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户外运动方向课程设置思考
2020-11-23张华
张 华
高职院校户外运动方向课程设置思考
张 华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都江堰 611830)
对四川省内设置有户外运动方向课程的高校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省内高校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职业资格证书等存在一些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科学、合理化建议,对户外运动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对高职院校开办体育专业、开设户外运动方向课程有着指导意义。
高职院校;户外运动;课程;设置
有资料显示:到2025年,我国预计建成10000个户外营地,需要30万至50万从业人员,专业户外人才将是支撑户外产业服务的关键。市场的突然放开,使大量的人员和企业涌入,想在第一时间抢占市场。
在调查中发现,现今的户外运动俱乐部、拓展培训公司水平参差不齐、良莠难辨,缺乏管理监督,有些根本就不具备组织体育休闲与户外运动的资质和条件,也在开展业务;市场门槛过低,准入较为自由随便;领队和教练以退伍军人为主,缺乏系统的培训,水平难以提高;市场供需双方尚没有意识到活动服务的质量构成。低廉的价格对应低品质的服务,必然会带来不好的结果。根据中国登山协会《2018中国大陆登山户外运动事故分析报告》的不完全统计,2018年共发生348起事故,其中,受伤事故115起,受伤人数123人;死亡事故40起,死亡人数45人;失踪事故4起,失踪人数4人;无人员伤亡事故189起。与2017年相比,2018年事故增加59起,增长率为20.42%,事故伤亡总人数增加128人,增长率为12.71%;受伤事故增加8起,增长率为7.48%,受伤人数增加2人,增长率为1.65%;死亡事故增加5起,增长率为14.29%,死亡人数增加4人,增长率为9.76%。登山户外安全问题已连续多年成为影响这一运动健康发展的关键,也已成为政府、行业机构和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
对于行业机构来说,需要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培养从业人员良好的安全意识,加强对参与人员的指导和帮助;对于参与者来说,需要深入了解登山户外运动的风险性,加强知识学习,提高个人能力,不冲动冒险,不跟风探险,量力而行。中国登山协会虽然加大了各类职业人才培训力度,但是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而根本性的解决方案就是在高校积极推行户外运动专业教育,为社会培养户外专业人才。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开设户外运动项目公共选修课的高校达100余所,将其作为体育专业必修课的高校达50余所,作为体育专业专项设置的高校有13所,主要分布在四川、贵州、湖北、广东、浙江等山地户外运动资源丰富或经济发达的省份。专家认为,尽管高校户外运动教育已经初具规模,但仍存在专业性和方向性不强、培养规模和质量跟不上户外运动产业发展需求等问题,人才缺口巨大。相比欧美发达国家,我国户外行业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户外运动专业人才较少,整体普及度较低。除本科院校外,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申办体育专业,无论以“社会体育”、“休闲体育”,还是以“体育服务与管理”、“体育教育”等专业名称开展教学的学校,均开设有户外运动内容的课程,高职院校独特的行业优势使它们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对四川省内设置户外运动方向课程的高校进行研究,探索高职院校户外运动专业课程设置,对人才培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四川省内开办有体育专业并开设有户外运动方向课程的部分体育院校、师范院校、职业技术学院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培养目标
四川省内高校的体育专业培养目标不太相同。由于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户外运动方向的课程只是体育专业课程的一部分,大多数学校针对户外运动课程没有明确的培养目标,但是从课程设置来看:涵盖“户外运动指导”“户外用品销售”“户外赛事(活动)组织”这三个方面。
从调查来看,对应的职业岗位涵盖以下四种。户外运动项目领域的主要工作岗位为户外运动教练(包含体验式拓展培训师);户外用品领域的主要工作岗位为实体店销售与管理;体育旅游领域主要工作岗位为户外运动领队、营地指导员、山地救援;户外体育赛事领域的主要工作岗位为户外赛事(活动)策划与组织。
2.2 课程体系
户外运动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 需要医学、地理、动植物、人文、社会学、营养学、体能、心理学等多方面知识,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因此,课程设计需要涵盖以上学科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本文只对户外运动专业方向的专业课程做研究,不涉及公共通识课程。研究发现,高校的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拓展课程,其中又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相比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的实践课程超过了一半的学时,比重大于本科院校。
四川省内高校均开设有以下类别的理论课程:体育与旅游交叉的课程《体育旅游》《体育旅游概论》;体育经营类课程《休闲体育经营与管理实务》《休闲运动市场营销》《体育市场营销》《体育俱乐部经营与管理》《休闲体育市场策划与营销》《休闲运动俱乐部运作与管理》;有关人体结构的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人体科学概论》《运动生理学》《体育健身方法与原理》体育赛事组织类课程:《体育赛事策划与组织》《体育赛事策划》《休闲体育项目策划与开发》《体育赛事管理》;体医结合类课程:《体育保健与康复》《体育保健学》《运动损伤防治与急救》《健康评价与运动处理》《运动损伤急救与康复》《运动伤害防护与治疗》《运动伤害防护与急救》《人体健康测试与评价》。
