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与高校运动校园建设的有效衔接*
2020-11-22吉玉良
吉玉良
中学体育与高校运动校园建设的有效衔接*
吉玉良
(湖北文理学院体育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中学体育与高校运动校园建设的有效衔接是我国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文章对中学体育与高校运动校园建设的有效衔接进行思考和探讨,分析 “大中小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社会背景和现实意义,探讨我国中学体育存在的问题和高校运动校园建设情况及两者的融入度问题,从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素养与高校运动校园的对接、教材建设的衔接、体育课程教学的衔接等层面提出如何构建中学体育与高校运动校园有效衔接的内容体系。
体育课程;课程一体化;中学体育;运动校园;有效衔接
“教什么?怎么教?”一直是教育事业的核心问题,也是困扰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核心问题。围绕这一核心问题,我国学校体育进行了多轮次的改革,然而到目前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改革的成效并不显著。学校体育教学中“内容简单的重复或割裂”依然很严重存在,十几年的学校体育经历却没能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青少年学生体质令人担忧,甚有下降趋势.........尴尬的局面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究其原因,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我国学校体育缺乏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一体化教育体系所致。因此将学校体育作为一系统工程从整体性出发对其进行改革是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思路抉择。对于我国学校体育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有效衔接的问题,近几年著名学校体育学专家毛振民、季浏等做了前瞻性的研究,并提出了建设性建议和呼吁,然而并未能改变我国学校体育发展过程中的以上尴尬局面。系统深入思考我国学校体育大、中、小学有效衔接问题发现,教学内容“简单的重复或严重的割裂”现象尤其集中体现在中学和大学两个学段的教学中,中学体育与高校运动校园的有效衔接是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一个环节,也是最能体现和检验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成效的节点问题。那么如何通过中学体育的系统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项目技能,培养体育兴趣,为高校运动校园建设打下基础,从而实现中学体育与大学体育有效衔接就成为学校体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1 “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理念
“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是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认知规律和技能学习特点,将小、中、大学各个学段的体育教学无缝衔接成为一个整体,沿着培养兴趣,掌握运动技能,最终养成体育锻炼习惯这条主线进行系统设计,从而确定各学段的体育课程“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1]。大中小学校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是在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连续下降、学校体育面临众多质疑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整体性改革理念。回首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历程,改革是主旋律,然而经历了多轮的改革后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达成度并不高,改革的收效并不显著,直接体现就是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的持续性下降。青少年学生体质的下滑与其体育锻炼意识缺乏,体育锻炼习惯未能养成有很大的关系,然而健康意识和体育锻炼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在小学、中学到大学一体化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和建立起来的。那么在培养的过程中如何避免“喜欢体育,不喜欢上体育课”、“学了十几年的体育,直到大学仍然没有掌握一项体育运动技能”、“小学学颠球,大学仍在学颠球”等现象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搞清楚“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需要我国学校体育教学进行一次整体性的改革。因此,“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改革的理念应运而生。
2018年7月由中国教育科学院承担的教育部重大项目“大中小体育课程一体化研究”的启动再次将这一理念应用到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实践中,该课题研究是探讨体育课程教学整体改革的又一次契机,是体育课程科学化建设的又一次集体冲锋[2]。课题将集全国学校体育之力量,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角度,强调体育的健身和育人本质功能;站在人生命发展的立场,认识人的身体发展及完善过程中身体动作发展和身体练习形成的规律,构建大中小学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学理基础,形成体育课程内容类别划分理论与方法,进而建构大中小体育课程各学段分层分项体系,编写大中小体育课程实验方案。为《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教材内容建议、大中小各学段体育教材编写提供重要参考依据[3]。学校体育缺乏一体化课程理论的支撑其地位、价值等未能得到充分彰显,学校体育的活动组织难以充分开展[4]。因此,“大中小体育课程一体化研究”课题的启动和研究,将有效破解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实践中各学段教学内容低级、无效的重复,各学段不能有效衔接的突出现实问题,建立各学段纵向衔接、横向对应的立体课程体系,有利于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系统化,进而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及运动习惯养成,从而实现学校体育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
