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态理论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内生秩序研究——以左江流域花山壮拳为例*
2020-11-23胡江平王成科宋晓宇
胡江平 王成科 宋晓宇
文化生态理论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内生秩序研究——以左江流域花山壮拳为例*
胡江平1王成科2宋晓宇1
(1.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广西 崇左 532200;2.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运动与健康系,广西 南宁 530021)
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描述广西左江流域文化生态保护区居民的经济收入、消费方式、文化认同等地方性知识,在此基础上厘定左江流域体育非遗文化生态保护模式的内生动力机制,结合调查结果和借鉴国外非遗保护经验,提出左江流域体育非遗文化生态保护的内生增长路径选择。
文化生态;体育非遗;内生秩序
左江发源于越南与广西交接的枯隆山,左江流域自古是多民族聚居和生活的场所,充沛的水资源及多样的自然地貌使当地文化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位于广西崇左县境内的左江花山岩画内涵丰富、特色鲜明,涉及现代意义上的历史、民俗、舞蹈、宗教、美术、民族、体育、考古等十几个学科,是壮族先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更是广西地区珍贵的文化遗产。左江花山岩画大多描绘的是人物图像,这些人物多以跳舞和武术的动作体态呈现,这也是古代传统武舞的文物例证。随着2016年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广西左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工作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体育为主要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仅仅具有常规体育项目的作用与影响,更表征了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人民的文化与思想内涵,这些内容共同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璀璨文化。而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延续与保护面临着巨大难题。上世纪中叶,美国文化人类学家Julian Steward 提出“文化生态学”的概念,有关“文化生态学”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逐渐成型和完善。近年来,“文化生态”理论思路初步运用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该理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 左江流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生态内涵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了文化与体育的双重影响,以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文化特色的体育项目作为文化载体,这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构成。体育非遗项目通常具有悠久的历史与特殊的孕育环境,经过自然与人文的双重洗礼和积淀,最终形成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1]。具体而言,体育非遗主要是指被部分群体或所有群体视为其文化代表的构成要素,包括但不限于比赛、游戏、竞技、器械、民俗活动等,体育非遗既具有常规体育项目的运动形式、运动规则、固定场所等典型特征,同时又涵盖了不同民族或不同群体的传统文化元素,它与各个民族的生活习俗、历史沿革、宗教信仰、社会形态等等息息相关,这些特点使体育非遗既具有现实的运动锻炼价值,同时又具有文化传承与文化表达的深刻内涵[2]。
左江流域生活着瑶族、壮族、苗族、傣族等十多个民族,共形成了包括狮舞、草龙舞、李家拳及南蛇过垌等三十余个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左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及肥沃的土壤使得这里的人民生活相对富足,他们在生产与生活之中形成了独有的体育运动风俗,并且将本民族的文化融入体育项目之中,经过长期的改革与演变最终形成了体育非遗项目的特定模型[3]。花山岩画在陡峭的山壁上刻画了当地先民的生活状态,这不仅仅能够展示当时的体育运动风俗,更展现了当时人们的运动力及思想文化,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注入了全新动力元素。
2 文化生态理论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诞生源于特定的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现代社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很多传统体育非遗项目失去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文化土壤,这也使得这些项目逐渐陷入发展保护的困境。文化生态理论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仅要关注文化内涵与相关要素,更要深度剖析解读其诞生与发展的生态环境,利用学科交叉优势推动体育非遗保护的有效落实。由此可见,体育非遗的保护是涉及到所有人的生存环境与多样性传统文化保护的共同活动。
2.1 有助于实现多样性保护,突出非遗特征
中国文化由多民族文化共同构成,长时间的环境与文化熏陶共同形成了稳定而多样的生态系统与文化系统,我们想要实现生态系统保护就必须维护其多样性,传统文化的保护同样如此。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无法脱离其生产与生活环境,当地人的记忆与习惯共同为体育非遗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重要支撑。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共同推动了非遗项目的多样化保护,但国内很多地区却将体育非遗保护与生态环境割裂开来,博物馆、展览馆的保护模式使体育非遗逐渐丧失了自身特点,文化趋同性非常明显,文化生态理论的引入有助于实现多样性保护,进一步突出不同体育非遗项目的特征与特点[5]。
2.2 有助于非遗生态性成长,保持生命力
