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阳光评价循环模型的构建与使用

2020-11-22赖艳李雯雯

中学生报·教育教学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评价小学数学

赖艳 李雯雯

摘要:校本课程是新课改教育形势下的关注热点。伴随着百花齐放的课程开发,如何评价、优化已开发的课程,使其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以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蓝之海”思维课程之“自学手册”为例,介绍与其配套的阳光评价体系以及动态评价模型,展示阳光评价体系作用于“自学手册”的开发、优化过程,提出评价指标内涵、评价标准、测评方法并用于实践探索。

关键词:小学数学;校本课程;评价

一、问题缘起

近年来“前置性学习”成为研究的热点,这是传统“预习”的升级版。“前置性学习”即学生课前“先学”,在小学阶段,多为在教师设计框架下的“先学”。笔者带领团队根据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历时4年的时间编制了一套学生“先学”的校本课程资源,命名为“自学手册”,并结合广州市教育局印发的《广州市教育局实施中小学教育质量阳光评价改革工作方案》(穗教发【2014】47号)中构建的广州市中小学教育质量“阳光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试行),开展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评价研究。着重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如何构建与“自学手册”校本课程资源相对应的课程评价体系?

(2)如何使课程评价体系作用于“自学手册”的开发,使之得以优化?

通过梳理历史中几种典型的关于促进自主学习的课程评价要素论,笔者发现各理论在具体名称和构成上略有不同,但其内在核心要素是基本一致的。对课程的评价活动都应该包含学习目标、搜集证据、解释证据及反馈这四大核心问题。然而一直以来,在进行课程评价的时候,主要关注的是“评什么”(学习目标)和“怎么评”(收集证据),而对于“为什么评”(解释证据)、“评了之后怎么做”(反馈)则探讨得较少。事实证明,理念转向与寻找行动路径要同步进行,必须在这四个核心问题上保持一致。因此,我们在编制“自学手册”的同时,建立与其配套的阳光评价体系以及动态评价模型。

二、模型建构

笔者与团队借鉴香港PDICE模式,结合赫里蒂奇(Heritage)2010年提出形成性评价十要素,以学习目标为中心,教师和学生不断收集学习证据,同时解释学习证据,再反馈给教学和学习的教学模型。这样周而复始的闭环模型,可以不断促进教师教学和改善学生学习(见图1)。同时,学习目标可以通过收集学习证据、解释学习证据和作出反馈这三个要素在实践课堂运作的过程中进一步修正和调整。

笔者与团队根据小学数学学科特点,从“阳光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试行)的22项关键性指标中遴选学业发展水平、学生身心水平、学生的学业负担状况、学生的兴趣特长潜能四个方面,确定评价指标内涵、评价标准、测评方法。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针对“自学手册”设计的评价,二是“自学手册”使用的评价。期望通过阳光评价循环模型发现“自学手册”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自学手册”校本课程资源,从而促进教师的课堂教学,助力学生的学习成长。

三、实践探索

在课程评价中,学生(被评价者)是評价的共同参与者、评价的主体之一,整个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课程评价并不是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控制过程,而是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协商”进行的共同心理建构过程,是“多元主义”价值观支配的评价。“自学手册”的评价将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之中,通过多样的评价方式、多维的评价视角,动态灵活地对“自学手册”的设计和使用进行评价。其阳光性主要体现在:

1.学习目标的分层评价。

“自学手册”的学习目标关注不同层次学生在自学中的需求,让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以二年级人教版上册《乘加乘减》为例,自学内容如下:

①我阅读:课本58页,画出重要的句子,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回来问同学。

②我会算:下图有几个三角形?学着圈一圈,你会用几种方法列式计算?

③我的发现。

结合教师的再引导提升,从而真正达到“会学”的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收集与解释证据的动态评价。

在动态评价方面,既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包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学手册”的个性化实施。

首先,和传统纸笔作业相比,学生对这一前置性作业的评价会有新的思考。如果在课前没有得到较高的评价,那么在上课期间,边听边记,把学习的内容“反刍”到“自学手册”上,之后教师再对其进行二次评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上课的学习效率。

其次,教师作为“自学手册”课堂教学的实施者,清晰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对“自学手册”的使用效果有着切身感受。2017年5月,笔者团队李雯雯老师和余志敏老师就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五单元精学课《面积与面积单位》开展同课异构活动。两位老师在本节课“自学手册”原稿的基础上进行新的设计,突出生活实例与重视动手操作的碰撞,凸显出两位老师不同的教学风格。这些教学过程中的动态修改,对原稿设计的改进也有促进作用。

3.作出反馈的自我评价。

“自学手册”的结尾处设有学生的自我评价一栏,分别是★()、★★()、★★★()、★★★★()、★★★★★(),学生在完成“自学手册”之后都可以对自己的完成情况进行自我评价,星星颗数越多表示完成得越好。

教师作为“自学手册”的设计者,在检阅学生“自学手册”作业情况时,根据学生的完成效果及学生的自我评价星级,回头审视“自学手册”的设计质量,也能有针对性地调整。

四、展望未来

在教学实践和研究探索中,部分问题等待进一步关注与解决。

首先要关注课堂文化情境因素的影响。促进学习的阳光课堂评价模型并不是在真空中运作的,而是与课堂中各种复杂的情境因素交织。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物理环境、心理因素、教师的信念和期望都会影响到评价模型的实施。因此,今后应该探索在课堂中哪些情境因素是影响实施的主要因素,如何发挥这些因素对模型的积极作用、克服消极影响。

其次还需要通过试验研究阳光课堂评价的合理性。我校在实例中呈现了阳光评价模型在课堂中运作的过程,但评价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进一步检验。未来应该通过实验研究,在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科探索每个要素的合理性,并对其作出进一步的修正和完善。

【参考文献】

【1】任子朝、孔凡哲:《数学教学评价新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Heritage, M. Formative Assessment : making it happen in the Classroom [M]. Thousand Oaks. CA: Cor- win Press,2010.

【3】杨向东:《促进学习的课堂评价的设计与使用》,《基础教育课程》2010年第6期,第62页。

【4】宋健泳:《在“争议”中领悟在思辨中前行》,《小学数学教师》2019年第7期,第8页。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评价小学数学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