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孟凡浩/gad·line+studio

2020-11-23孟凡浩

建筑技艺 2020年2期
关键词:建筑师事务所建筑

AT:不论国内或国外的学习经历,及大院的经验对现在的独立实践有哪些帮助?

孟凡浩:近年来中国建筑的进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信息获取更容易了,网络能让我们第一时间了解国外的优秀案例,但空间的尺度、质感、场所感等都无法通过阅读平面化的信息而获得,所以每年的国外游学交流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实地体验感知,然后转化累积为经验记忆,在日后的设计实践中会不经意地运用。

求学和从业两个阶段的经历对我现在的实践影响非常大。师从张雷老师,最大的收获是建筑设计的基本方法和设计策略,以及价值观的树立。设计一定是基于限定条件下的分析、推理进而形成的结果,这也是南大建筑教育中提倡的设计方法。后来成为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的合伙人,进一步体会到小型先锋事务所批判性的思考方式,以及如何以研究的方式进行实践。而在gad这样一个大型商业设计机构的工作经历强调的则是如何直面市场化的需求,如何控制实施建造的准确性继而实现品质感和价值感,并为业主带来设计的产品溢价。而现在我们gad·line+studio也恰恰是这两者经验的结合,坚持批判性思考,回应剧变的时代,诠释当代文化的多样性内涵,在保证高品质空间生产的前提下,深入挖掘商业逻辑下的潜在价值,与合作伙伴共同构建当代设计的价值平台。

AT:就一个建筑项目,要解决好形式、空间、建造这些基本问题,就要从前期设计、多专业交叉到整体控制,将设计思想全面地表达,创造更有价值的建筑或空间。这一点是如何实现的?

孟凡浩:建筑的形式、空间、建造等都属于建筑师的本职专业范畴,但要想将这些本职工作做好,还应具备专业范畴之外的能力。首先是要有相对完善的知识结构,能跨专业协调解决具体问题,这样才有所谓的掌控力,在全产业链的工作系统里整合各专项技术和资源,将设计思想渗透到每一处环节;其次是沟通交流能力,在设计、报批、建造、运营等各个阶段,建筑师会接触到完全不同的人群,业主资本方、政府领导官员、技术工程直男、农民施工队,角色跨度极大,这就要求建筑师能够灵活地切换语言系统来沟通交流,继而顺利、高效地推进项目进程。

AT:看到年轻事务所更多介入乡村项目或者受一些私人业主的委托,有的可能并不是很正规的报建流程项目。但一个成熟的事务所可能更要多元,这一点如何看待?也想问如何更审慎地介入乡村?

孟凡浩:城市化进程现在步入了一个比较平缓的阶段,转而乡村成为了一个新的热点领域,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剩下乡村这一个选择,城市里依然有太多需要建筑师用专业技术知识去提升改善的问题。城市乡村的融合共生趋势明显,而非二元对立。相比城市,乡村是一个更复杂的生态体,同时有很多组织结构不完善的地方,势必会对建筑师提出更严苛的要求,建筑师在乡村建设中的介入度也值得讨论,务实、适度地留出弹性空间,往往能有效提升村民的参与度,有利于乡建的多元化尝试。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建筑师都应理性面对问题,即使是在多种限定条件的约束下,依然能创造出积极的建筑空间,而不能为了回避和逃离城市中一些限制或不合理的条件,而选择在非健全机制里的乡村去做纯粹自我表达的实践。

AT:大型设计机构仍然占据主要建筑市场,但今天城市的建设发展正进入更加精细化的阶段,我们的城市要真正让人生活更美好,还要有许多需要完善改变。那么,小型事务所如何深入这一轮的城市建设,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价值?

