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冠肺炎疫情下如何做好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以陕西民办高校为例

2020-11-23田建伟王欢

就业与保障 2020年13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民办高校毕业生

文/田建伟 王欢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关心高校毕业生就业,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强调:“要注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统筹做好毕业、招聘、考录等相关工作,让他们顺利毕业、尽早就业”,要求多措并举做好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工作。李克强总理也多次专题部署。为顺利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教育部推出了大学生就业网(新职业网)联合前程无忧、智联招聘、BOSS直聘、中华英才网、猎聘网五家社会招聘网站举办的“2020届高校毕业生全国联合网络招聘——24365校园招聘服务”等活动;为深入贯彻国家就业政策,陕西民办高校也强化落实,突出细则,为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多重保障[1]。

一、新冠肺炎疫情下陕西民办高校当前就业工作现状

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统计: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874万,同比2019年增加40万,面对如此庞大的数据,在经济下行以及疫情的双重影响下,应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面临复杂严峻的形势。

(一)对就业工作重视度不够

当前,陕西大多数民办高校学校领导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上,几乎天天忙碌着开学准备工作,无暇顾及就业工作。同时,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不少学校仍旧停留在就业工作“只是学管队伍的事”的状态,主要依靠辅导员开展和落实的观念中,没有形成全员参与就业指导的工作局面和氛围,缺少多股力量的支持,从而削弱就业工作的开展,致使辅导员身上担子重,天天想尽各种办法督促学生就业,导致学生对辅导员的督促产生反感。

(二)就业渠道窄,缺乏制度化、规范化

一般毕业生就业都是双向选择,毕业生要跟用人单位见面,但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陕西不少民办高校仍在按部就班,没有拓宽就业渠道。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许多单位的招聘安排,也打乱了众多毕业生的就业节奏[2]。往年“金三银四”的春季招聘,为应届大学毕业生设立的人才招聘会一场接一场,而今年受疫情影响,很多招聘会办不起来。陕西所有民办高校都有各自的就业工作制度和规范,但以往的制度和规范只能适用于非疫情下,从疫情以来,不少民办高校没有根据疫情形势推出新的制度,从而削弱了就业工作的开展。

(三)创新性、针对性工作缺乏

当前,不少民办高校在开展就业指导时仍在使用过去的就业指导手册,过去的就业指导手册,多数内容无法在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下使用,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部分内容也不适用于当前的就业形势。另外,多数学校没有建立详细的毕业生就业台账,没能准确掌握建档立卡学生、深度贫困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进展信息,没有从这些学生自身情况、专业特点对其分析,缺乏针对性指导。即便个别学校建立了就业台账,但在落实上欠缺,出现了理论和实践脱节的情况,从而削弱就业工作的开展。

(四)对疫情下就业压力倍增的毕业生缺乏心理上的疏导

对大多数2020届毕业生而言,新冠肺炎这个原本陌生的词汇,将伴随他们曲折的求职经历一起铭刻在记忆中。按照往年惯例,每年的三四月份,原本是应届毕业生求职、签约的高峰期,但因为疫情,大学生就业招聘活动在今年的春天悄然无声。所有这些不利因素的叠加,无疑影响到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同时也无形中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压力。这也让一部分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对找工作产生了害怕、紧张,甚至厌恶的不良情绪。目前各个民办高校都在紧锣密鼓地布置就业工作,在想着如何在疫情下促就业,但很多高校都忽视了去关注和帮助这些学生因就业造成的心理困惑和心理压力。

二、做好民办高校就业工作的几点措施

(一)高度重视,建立健全疫情下的就业工作制度

民办高校要高度重视和充分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措施和政策。把学校领导主抓、就业指导中心统筹、院系为主、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体系落到实处,做到任务分工和目标明确,做到:“科学分工,责任到人,对标完成,随时预警”,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就业制度,经费、人员和制度得到保障。此外,对就业能力较弱的学生开展一对一帮扶,结合学生个体实际情况,坚持精准识别、分类指导、全员帮扶。建立帮扶对象档案,专人管理、定期更新,做到“一生一档案”“一生一办法”“一生一落实”。

