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导游业务》课程教学创新探讨

2020-11-22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28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导游院校

■刘 雪/吐鲁番职业技术学院

一、前言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是培养理论基础扎实、操作能力较强的旅游专业人才,其中《导游业务》是一门以实践性教学为主要方式的重要课程,其教学内容包含导游从业基本规范、理论基础知识、游客服务技巧、景点讲解技能等,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能够熟练掌握导游服务内涵以及各项服务规定等等基础性内容,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带团工作之中,妥善处理游客提出的各种要求,冷静面对旅途中遇到的各种突发事件,是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然而受到高职生源质量、传统教学模式、教材内容落后、实践场地缺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门课程的开展遇到了很多困难。作为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我们应积极开拓创新,尽力消除不利因素,从改革课堂教学入手,引入前沿教育理念,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将理论知识教授与实践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为社会输送更多的旅游专业人才。

二、《导游业务》课程教学影响因素分析

(一)高职生源质量

近年来,高职院校不断扩大招生数量,拓宽招生范围,规定招生标准,使得生源数量剧增。高职院校学生的来源主要分为几个渠道,有普通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还有中专毕业生,有些学生是通过全国高考统一录取考试进入的,还有一些学生是通过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考进来的,这些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所掌握的知识程度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学习能力、思考能力、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如果教师在授课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只按照教学大纲进行课程讲授,那么就会导致有些学生能够理解教学内容,并能够自觉的将理论知识应用与实践操作之中。有些学生却是上课听不懂,更不知道怎样将课堂所学的知识与实践课程关联在一起,以至于实践不会做。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时有发生。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时,应统筹兼顾到生源的基础知识层次,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

(二)传统教学模式

《导游业务》这门课程是以实践性为主的专业学科,然而有些教师却一味的强调考取导游从业资格证的重要性,只在课堂上讲授理论知识,忽视了实践操作技能的重要性,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割裂开来,仅仅采用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教学模式,教师在讲台上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在下面玩手机、走神、溜号、睡觉,认真听课的学生寥寥无几,最终教师教学任务无法完成,教学目标形同虚设,学生也学不到任何专业知识,敷衍的完成期末考试。这种以教师为主导,完全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授课,课堂气氛沉闷,缺乏良好的师生互动环节,不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已经远远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对于多元化人才的需求,导致我们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求脱轨,学生就业压力增大。

(三)教材内容落后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导游业务》课程所采用的教材版本较为陈旧,甚至年代久远,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已经废止,教材内容仍然以理论知识为主线,侧重于应试教育,涵盖着考取从业资格证的重点内容,而对实践部分就是一笔带过,缺少实践操作的具体指导,教材更新缓慢,有些知识点十分落后,一些法律法规及从业规章制度还是延用以前的版本,没有随着国家制度改革而加入新的内容,使得学生习得的理论知识与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不相符,出现了滞后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面对游客突发事件时,不能够依据规章制度合理推进,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知识的系统性,而且也不利于学生导游从业能力的提升。

(四)实践场地缺乏

实践场地单一、模拟实践场景制作不精良等都是长期困扰《导游业务》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主要问题,导致这门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效果一直不理想。我国很多高职院校都设立了模拟实践活动场所,但设备较为落后,与真实场景符合度较低,学生参与度达不到标准。虽然有些教师也采取了多媒体教学方式,但只让学生依据多媒体画面进行模拟讲解,学生无法身临其境,虽然了解了每个景点的讲解内容,却无法将其串联到一起,这样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是点状的,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链,教师的教学效果可见一斑。

三、《导游业务》课堂教学创新思路

(一)理论实践有机结合

脱离了实践的理论知识是苍白无力的,理论知识是实践操作的基础,实践操作是理论知识的提升,两者缺一不可。我们专业课程教师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由浅入深的将理论知识点讲透,让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也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示范,声情并茂的对景点精华部分讲解,让学生具备灵活的操作技能。比如在讲授《旅游投诉处理》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经典案例的处理方式,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通过提问方式,鼓励学生各抒己见,教师从中加以点拨,让学生印象深刻的记住知识点。

(二)改进单一教学模式

我们高职教育目标的是“以就业为导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通过各种途径吸收行业发展的最新知识并及时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要注重引入各种先进的教育方法和理念,例如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尝试教学法、愉快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用来改进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可引进旅行社业务常用的一些软件,让学生能够在一个仿真环境中学习业务知识。同时要结合导游资格证有关导游业务科目的考试要求,采用多种竞赛来丰富教学的内容。还可以聘请一些行业的专家前辈到学校开展各种导游业务知识的讲座,通过这些专家前辈的“现身说法”,加强学生对业务知识的了解和对行业企业的熟悉。

(三)丰富专业教材内容

教材是教师讲授知识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如何将新思想、新政策、新技能汇编进教材之中,我们教师应该担负起关键责任。现如今,我国多数高职院校都立足学校实际情况,根据生源质量和社会需求,精心选编教材内容,并逐年修订,时时保持教材的新颖性,让教材与时代同进步。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多年实践总结经验,我们专业课程教师已经深刻认识到了教材内容创新的重要意义,纷纷献计献策,并在教材编写上引入了实训内容,通过调查走访,积累多种素材,提取精华部分,编入教材之中,让学生能够接受教材内容,看懂教材知识,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导游带团实践中。

(四)搭建实践操作平台

没有真实的场景,就很难模拟出真正的导游活动。因此除了在模拟导游实训室及专业教室进行实训教学外,我们还应组织学生分批前往学校附近的主要景点,在实地观摩专业讲解员、导游员完成讲解及导游的全过程后,小组成员再讨论设计实训方案,最后在教师的陪同下再次前往景区景点进行导游带团模拟训练,并拍下视频。实践证明,真实的场景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实训课程的重视程度,而且因为现场常有计划外的情况出现,对学生的应变能力也是很好的考验。同时,我们还可以邀请已经毕业从事旅游行业的毕业生,他们从业经验丰富又有传授热情的领队、导游及经理,鼓励他们定期到学校与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导游工作中遇到的真实案例,教师则利用集中答疑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研讨,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提升其举一反三的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从政策层面上对文旅事业支持力度的持续加大,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也一直名列前茅。《导游业务》这门专业课的创新与改革将会一直持续下去,结合社会需求,丰富课程内容,研究学生就业导向,不断推陈出新,力争让这门课程永葆青春,与时代共发展。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导游院校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跟着西安导游吃,准没错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黄希川
运用创新理念整合与运用历史教材
学案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
网约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