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协同视角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与探讨
2020-11-23吴思丹
文/吴思丹
一、校企协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必要性
(一)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由于中国的经济飞速向前,经济结构也在被高效优化,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就成为了重点。这一需求定位和市场经济密切相关[1]。社会的积极发展非常依靠一个优秀的人才队伍,这样技能型的队伍要能集技能、理论和知识素养于一体,一专多能[2]。只有拥有了这么一支人才队伍,我国的产业结构才能得以转型升级,经济发展方式才能被优化。
(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企业竞争的实质就是人力资源的竞争。这种优势互补的合作方式,使得学校企业实现了双赢。企业能够雇佣到学习、创新能力水平处于较高位置的员工,并且由于校企合作平台的建立,企业发展优势得以被利用、放大。
(三)学校塑造品牌专业的需要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纲领,参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建议,在中国对于培养高校、职业学校等人才,要把引导、增强其创新创业能力放在突出位置[3]。高校若要增强校内王牌专业的影响力,必须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共同分析各种因素的影响,了解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借助企业优势资源,科学制定符合企业要求又适合学生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
(四)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当代的学生更需具备时代需求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自我创新的能力,才能适应当代社会要求的知识更新和岗位变化的要求。而校企协同培养的模式正是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平台,让学生在平台提升创新创业的能力。这也是高校学生职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校企合作创新创业人才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校企培养目标不一致
校企双方参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其着重点在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但由于双方自身利益的不同、出发点不同,导致双方在进行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存在异同。某种程度上,高校更偏重于理论教学,存在不合理地压缩实践教学时长的问题。企业在进行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上,实质上是“人才定制”,通过提前培养符合企业用人标准的优秀人才。这就要求高校院校需要不断地为企业输送更多的学生去参加实践,而且企业更希望实践的时间越长越好。因为只有学生熟悉企业所需要的专业技能,才能为企业获得更多的盈利来抵扣其培养成本。
(二)课程体系松散,创新导向不明确
当前高校创新创业的课程体系相对松散,创新创业导向体现不足。同时在课程的设置上不够灵活,课程太过于笼统,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脱离,课程质量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同时企业管理课程授课深度缺乏参照标准,内容过于流于表面,没有实操性。有的高校积极突破传统的思维做尝试,但是创新导向明确,最终也只会不断拉大与市场需求的差距,与国家所提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相差甚远。
(三)创新创业指导能力不足
从当前的情况看,在师资力量方面,学校并不缺少能够很好完成创新创业理论课程的讲授师资,教师大多时间是教学上,较少参与企业的实践,因此高校教师的实践经验不足,对于实践课程也只能纸上谈兵。校企合作的企业也会派遣优秀的员工来参与教学,可是仍会因为这些员工教学经验不够丰富,使得其教学的目标可能出现偏差和混乱,教学知识不系统。同时,在进行创新创业学习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够清晰明了,学习的主动性较低,无法坚持学习等问题,更需要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能有导师进行引导。
(四)人才培养体系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当前,高校、职校等创新创业的教育仍有上升的空间,课程也需要更加的科学化、体系化,实践教学也要增强。在教学方案的规划以及课程的安排设计中,也体现其忽略了同学们的认知规律,缺乏层次性,使得学生被迫接受不成体系的知识,没能实现主观能动性。理论无法转为实践,那么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就难以契合当今的社会,无法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
(五)校企双方参与教学带来教学评估困难
校企双方有各自的评价指标,但是协同培养推动的教学,又不能各自自评。高校原有的教学评价指标也无法照搬到校企协同培养的评价上。因此,亟须一种共同参与、共同认可的教学评价方法和教学评价指标。
三、校企协同构建“一主线、双课堂、三导师、四阶递进、多维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一)“一条主线”课程体系的构建
在校企合作创新创业的人才培养的过程,要始终将培养创新创业能力这一点作为整个教学的主要目标,把创新创业的引导培训渗透进平时专业培训之中,也就是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时候,也能增强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进而拥有了更好的创新创业能力。这样一来,就让创新创业的教育、培养贯穿了教学的整个过程。第一,创新创业和专业的知识不能够分割,两者的教育要融为一体,齐头并进。专业知识的传授是创新创业培训得以开展的前提,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用创新思维思考问题,拥有创新的意识;第二,创新创业课程的地位要得以提高,应该列为通识教育的公共课程,从大一新生开始到大三毕业生,教学过程中都要贯穿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的培养;第三是要广泛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并把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和实践纳入学生考核评价的体系。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创新创业。
(二)“双课堂”教学体系的构建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校企双方努力创建双模块课程,合理开发理论素质与实践技能兼顾的综合课程。第一,高校在创新创业第一课堂中,较多还是运用探索式和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增强创新创业的激情。在第一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真实研究工作,对科研项目进行深入研究,夯实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课堂学习途径主要是通过校内教学为主;第二,第二课堂所需传达的重点是实践学习,对于创新创业课程而言,重要的是将理论运用于实际。比如可以提供学生进行市场调研、开发产品的机会和资源,在对市场以及产品有一定了解之后能够做出详细的创业规划。由此可见,第二课堂属于实践教育,学生主要通过进入企业实习,学习运用理论知识的技巧,促进产、学、研三者相融合。
(三)“三导师”育人教学体系的构建
“三导师”育人教学体系的构建,体现了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的个性化和专业化的培养。三导师包括创业导师、成长导师、学业导师。校内教育教师主导,校外教育企业家指导的模式,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
在“三导师”构建过程中,校内专业导师与校内成长导师的配合育人,促进第一、第二课堂相融合。在思想教育、专业教育的双重作用下,对学生创新创业全过程引导,全方位培养。基于本专业属性,学校可以邀请优秀校友、成功企业家为学生答疑解惑,他们是最合适的创业导师,在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可以重新审视已有的人才培养方案,查漏补缺,进行修订,从而促进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完善。
(四)“四阶递进”教学模式的构建
搭建“四阶递进”教学体系,需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从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塑造创新创业的环境,首先需要建立科学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以及理论教学、再到建立全真的竞赛体系,最终通过项目外包平台实现创新创业,环环相扣,使得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创业、体验创业,最终达到创业能力显著提高的目的。
第一,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行业动态,形成创新创业认知,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主要以带领学生到企业参观,听企业专家讲座的形式进行;第二,通过校企合作开发的创新创业课程,从专业理论上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同时也可以在短期的校园实训中参与企业的一些具体项目,激发学生的创业潜力;第三,增加创业类型竞赛活动的开展,可以先从班级进行筛选,接着在学院进行选拔,最后在整个学校参与竞争,形成“班级——学院——学校”的等级竞赛。最终赢得比赛的学生,有机会实现创业方案。
(五)“多维度”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校企合作的创新创业培养模式具备多元主体的参与,每个主体的目的不同。所以,他们对创新创业课程最终结果的批判标准以及批判过程并不相同。具体而言,第一,作为高校主体,他们最关注的是学生在创新创业课程学习中,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评估学生学习情况时,主要按照学校规定的标准进行评价,企业可以适当参与;第二,作为校企合作企业,主要是针对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创新创业的实际动手能力情况进行评估,以企业为主导,学校共同参与,具体的评估指标和权重由企业决定。
四、结语
学校、企业“双主体”合作的教育方式不仅可以促进企业进入校园,而且是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主要手段。就高职院校而言,要积极探索和实践校企“双主体”合作创新创业培养的模式,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提升其实践技能,最终实现培育高质量人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