2 我国中学体育现状与高校运动校园建设
2.1 我国中学体育教学现状
大中小学体育教学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有机整体,中学处于整个学段的中间阶段,对于整个体育教学效果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中学阶段学生未能掌握相应的体育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未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意识,势必会影响其在大学学段体育活动的参与度,也就无法为实现终生体育之目标打下基础。大学生不爱运动,体质健康状况令人担忧,这和我国中学体育教学与大学体育严重脱节有直接关系。认真审视我国中学体育现状发现存在诸多问题:学校对体育重视程度不够,体育课程学时较少,甚至被其他课程占用;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高,教学观念落后,教学理念不够先进;教学中教学目标偏离严重,竞技化严重,在国家将体育测试纳入升学考核体系后,应试教育的功利性更加凸显,教学内容上考什么教什么,考什么练什么;教学内容偏旧,仅有几项“经典”运动项目;教学方法单一,过程简单,要么过于套路化,要么错误理解“快乐体育”理念而过度迁就学生,误将主体性教学演绎成“放羊式”教学现象严重[5]。以上种种问题造成学生在中学阶段虽然热爱体育,却不喜欢上体育课;从事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时间有限,无法掌握必备的体育技能和相应的健康知识,未能养成养好的体育锻炼习,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普遍不高,进而导致学生大学体育专项技能较差,不能充分参与体育活动,无法有效融入大学运动校园。
2.2 高校运动校园建设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呈不断下降的趋势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国家从战略高度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来应对,如今我国各高校认真贯彻和落实国家文件精神,积极采取措施,全面开展运动校园的建设工程,全力遏制大学生体质连续下降局面,高校体育工作呈现前所未有的活力。
运动校园是高校全面开展体育运动所表现出的一种充满运动气息和健康生命活力的校园体育文化形态。高校运动校园以《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是大学生在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形成健康体育生活方式后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活跃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形态。运动校园建设是高校体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和理想目标[6]。高校运动校园建设涵盖了高校体育工作的全部内容,包括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社团、体育竞赛活动和体能测试五大方面,是大学体育课程一体化的直接体现。大学体育课程教学目标是进一步提高专项技能水平,培养学生独立健身的能力,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此学段体育课程教学只是大学体育的一部分,娱乐体育、生活体育、文化性体育活动是其主体。运动校园建设的目的就是为大学生搭建体育锻炼的平台,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项目和体育组织,增强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独立体育锻炼能力,为体育生活化和终生体育打下基础。
2.3 中学体育教学效果与运动校园的融入度
学校体育是一个系统教育工程,教学是一个稳定有序的过程。各个学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水平,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分层完成从而实现学校体育的总体目标[7]。在中学阶段,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掌握体育保健知识和运动技能,尤其熟练掌握1-2项体育运动项目,开展专项化技能学习,为终生体育打下基础;而大学处于整个学段的最后时期,在此阶段学生以参与体育活动为主体,运动校园是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形态的直接表现形式,学生参与运动校园的水平和能力是检验衡量大中小学整个学段学校体育教育成败的重要指标。如果高中学段没能掌握相应的运动技能,直接影响其大学阶段体育活动的参与度,进而影响其大学运动校园的融入度。因此,如何以课程一体化理念为指导,对中学体育进行全面改革,实现中学体育与高校运动校园的无缝衔接是开展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3 中学体育与高校运动校园衔接内容体系构建
3.1 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素养与高校运动校园的对接