孟凡浩:新一轮的城市建设已经逐步进入存量更新阶段,出现很多小规模的存量或新增量,精细化的设计要求对于小型建筑事务所来说反而是优势所在。我们事务所的自我定位非常清晰——一家有时代立场和态度的独立事务所。我们希望能够密切地融入社会的各个热点领域,并且做出一些示范推动作用。我们既不是明星事务所,也不是传统设计大院,而是介乎两者之间,既注重商业逻辑,又重视文化在地性的挖掘;既有大院的服务和品质意识,也有小型工作室的创新思维和研究型工作模式。同时,我们也不会对城市、乡村进行明确的划分。我们的工作方式比较扁平化,主持建筑师直接带领20多人的年轻设计师团队一起分组做设计。人员都在管控半径之下,可以保证项目品质,并且在头脑风暴阶段可以从不同方向做各种尝试。大家对工作的态度都是自我折腾、自我突破,这源于对自身提升的期望而不是甲方的要求。

因为之前一些项目的业绩和口碑,现在事务所已经具备了项目选择权,在已承接项目上也有一定的话语权和引导权。伴随着业主层次的进阶,我们也逐渐有机会将一些自我反思和批判性思考在实践中予以体现。例如,最近我们在研究如何为有需求的新兴企业在工业用地转型阶段提供新的空间状态,也在乡村里研究如何通过对一个苗寨农居适应性改造来达到推广示范的作用。

AT:无论城乡,如何看待精英化/精致化与烟火气/世俗化?

孟凡浩:中国文化被保留传承的是极少数内容,有雅也有俗。精英和普通大众在审美上确实会产生阶级差异,但我通常是以包容的态度对待这个问题。对于我来说,精致化和烟火气之间并不存在对立关系,各有各的美,各有各的趣味,我在自己的实践中也是尽可能以雅俗共赏为目标。

AT:不同的教育背景下,从建筑理论的学习、训练到实践过程中,是否对既有理论有所反思或者形成自身的观点/思考,又如何看待国内目前的建筑评论环境?

孟凡浩:这些年不同背景的实践经历,让我重新反思建筑的意义和目标。读书时注重概念、观念,工作了想做出有价值感、体验感的空间。但在做完东梓关农居后,我意识到建筑的社会性影响远远超过建筑设计本身。建筑师除了工程师属性之外,还有知识分子属性,如何能在更广阔的领域推动进步、创造价值,是当下建筑师需要思考的。

目前看来,国内的建筑评论界主要关注点还是集中在明星事务所和国有大院,而中国绝大部分的建设项目不在评论范围内,这可能也是学术评论界和公众、业主之间的评价标准不一致导致的。希望未来能出现一些更多元化的评论机构或组织,共同建立一个更具有广度的讨论圈。

AT:近来喜欢读的书有什么?

孟凡浩:一直对艺术、历史、未来方面的书比较感兴趣。比如,凯文•凯利的《失控》、威尔•贡培滋的《现代艺术150年》、杰克·韦尔奇的《商业的本质》等,相较艺术、科技等其他领域的变革来说,建筑的发展一直是相对滞后的,因为它庞大的体系和复杂的关联性,所以其他领域前沿性的发展趋势对建筑设计来说可能会是新的突破口。比如,在当下这个消费主义商业社会,我们如何看待商业的本质和资本的属性;剧烈变革时代下,建筑设计机构的组织形式及运营管理模式是否也会有相应的变化,这些都是我最近比较感兴趣的点。

AT:2020年事务所有什么计划,是否会尝试一些新的领域?

孟凡浩:进入21世纪20年代,事务所的首要任务是高质量、负责任地完成正在进行和即将进行的项目,继而再发展“+”,与其他事件发生关联,包括继续发展我们的LINK/TALK平台,让更多优秀的建筑师发声,也会继续以建筑学介入社会问题的探讨,持续研究学术课题,以及出版一本作品集。另外,我们也计划构筑由建筑设计为原点的辐射型品牌体系,如艺术装置、产品设计、家具设计等,这些都将成为我们表达的方式,目前也有相关的业主在与我们接洽。

孟凡浩

gad•line+studio 联合创始人&主持建筑师,浙江大学建筑系设计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高级工程师,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硕士。长期致力于城市营造和乡村激活双线并行的创作实践,积极探索并思考现有体制与社会发展现状下城市环境改善和乡村激活振兴的可能性,尝试在责任与立场、当代性与本土化、社会性与专业性、文化在地研究与商业价值挖掘之间实现微妙平衡。

猜你喜欢

建筑师事务所建筑
2021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百家排名信息(2022年9月16日)
2020年度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百家排名信息
证监会处罚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影响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小小建筑师
探究中小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之道
猴子建筑师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一个建筑师的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