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久江/久舍营造工作室
2020-11-23范久江
AT:就一个建筑项目,要解决好形式、空间、建造这些基本问题,就要从前期设计、多专业交叉到整体控制,将设计思想全面地表达,创造更有价值的建筑或空间。这一点是如何实现的?
范久江:能将设计思想全面地表达,的确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当然,首先要不断提高的是设计思想水平,这需要有对世界更精准的观察力与更敏锐的感受力。某种程度上,人类学层面的观察分析方法对建筑师设计思想的健全发展至关重要。其次,从设计思想到建筑空间物化之间的鸿沟被一步一步跨越,需要专业内的判断力、跨专业的协调力在各种经验与教训中多加锤炼。也就是,更通透地理解建筑从策划到规划、从形式到结构、从材料到构造方方面面的综合表达如何影响结果,更深刻地明晰与构建业主、施工方、建筑师三者间的话语权力关系。这些都是更好地实现建筑师设计思想的必由之路。
AT:看到年轻事务所更多介入乡村项目或者受一些私人业主的委托,有的可能并不是很正规的报建流程项目。但一个成熟的事务所可能更要多元,这一点如何看待?也想问如何更审慎地介入乡村?
范久江:近年来乡村项目的巨量涌现,是政策引导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造成的。乡村复兴的优惠政策导向、政府投资的乡村倾斜以及全社会对自然资源价值的重新认识都推动了乡村项目的发展。与此同时,城市建设越来越集中在传统大院和高度专业化的商业设计公司。年轻的独立建筑事务所由于资质、资历、收费水准及经验的原因,客观上更容易被乡村项目或私人项目的业主注意到。而这样的项目,往往不需要像城镇土地建设项目那样的正规报建,某种程度上释放了部分年轻建筑师的一些创造力与想象力,表现为看似热闹的新形式、新建造方式的大量出现。
对于我们来说,乡村项目的确是一种表达机会,但这种机会的抓取是建立在对基本建造品质的保证之上的。在结构计算、保温防水、消防等一些在乡村并没有明确标准的地方,我们依然以一以贯之地以建筑空间设计与建造的基本常识要求在对待,并希望以此为基础,提供与城市空间安全性、舒适度相等量级的建造结果。乡村项目对我们来说,更多意味着需要用更基本、更朴素、更经济的建造材料与施工工艺去创造更安全舒适和“美”的建筑与空间,同时更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对话。
AT:大型设计机构仍然占据主要建筑市场,但今天城市的建设发展正进入更加精细化的阶段,我们的城市要真正让人生活更美好,还要有许多需要完善改变。那么,小型事务所如何深入这一轮的城市建设,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价值?
范久江:我们生活在城市,也一直在拓展城市内的项目机会——城市更新与存量建筑空间改造是我们重点关注的两个方面。2016年,我们将上海市中心的工业遗产重新激活,改造为新兴体验型木工培训空间;2019年,我们联合杭州市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对西湖湖滨地区自发性地进行空间调研与城市再设计,挖掘和呈现潜在的城市空间价值,有效激活了市民对城市公共空间的需求意识;我们还在苏州高密度老城区中进行着艺术家工作室改建的项目,试图讨论和回答传统与当代、公共与私人在历史街区如何和谐共存的问题。
也正因如此,事务所的每个项目都是从现场大量的调研开始的。深入基地,感受现场与周边的气息,以人类学、考古学的方式去理解历史时空下的基地现场是我们操作项目的首要任务。研究与设计的同步推进,成为我们事务所的主要工作模式。
AT:不同的教育背景下,从建筑理论的学习、训练到实践过程中,是否对既有理论有所反思或者形成自身的观点/思考,又如何看待国内目前的建筑评论环境?
范久江:反思几乎伴随着独立实践的每一步。从东南大学的本科建筑学教育,到硕士阶段中国美术学院王澍先生的口传身授;从GOA大象设计的大院职业训练,到独立实践后的自我学习,我接触了太多的专业知识、理论、观念、技法,也越发明白,只有更好地了解自我、诚实地面对自我,才能更好地利用所学做出判断,也才能形成更加成熟的建筑思考。
提到建筑评论,我们国家似乎自古就无法将对人和事的评价区别考虑,因此建筑评论往往被理解为人格评论。这导致很多评论家几乎无法做出有效的建筑批评,也很难形成共识性的建筑设计评价标准。某种程度上,对实践者也很难形成有效的参照系,进而对实践进行纠偏,这种困境亟需改变。
AT:2020年事务所有什么计划,是否会尝试一些新的领域?
范久江:2020年,我们希望能进一步与优秀的结构设计、机电设计团队合作,继续完善我们从前期策划规划到建筑、室内、景观的一体化设计流程;希望与建筑材料厂家特别是集合木厂家共同挖掘材料在现有规范限制下的结构与形式潜力;也希望能参与更多的历史遗产保护相关类型的建筑空间实践,更好地发挥我们在场地研究与场所塑造方面的特长。
久舍营造工作室(Continuation Studio)
由建筑师范久江与翟文婷于2015 年在杭州创立,是一家15 人左右的研究型设计机构。工作室坚持从建筑学基本问题出发,以智性且诗意的建造为目标,研究建造活动各个层面的内容,关注自然与文化背景下的地景、材料、结构、构造与形态,并不断积极尝试以空间生产介入社区与城市营造。工作室相信建筑与使用者、设计者之间会持续地相互影响并改变各自的轨迹,因此需要设计者具备人类学视野下健康的空间价值观念和预见性的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