在专项术科课程方面,有以下类别的课程。体验式课程:《拓展运动》《拓展训练》;攀爬类课程:《攀岩运动》《攀岩》《登山与攀岩》;水上课程:《游泳与水上救生技术》《皮划艇(漂流)》《水上运动及安全救护》《游泳与救生指导》《溯溪》;路行类课程:《定向运动》《定向越野》《定向越野与野外生存》《野外生存》《野外活动基本技能》《野外生存训练》《极限运动》《户外领队技术》《营地指导技术》《徒步与露营》《自行车运动》。
在实践教学方面,校内与校外相结合。针对户外运动综合技能的训练,开设有三天两夜、两天一夜、单日非露营的野外实践类课程;针对户外运动项目技能和赛事组织类训练,有参与马拉松、城市定向赛、户外挑战赛、铁人三项赛、越野跑、自行车、攀岩、定向运动等赛事组织、裁判、志愿者服务的实践安排;有营销类的训练课程,如SYB、体育俱乐部的模拟经营实训等。
2.3 职业资格证书
在职业资格证书认证方面,各高校均是按照本校的实际情况举办高校班,或者是让学生就近参加中国登山协会、深圳登山协会等部门举办的山地户外运动指导员、营地指导员、攀岩社会体育指导员、山地救援、裁判员、体验式拓展培训师等职业资格培训,获取相应的证书。
3 户外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3.1 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户外运动特殊的环境决定了户外运动专业人才应具备有别于其他体育人才的职业素质和专业知识技能。无论从事户外运动项目教练、户外用品销售、体育旅游、体育赛事领域岗位的工作,高校户外运动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就是为各类户外运动企业一线工作岗位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复合人才,传播户外运动理念、传授知识和技能是其职业的重要工作内容,这是目前培养目标忽略的问题。
3.2 课程名称不规范,自由度较大,实践课程安排不足
研究发现:对同一项目和类型的课程,名称设置不规范,缺乏统一的名称、学时界定和课程标准。高校根据自身优势以及对专业的理解开设课程,自由性较大,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时间和机会过少,不足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这需要相关部门制定专业标准,促进户外运动专业规范发展。
3.3 “1+X”职业资格证书的推进力度不足
在职业资格证书认证方面,各高校是让学生自愿参与为主,由于培训时间、费用、学生的认知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参与程度不高,获取2项以上职业资格的学生较少。高校应当结合“1+X”证书制度,逐步推进,将职业资格证书融入课堂教学内容,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安排,有计划地让学生参加中国登山协会、深圳登山协会等认证培训,获取行业含金量较高的证书。
4 结论与建议
国内没有现成的户外运动专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提供借鉴和参考,户外运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如何定位,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研究并在办学实践中不断思考、改进和完善。我们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座谈等方式征求学生、行业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学习效果等的意见和评价,及时解决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科学设计课程,编写教材,增加场地设施,建立高水平的校企学生实训场地;建立校企合作订单模式,开发专业课程,适应当前职业岗位要求新动向、紧跟行业发展新趋势。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双师型”师资培养,注重职业技能证书的获取,为行业培养合格人才。对户外运动的发展有积极意义,对高职院校开办体育专业,开设户外运动方向课程有指导意义。
[1]张春隆,韩璐.高职院校户外运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以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体育世界,2012(5):14-17.
[2]杨汉,蔡楚元,刘华荣,等.构建户外运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例[J].体育世界,2010,33(4):76-80.
[3]李琳琳.四川省高校休闲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对比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8,39(6):82-85.
[4]焦现伟.我国体育院校休闲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4.
[5]王晶.我国体育院校休闲体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对比分析[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5.
[6]阮威,张飞翔,武冬,等.休闲时代背景下高校户外运动人才培养路径探究——南京体育学院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23(12):23-25.
Thinking about the Setting of Outdoor Sports Guidance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ZHANG Hua
(Sichuan Technology& Business College, Dujiangyan 611830, Sichuan, China)
张华(1980—),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