学,同时增加一些关于武术项目的趣味性如武术亲子比赛。在武术段位制考试中可以增加关于考查武术基本知识的内容,让学生加深对于武术的了解。其次,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可丰富武术课堂的内容,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将民国时期校园武术中的短兵运动加入到武术课堂中,以还原武术的技击性,同时激发学生对于武术的积极性。在学校武术竞赛方面,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武术的功力比赛,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于传统武术的认识。
3.2 传统武术回归校园具体借鉴
针对学校武术阵地长期以来被竞技武术占据这一状况,可将传统武术的内容纳入学校武术的范畴。传统武术进校园首先应当解决的问题的便是师资问题,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因此增加教师的传统武术知识储备是实现学校武术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中之重。实现体育院校武术专业学生课程内容由竞技武术向传统武术中心的转移是根本途径。我国学校武术教育的师资来源主要来自专业体育院校或者综合类院校的体育系,现代竞技武术是其主要的教学内容,这就导致学校武术的课程内容束缚于竞技武术体系。对于学校武术师资培养偏于竞技武术这一症结,可在师资培养中增加传统武术的内容或者根据学校的地域优势增加当地特色的代表性拳种,如河北体育学院将八极拳、披挂、苗刀等地方特色拳种加入到本校武术专业学生的教学内容中并且为了保证拳种的正宗性还聘请民间武术家参与武术教学过程和校本武术教材的编写。
武术教师下民间“采风”也可作为高校传统武术进入校园的一种途径。“真正的武术在广阔的民间”,[9]学校武术教师应当主动与民间的师傅交流并虚心向他们请教,采集民间武术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长善救失,改进自己的教学。如浙江海洋学院教师将民间拳师学到舟山船拳、七星对子等具有实战技击的传统武术作为该学校的武术课教学内容,通过“说招”“拆招”“喂招”等环节将传统武术进行条件性的攻防和对抗练习传授给学生。经过一学年的磨合,学生明显喜欢上富有积极意义的舟山船拳和七星对子。由此可见学校武术教师通过自己深入当地民间采风,虚心向一些身怀绝技的老拳师求教,并将传统武术引进学校并使学生喜欢上传统武术,这一模式可作为一条现实可行的途径。
学校管理部门要重视武术师资的再培训。改变学校武术教学的现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得到多方努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改观,这其中就包括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对此的重视。在当前强调“文化立国”、倡导“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学校教育应当更加重视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应充分认识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载体的传统武术在这方面所做出的的巨大贡献,真正把它提升到“弘扬国粹”的高度去对待,因而重视起对武术教师的再培训教育使得为重要。传统武术攻防技法的奥妙要求长期练习才能学到其精髓,其“身体性感知”的特点又要求手把手的现场教学方能领悟到真谛。这就需要学校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提供一定的支持力度和条件,是教师有时间精力去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另外,一些老拳师受宗法、门派观念的影响,不愿将自己的终身所学传授与人,这也需要相关部门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