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要通过文献保护途径实现,即将体育非遗的主要内容用文字、图片和影响形式记录下来,确保濒危非遗项目能够用这种方式流传下来。文化生态理论则是现代保护模式的基础,这主要是通过原生态环境与原生态文化的构建为体育非遗项目提供符合其生长需求的基础,进而使得体育非遗项目始终具有强大活力与生命力。我国在2011年通过并实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要求各地方政府要在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投入更多人力与物力,不仅仅要关注非遗项目保护本身,更要关注其生存与发展环境的保护,制定符合项目发展需求保护制度。文化生态理论的引入有助于实现非遗项目生态性成长,构建符合体育非遗保护需求的文化与生态环境,使得这些项目能够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3 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各地正在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特定地域内的体育非遗项目保护更要依靠当地民众参与,就地保护能够将外部影响因素带来的干扰降至最低,有效提升体育非遗保护的效率。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当地生态环境具有较高要求,而相关配套制度的制定与选择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最终保护效果。政府、专家、民众均在体育非遗保护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文化生态理论的引入有助于保护现有生态环境并实现生态环境的好转,这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体育非遗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3 左江流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生动力要素及内生困境
左江流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植于左江流域特定的生态环境之中,这使得这些项目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度剖析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生产模式、消费习惯、文化认同等信息,有助于我们更加清醒地判断主客体双方及相应关系,探索体育非遗项目的内生秩序,为下一步的保护路径构建奠定基础。
3.1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文化扫描及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具体方法表述如下:
1)问卷调查法。笔者在左江流域向当地城乡居民共发放调查问卷1384份,问卷有效覆盖了当地民众且与年龄、职业、学历等人口结构特点具有一致性。
2)深度访谈法。笔者邀请当地居民代表接受访谈,进一步了解民众的体育非遗保护了解程度及参与程度,探究民众是否愿意在此领域投入更多精力。
3)文化扫描法。文化扫描法即典型活动、典型文字或其它典型特征对体育非遗项目展开的系统性扫描,充分了解且客观真实地反应左江流域体育非遗项目的表面与内在情况。
4)综合分析法。通过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对研究内容与研究方向展开综合分析,进而获得最终的研究数据与成果。
通过受访者基本情况调查统计发现,左江流域民众的平均年龄接近39岁,其中女性占比超过了60%,初中及以下学历者数量接近84%,大专及以上学历者数量略高于15%,主要是因为当前左江流域大部分原有居民选择了外出打工,特别是学历较高的年轻人外出寻找工作机会较多,导致当地居民的人口结构也发生变化。而根据当地统计数据显示,左江流域地区居民收入水平在近年来呈现持续增加态势,居民纯收入连续五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长,与全国平均增长率基本持平。
表1 受访者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生态保护了解与参与情况
问题非常符合较符合不符合 受访者非常了解生态文化保护事宜22.1%28.4%49.5% 当地在生态保护与文化保护方面共同推进10.9%20.1%69% 生态环境在近年来得到明显改善45.3%38.6%16.1% 体育非遗项目在当地得到了良好发展20.6%34.7%44.7%
调查发现,当地居民对生态文化保护的了解相对较好,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比较了解相关事宜,绝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当地生态环境在近年来得到了明显改善,共有55.3%的受访者表示体育非遗项目在当地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但生态保护与文化保护的共同推进却不容乐观,二者未能实现协同快速发展,这也是我国体育非遗保护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在深度访谈方面,我们主要选择当地体育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展开重点问题访谈,主要关注他们对生态文化的认知与理解、是否能依照文化生态理论开展保护活动、当地是否正在努力营造符合体育非遗项目发展的生态环境,以及他们认为未来该如何借助文化生态理论推动体育非遗项目的保护。在深度访谈中,宁明花山壮拳传承人甘敏高表示:体育非遗项目只有根植于最适宜的环境中才能够保持健康发展。当地在生态环境与文化环境构建方面付出了大量努力,有效改变了花山壮拳的保护现状,花山壮拳依然能够活跃在居民的生活之中。但随着左江流域旅游产业的高度开发,当地经济水平虽然得到了有效提升,但生态与文化保护也面临着巨大困难,这就需要在未来付出更多的努力。多位传承人均表示文化生态理论对当前的体育非遗保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他们迫切渴望能够在非遗保护方面有效落实这个理论,但在实际操作环节却存在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未来应该从生态环境与文化环境构建角度入手,推动体育非遗保护的全面落实。
笔者及研究团队通过实地走访的方式对左江流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深度探索,并最终形成文化成果。通过研究发现,当地很多体育非遗项目具有悠久的历史,而这些项目往往是当地居民在历史中生活习惯及劳动劳作留下的风俗运动,它们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和文化烙印,同时与当地特有的生态环境息息相关。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能够在探访之中发现随处都在的体育非遗文化烙印,但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改变却导致很多体育非遗项目面临着严峻的保护与发展形势。
3.2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内生动力要素状态描述
文化生态就是要在当地原汁原味的生态环境与文化环境中推进体育非遗项目的健康生长[6]。当地政府在生态环境与文化环境构建方面付出的努力,有效改变了左江流域花山岩画的保护现状,同时依托左江流域花山岩画开发出了一系列旅游产品和文化产品,这也使得左江流域花山岩画依然能够活跃在居民的生活之中。但随着左江地区旅游产业的高度开发,当地经济水平虽然得到了有效提升,但生态与文化保护也面临着巨大困难,这就需要在未来付出更多的努力。内生秩序是成长的自然秩序,它并不是由某个人创造出来的,而是群体性的行动与习惯产物,具有较为鲜明的独立生长特征,当群体逐渐远离特定的生态环境与社会环境后,内生秩序也会因此而逐渐改变和消退,进而导致其无法发挥作用。