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起着关键作用,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化发展程度决定着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决定着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能否实现“纵向衔接、横向一致、内在统一、形式联合”的改革目标。体育教师实现专业成长是推动学校体育深层次改革的关键,同时学校体育变革也是加速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催化剂[7]。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要坚持与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一体化方向,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必须能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要实现课程改革和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同步成功[2]。因此中学体育教师要加强学习,更新教育理念,深知从中学体育到大学体育课程的差异,熟知高校运动校园对学生体育能力素质的要求,进而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以实现学生由中学体育向大学运动校园有效过渡和衔接;学校要加强中学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推进“技能导师”“师徒辐射”“精准国培”等教师培训制度的实施和完善,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促使中学体育教师由单纯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教书匠”向培养学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的“育人者”的转变[8],以配合体育课程一体化改革的整体需求。同时,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在新教师的培养上,要根据中学体育教学实际,结合高校运动校园对学生体育素质能力的要求,加强课程建设,优化课程设置,促进体育教师家与教学能力的培养。
3.2 教材建设的衔接
我国关于中学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高校的《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是进行体育教材编写的重要依据。“标准”和“刚要”规定了各个学段的教学目标,从整体上看在目标的表述上确实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但并没有明确规定各个学段具体的教学内容。当前我国大中小学各学段的体育教材内容丰富,涉及项目较多,但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内容的选择缺乏逻辑性和科学性,中学体育教材与大学体育教材内容安排出现重复或严重的脱节现象,直接影响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和体育教学效果,形成了学校体育教学实践中的“还债式”的重复教学。再者,当前我国教材编写不够规范,教材的选择和使用上也没具体的标准和要求,导致“教材泛滥”,各种低级的教材随处可见。因此,教育主管部门要重视教材建设工作,制定相应的标准和条例来强化教材编写和选用的规范。具体到教材内容的编排上,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从整体上把握,合理处理内容的重复和衔接问题,构建“系统化”的教材内容体系;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根据高校运动校园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要求,对中学体育课程目标和内容体系进行整体系统化设计,开发中学体育和大学体育相互衔接的体育课程教材,以促进中学体育和高校运动校园的有效衔接。
3.3 体育课程教学的衔接
3.3.1教学目标的衔接
体育作为一门学科,其教学目标是决定教学活动和其他所有体育教育问题的大前提、大方向,它具有定向功能、适应功能、强化功能和评判功能。学生身心及认知发展规律是学校体育一体化改革的科学依据。我国义务教育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高校的《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将大中小体育课程作为一个整体对教学目标做了明确的制定,在此不再赘述。目标的表述也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对各个学段的教学目标理解不够深刻从而导致学校体育的目标简单化,忽视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情感体验及运动兴趣的培养。正如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指出的:“在中国很多学校出现了非常奇葩的体育课上法。体质健康水平,测试什么项目,体育课就教什么项目。体育课变成让孩子活动活动,然后达到体测标准就行了……[8]综上分析,对于教学目标的衔接需要整体性理解和把握各学段的教学目标,不能仅仅停留在其字面意思的理解,还要充分挖掘其内涵和外延,而不是“形式主义”地把“测试达标”作为体育课程的唯一目标。提高体质健康水平只是学校体育目标的一个维度,要对中学学段和大学学段的教学目标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既要准确把握两个学段教学目标的构成维度,又要梳理各维度之间的内在逻辑,即延续性和重合性。基于以上原因,教学目标的延续性和重合性决定了教学目标的衔接不仅体现在目标的制定上,也体现在对目标的理解和对体育教学实践的指导应用中。
3.3.2教学内容的衔接
教学内容是学校体育教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上面有教学目标作为指引,下面又引出具体的知识技能和教学方法,与其相对应的教材内容必须在理论层面符合科学逻辑,在实践层面具有可操作性[9]。因此教学内容的设计和选取要以教学目标为指导,从中学学生的身体特点出发,高度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和身体需求,同时结合本校实际和高校运动校园所主要开展项目的技能需求,合理整合教学资源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但需要强调的是教学实践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是一味地迁就学生主观偏好,喜欢什么就教什么,随意减少和去掉必要的教学内容或降低学习要求。另外在教学实践中,为了避免两个学段教学的脱节,实现无缝衔接在教学内容上就必然有一定的交叉和重叠。关于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毛振明教授从体育运动本身的特征出发,指出:体育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的重复是具有其合理性的,技能的掌握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才能实现动作技能的泛化、分化以及自动化,才能彻底掌握所学的技能[10]。因此,大学体育教学内容重复中学体育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我们需要正确地对待两个教学内容上的重叠,强调重复是为了提高而不是“还债”或单一的低级过程再现。