(二)拓宽就业渠道,科学分析,全程规划

新冠肺炎疫情对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产生了很大挑战。民办高校要真正妥善做好今年毕业生就业工作,拓展就业渠道最关键,可以通过考研和专升本升学,招教考试、特岗教师计划、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项目。今年“特岗教师”计划将增加招募5000人,招募规模将达到10.5万,同时“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中央基层项目实施规模也会适当扩大。目前,边远地区、农村扶贫攻坚一线十分需要人才,而一些大学毕业生又不大愿意去,民办高校应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就业,同时落实好基层就业学费资助等优惠政策。鼓励毕业生到服务预订、技术开发、内容付费等新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以及民生急需的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就业。

(三)利用好动态数据库,信息化开展就业工作

充分利用网络工作平台,建立毕业生班级就业工作QQ群、微信群,在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下,学生居家利用手机、电脑等网络工具,及时关注学校就业微信公众号、正规就业招聘网站等发布的招聘信息,及时获取最新的就业信息。民办高校应运用好网络就业群,召开线上主题班会,对毕业生进行就业在线指导,给毕业生进行面试技巧、简历制作、面试礼仪等方面的培训,督促学生积极网上投递简历、网上面试、网上签约,实施求职行动。对那些存在不就业和慢就业想法的学生进行沟通谈话,了解情况,及时通过心理疏导转变就业观念,帮助尽快就业。

(四)挖掘校友、就业订单班等资源,精准打开就业市场

优秀校友、就业订单班就业也是当前民办高校毕业生的求职主要领域,通过校友和就业订单班力量开拓单位作为学生就业渠道之一,二级院系要积极联系优秀校友所在单位及其相关合作单位,发布招聘需求,网上招聘学生。可邀请优秀校友来校对毕业生进行宣讲,对有意向的学生可与校友结对子,形成学长帮学弟的一种良性帮扶循环机制。高校就业订单班也是毕业生就业的一个绿色通道。设计订单班,对促进就业、提高毕业生与单位岗位的匹配度均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现在很多用人单位都很愿意与高校签订就业订单班,对用人单位而言,学校为其间接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对学生而言,一毕业就能上岗,这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五)以点带面,重点帮扶帮助建档立卡、少数民族、深度贫困地区及就业困难学生

民办高校对建档立卡学生必须做到“一对一”精准帮扶,确保建档立卡学生100%就业。同时要做好其他重点特殊学生群体的就业指导工作,对少数民族、深度贫困地区以及就业困难学生开展结对子帮扶,坚持精准识别,关心学生就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给予重点关注和推荐,使他们能够放下心理包袱,进行疏通引导,使学生树立自信,积极参加应聘工作。

(六)二级院系要做好就业工作任务精细分工,务求实效

二级院系要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学生个性发展,分类分流原则进行就业指导。可以按专业教研室进行分工,教研室主任为主要责任人,结合学生自身特点及就业想法,对毕业生建立详尽的个人情况档案,内容应包括个人简历、学生就业意向、业余爱好、家庭住址、父母职业和家庭经济状况等,做到对毕业生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

(七)建立家校合力机制,借助家长力量助力就业

民办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慢就业、不就业现象较为突出,就业意识较为淡薄。针对慢就业、不就业现象,可通过建立学生家长QQ群和微信群,定期通过这些新媒体手段与家长沟通,多把一些国家针对毕业生新的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分享、转发给家长,并对家长不明白的地方答疑解惑,让家长参与到学生就业过程中来,引导学生家长在学生就业过程中给予学生积极督促和合理建议,共同帮助、指导学生做出合理的就业选择。

(八)以赛促学、以学促用,引导学生就业多元化

依托创业就业工作室和就业技能大赛等形成技术创新团队,传绝技、带高徒。术业有专攻,对在各项比赛中展露出个人特长的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通过各类型的比赛,促进和发展一批有专业技能的人才,争取通过针对性培养为社会输送一批毕业生技能骨干。教育和鼓励这些专业技能特长的毕业生,引导他们根据自身特点、兴趣爱好等制定自己的职业选择和定位,使得就业多元化发展。

三、结束语

在当今社会就业市场大环境中,大学生就业困难已成为普遍问题,尤其是民办大学的毕业生,由于认可度不高等因素,就业变得更加困难。因此,民办高校应多管齐下,既要培养毕业生掌握良好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又要关注毕业生就业心理方面的教育工作,提高毕业生在就业方面的心理素质,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程。但是,笔者相信通过民办高校各方的共同努力、共同促进,在国家有关政策的推动下,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定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民办高校毕业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最“叛逆”的毕业生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