3.3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内生困境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外在环境也发生了巨大改变,很多内生动力要素衰退甚至彻底消失,这也给体育非遗保护带来了巨大难题。通过分析发现,左江流域体育非遗的形成依赖于特有的生态与文化环境,而这种环境正在逐渐消退和改变,这就要求体育非遗保护必须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实现原有环境的重塑,真正将体育非遗的保护落在实处,使体育非遗重新获得生长土壤,为他们的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左江流域体育非遗项目就是在内生秩序下催生的体育与文化表达形式。当前左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正在逐渐改善,特别是我国持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当地环境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人口流失现象较为明显,很多年轻人对体育非遗并不感兴趣,这也影响了保护活动的顺利进行。部分地区的政府未能将体育非遗保护与生态环境、文化环境保护有效关联起来,导致体育非遗项目的内生秩序逐渐被破坏,很多体育非遗项目只有在文献和博物馆中才能见到,非常不利于体育非遗保护。但我们也要看到可喜的一面,文化生态理念正在逐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传承人意识到生态与文化环境的重塑才是体育非遗保护的有效手段和根本方法。
4 左江流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内生增长路径
4.1 制定长期保护规划与短期保护目标,有序推进体育非遗保护
左江流域各地政府首先要根据当地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情况制定长期保护规划及短期保护目标,有计划地逐步实现体育非遗的保护,在每一个时间段内完成特定目标。通过短期目标与长期规划的持续推进,彻底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与文化环境,从源头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性,使体育非遗保护步入有序发展的快车道,重新构建有利于非遗项目发展的土壤与环境。
4.2 强化激励与扶持技术,实现传承人的全面增长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对体育非遗保护高度重视,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非遗项目的保护,左江流域的体育非遗项目众多,人均数量远远超出其他地区,对当地政府提出了更高要求和严峻挑战。非遗传承人对体育非遗项目的传承和保护具有非常重要价值。在民间自主培养的基础上,政府也要建立培训基地和培训学校,通过更加科学的方式进行传承人培养,有效强化激励和扶持制度,使当地更多群众愿意成为非遗项目传承人。培养非遗传承人,不仅仅要注重非遗知识的学习,更要加强文化生态理论等指导思想的学习,使传承人能够掌握非遗项目传承的方法与工具。
4.3 多种保护模式并举,实现文化资源向多样化资源的转变
首先,左江流域要开展抢救性保护,让濒危非遗重现活力。其次,开展馆藏性保护,珍藏与展示灿烂的左江体育非遗文化,通过生态环境与文化环境的构建使馆藏保护发挥火种作用。第三,开展生产性保护,将非遗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在生产中传承,在传承中发展,使体育非遗获得最适合他们成长的土壤和环境。
4.4 加强宣传展示,提升左江体育非遗对当代体育文化的影响力
左江流域要充分利用大型文化活动、国内外文化交流、传统节日等平台,通过专题展示、实物展览、活态展演等多种方式,积极推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生态环境建设成果和流域内丰富多彩的非遗,提升地域文化影响力。利用互联网等新兴传播渠道加大推广宣传力度,使更多民众能够了解左江体育非遗,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到体育非遗活动之中。
[1]唐元超,蒋东升,马祥,等.社会变迁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以广西田东布努瑶金锣舞为例[J].体育科学研究,2018,22(5):44-47.
[2]赵鸣,程志娟,倪爱德,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生态博物馆建设——以海州五大宫调保护为例[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2(7):71-75.
[3]刘培星,吴婷婷.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研究——以乌江流域为个案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2013,32(2):1-3.
[4]刘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路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
[5]赵克宁,余贞凯.非物质文化视野下哈尼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民族艺术研究,2010,23(6):101-105.
[6]邓莹辉,谭志松.原生态文化概念与非物质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原则[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7(6):30-33.
Study on the Endogenous Order of Sport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under the Theory of Cultural Ecology
HU Jiangping, etal.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y,Chongzuo 532200, Guangxi, China)
2017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左江流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模式研究,项目批准号(17FTY001)研究成果;2017年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建设经费资助课题:社会变迁中花山壮拳的传承与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MZTY2017012)研究成果。
胡江平(1988—),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
王成科(1983—),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和幼儿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