3.3.3教学模式的衔接
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体育课程有效教学的保障,而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维度就是学生的参与度。因此学生的参与度可以作为教学模式合理性评价的一个标准。根据各个学段学校体育的课程目标,中学阶段学生需要掌握必要的体育锻炼技能和相应的体育健康知识,所以体育课程学习的中心仍在体育课堂教学上,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体育教师的主导地位较高校更加凸显。但传统的中学教学模式单一且固化严重,过程简单,教师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参与度不高;而大学主要采用的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为主体,即在课堂教学上也多采用合作学习、分组学习和探究式等运动教育模式。这些运动教育模式以俱乐部制的教学模式为集中体现,围绕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展一系列的体育教学活动,学生参与度较高。当然参与不是目的,参与只是手段,发展才是目的。因此,既要摆脱传统的中学体育教学模式下的被动参与和部分参与,又要避免由于对主体参与的片面理解而导致盲目追求形式参与和表面参与的倾向[11]。避免出现将“快乐体育”教学理念演绎成“放羊式”课堂教学。高校俱乐部制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己选择运动项目且对学生体育项目技能水平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建议在中学阶段,可以尝试部分性地开展选修项目教学,为高校运动校园所的主体模式——俱乐部教学模式做好铺垫。
4 结语
大中小学体育课程一体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性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需要充分认识到实施这项系统工程的艰巨性和长期性,需要集全国之力做好这一系统工程。教育管理部门要做好顶层设计,做好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的设计及各学段的衔接,做好体育课程教材编制,做到突出课程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突出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结构性和逻辑性。体育教师则要统一思想,加强学习,提高自我专业化发展水平,全面把握体育课程一体化理念,并在教学实践中加强教学研究,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实施有效教学。同时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只涉及中学和高校体育的衔接问题并不是只强调中学和高校体育衔接而轻视其他学段的衔接,相反,正是出于对该项系统工程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考虑,本着“专业人干专业事”的理念,让各个学段的教师侧重于自我教学的阶段作为重点来进行研究,而非传统的“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然后集大家之力将这一系统工程完成并付诸于我国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为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而努力。
[1]王玮.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一体化改革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393-394.
[2]毛振明.对体育课程一体化改革方向的整体性思考[J].中国学校体育,2018(9):29.
[3]邓若锋.大中小一体化体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诉求[J].中国学校体育,2018(9):31.
[4]于素梅.论一体化课程建设对学校体育发展的促进[J].体育学刊,2019,26(1):9-12.
[5]任鹏.当前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8(2):84-86.
[6]吉玉良.基于新《标准》的高校“运动校园”创建研究[J].体育科技,2016,37(1):143-144.
[7]万勇,王佳,潘凌云.学校体育变革背景下体育教师专业成长力的消解和重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 39(3):33-35.
[8]季浏,马德浩.新时代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J].体育科学,2019,39(3):3-12.
[9]高彩云,吴忠义.略论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体系的重建——兼谈TROPS运动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92-94.
[10]毛振明.体育教学科学化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3-49.
[11]张吾龙,张艳芬,郝志风.对体育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2):114-115.
On the Effective Connection between Middle School PE and College Sports Campus Construction
JI Yuliang
(Hubei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 Xiangyang 441053, Hubei, China)
2018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8424);湖北文理学院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Y2018015)。
吉玉良(1978—),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