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法
2020-11-22李选英
李选英
摘要:《道德与法治》从课程上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的落实,承担起立德树人的历史责任。可是《道德与法治》在落实的时候却存在一些问题其中突出问题表现为:教学方法研究少,课堂效率不高。为提高课堂效率,我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开展了探索,经过实践,故事教学法、情境体验法、案例分析教学法、辩论教学法等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教学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做出的重要论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要求。”《道德与法治》是教育部审定的教材,重在培养现代合格公民应有的道德和核心素养,涵盖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爱国主义精神、集体观念、家庭美德、公民意识、世界视野、规矩意识、传统文化、法律常识等内容,无疑是从课程上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的落实,承担起立德树人的历史责任。
然而,作为一门具有重要意义的课程,《道德与法治》在课程落实的时候却存在一些问题,其中突出问题表现为:专任教师少,兼任教师对课堂教学方法研究少,课堂质量不高。兼任教师没有把握好综合性德育课程特点,和教材编写的开放性、互动性特点,习惯用上语文课的方法授课,重知识传授轻道德品质培养,重直接揭示道理轻开放式互动和体验,因而育人效果不佳。为提高课堂效率,我结合课程特点和教材特点,从学生的生活和兴趣出发,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开展了探索。经过实践,故事教学法、角色体验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辩论教学法等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一、故事教学法
故事是小学生认识世界的门户,小学生十分热爱听故事和讲故事,故事对小学生来说显得魅力无穷。故事教学法是教师通过让学生听故事或讲故事,以激发学习兴趣,启发思考的一种教学方法。故事教学法适合小学各个阶段,符合小学阶段儿童的心理特点,是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
实施故事教学法不是随意给学生讲讲故事这么简单,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选好故事。故事素材的选取途径有很多,教材编排了一些小故事供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进行讲授。首先要立足教材,用好教材的小故事进行教学。其次要用好古今中外经典故事和身边的生活小故事作为教学补充。古今中外经典故事经过时间的沉淀,成为人类的精神食粮,对人的精神世界起很好的滋养作用。孩子们喜欢经典故事有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成语故事、英雄故事、科学家故事等。生活小故事则来源于孩子的现实生活,不受时代背景影响,孩子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第五课《这些事我来做》时,不少孩子有一个困惑:自己很想分担家务,可是父母不让做,该怎么办?我给孩子们讲了《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典故,孩子们很受启发,纷纷表示要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争取父母给自己一些做家务的机会。
二是注重故事后的感悟分享。听完故事后,孩子们学到了知识,明白了道理,有所反思,心里有很多话要说,这时候故事后的感悟分享是一定要安排的。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古代科技耀我中华》,我安排同学分别讲了东汉科学家张衡、南朝科学家祖冲之、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的故事,同学们听完后感慨不已。我趁机抛出问题:“听了古代科学家追求真理、献身科技的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同学们纷纷举手分享:“我要像李时珍一样,做一个执着追求理想的人,为了实现理想不怕苦不怕累。”“我要学习张衡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做一个有心人。”“我也想像祖冲之一样做一个数学家,有伟大的发现。”
二、角色体验教学法
角色体验教学法是《道德与法治》课堂常用的教学方法,通过观察或模仿角色,体验别人的生活环境、人际关系,体会他们的责任和义务,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对照反思自己的认知水平和态度言行,获得新的道德认识。在心理学家班杜拉的观点中,观察学习是道德学习最重要、最有效的学习方式。角色扮演法对于亲自参与角色体验或者在旁观察的学生来说都具有良好的道德教育作用,他们通过亲身体验,自我观察和感知,或在旁观察的方法更容易习得正确的道德行为。
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第9课《生活离不开他们》时,为了让孩子们理解不同岗位劳动者的辛劳,尊重和感恩他们的劳动,我提前安排了几个角色让他们用自己的方法去体验:角色一——你是快递员,为了完成快递任务,你顾不上吃午饭顶着炎炎烈日开着送货车穿街走巷;角色二——你是清洁工人,寒冷的冬日凌晨四点你已经在寂静的大街扫地;角色三——你是医生,手术台上你精神高度集中,终于完成一台长达六小时的手术。
孩子们通过模拟实践、调查了解、对比联想等方式体验角色,在课堂的交流上,孩子们有许多感慨——A说:“为了体验快递员的工作,我跟着在邮政局上班的表哥在中午时分给社区派报纸,任务比较多没来得及吃中午饭,水也喝完了,我饿得脚软,也差点中暑。可是我表哥说不能休息,要坚持完成任务。我觉得他们太难了。”B说:“我从来没有想过环卫工人是在凌晨四點上班,他们不困吗?为了体验凌晨四点起床是什么滋味,我昨天调了四点的闹钟,可是闹钟一响我就按停继续睡了,根本不想起来。对比一下环卫工人,我们太幸福了。以后我们要自觉爱护环境卫生,不让他们那么累。”C说:“我的叔叔是医生,他告诉我,因为是在抢救生命,主刀医生精神高度集中,不能有任何差错,医生之间也需要配合得很好。手术过程有突发事情也不能惊慌,要沉着泠静处理。一台手术下来,医生们都累趴了。”
三、案例分析教学法
案例分析法是引用生活中常见的道德行为和反面事例,引导学生从事例中剖析是非黑白,分析原因,激发内心的冲突,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识系统并非是单一的,而是活跃的。儿童在构建知识时,并非被动地简单吸收呈现在感官的各种信息,而是积极选择和解释环境信息。而案例分析教学法恰为学生提供一个主动积极构筑理性认知的平台。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第三课《当冲突发生》时,我和孩子们一起分析了教材里列举的冲突案例,剖析了冲突发生的原因,还探讨了解决冲突的方法,让孩子们明白,能否避免发生冲突,跟我们处理矛盾的方式有很大关系,方式不当冲突容易发生,方式恰当可以避免冲突。
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五课《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时,我列举了往年国庆假期出游高峰期,有些车主因为堵车而占用应急车道被处分的案例,让学生明白应急车道是生命通道,不能占用。同时让学生举一反三,消防通道不能占领,110、120、119等电话不能随意拨打,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上下楼梯要靠右走..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要维持社会秩序安全稳定,一定要遵守公共秩序,不遵守公共秩序可能会造成一连串恶劣的后果,甚至危害生命。
四、辩论教学法
辩论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反向思维和发散思维为特征,由小组或全班成员围绕特定的论题展开辩驳,在唇枪舌战中获得新的知识和道德认知。辩论教学法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适合中高年级。辩论教学法考验教师课堂掌控、问题点拨引导的能力,但是用得好有很重要的课堂意义,可以在辩论中了解学生的价值认知,在辩论中提高道德修养和法治意识,在辩论中培养质疑和思辨能力。
辩论教学法如何操作?首先是确定辩论题目,让双方围绕论题,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辩论。在确定论题时注意把握论题的现实意义,是不是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论题是否影响到辩论的热烈程度和效果;论题是否有可辩性,如果规定的一方观点是明显错误,就缺乏可辩性,难以找到说服的依据。其次是确定正反方,可以用抽签的形式确定。接着正式辩论,在辩论过程教师要专注听,在学生冷场或辩论跑偏的时候适时质疑,及时点拨。最后是评判优胜,总结点评,让孩子们在辩论的总结中领悟升华。四年级上册第八课《网络新世界》,在探讨“网络游戏是与非”时我根据全班同学的认识分了两个小组,分别是正反方,给他们拟定了正反方观点。正方观点:网络游戏有益身心。反方观点:网络游戏危害大。“网络游戏”是一个热点问题,孩子们的接触比较深人,对于网络游戏利弊争议也比较大,认识往往一边倒。这一节课在不断深人的辩论下,双方队员逐步认识到网络游戏有它的利和弊,要客观地认识网络的“双刃性”,要合理安排时间玩网络游戏,选择合适的网络游戏,让网络游戏服务于生活和学习。
《道德与法治》课程有它神圣的育人任务、独特的课程特点和编写特点,教学方法也有别于其他课程,我们应该在课堂上开展积极的探索。无论采取哪种教学方法,我们都要从学生的身心特点、生活实际和思想實际出发,针对不同的年龄段,遵循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科学定位目标,合理设计方法和途径,努力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使德育教育层层深人、有机衔接,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德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
【2】桑标:《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