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案例精析

2020-11-22陈星宇曹玉洁顾羽城常州大学怀德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28期
关键词:辅导员心理健康心理

■陈星宇 曹玉洁 顾羽城/常州大学怀德学院

自卑心理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个体对自身能力认识出现偏差,从而频繁地对自己进行消极自我暗示,长此以往,一个人难以消化恶劣情绪,最终导致情况愈加严重,出现不良事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对于自己所处生活学习环境不满,从而缺乏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产生不客观的消极评价,缺乏安全感。这种消极的自卑心理在青少年和高校大学生身上都十分普遍。高校学生的心理自卑主要表现有:人际关系紧张,时常有厌学情绪;性格孤僻倔强;自我情绪不稳定,容易暴躁等[1]。

一、案例简介

张雯(化名),女,21岁,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学生。在担任其辅导员期间,据室友和班级心理委员反馈,张雯同学在感情上比较敏感,喜欢独处,经常表现出低沉的情绪,不会和同学、老师进行交流。平时生活中表现有些奇怪,学习没有上进心。

收到来自她身边同学的情况反映,我在平时生活中关注她,重视了她的学习状态和生活方式,通过微信、QQ等即时通讯软件对她有了一定的了解,偶尔约她进行当面交谈,观察她的各种行为。因此发现了她在对自我认识上存在很大的不足,常常认为自己不够优秀,自我评价比较消极,给自己心理暗示压力过大,导致她在平时的学习中无法集中精神,没有办法保证有效的学习,成绩也不太理想;有时她也会希望能在平时生活中得到别人的认可,但又没有做到和同学们进行有效的交流,害羞自卑的心理让她几乎不参加任何班级或其他集体活动,缺乏人际交往。遇到棘手的问题,该同学通常只能选择封闭内心,感到无助却无力解决这种心理问题。

二、案例心理问题分析

通过观察、了解,张雯同学的具体情况后,我及时调出她的档案,查阅了她的资料,咨询了她身边的朋友家人老师等等,针对张雯同学的具体表现,原因分析如下:

(一)自身原因

在高中的时候,张雯同学的成绩十分优秀,备受老师和同学的亲睐,老师时常在课堂上夸奖她,同学们常常簇拥在其身边一起讨论学习。进入大学后,她发现处理人际关系变得复杂,身边同学们家庭条件和文化水平各异,在交往中出现了各种方面的问题,导致她无法融入与同学们的交流中。她发现大部分受到老师喜爱的学生都是口才较好,表现落落大方的,有些学生具备文艺特长也更容易获得关注,于是自己变得自卑[2]。

(二)家庭原因

张雯同学的家庭条件比较贫穷,来自物质资源匮乏的小乡村,高中时身边的同学们都来自于相似的家庭,生活相互以及学习状态都比较和谐。然而上了大学之后,接触到来自不同地方的人,见到一些从未见过的东西,会让她时常缺乏一种安全感,产生焦虑和失落。物质繁复的世界,如果不能好好调节控制自身的攀比心理,就会在与同学室友交往的过程中产生自卑。父母在引导她的成长的过程一直都比较严厉,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她无法与家长进行交流,她的父母也没能给到她足够的重视。教导方式选择错误,会让孩子否定自己,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和存在价值[2]。

(三)学校因素

大学和高中不同,除了室友外,与其他同学们相处时间都较少,但在和室友相处过程中,她总是唯唯诺诺的,久而久之,舍友也就无法和她亲密接触。出现这些情况后该同学没有选择找老师寻求帮助,老师也不能时时刻刻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心理状态,她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同和重视,却不善言辞不擅表达,无法袒露自己的真实内心世界。

三、如何解决该学生的心理问题

(一)积极配合校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在开展工作之前,首先是要让学生本人从心理上认同,让她能够期待自己有健康的心理环境。教育者要先对学生的各种情况有一个深刻的了解,才能对这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制定出正确的解决方案,再对她进行教育引导[3]。建议班级心理委员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成立心理健康小组,用同龄人的亲切熟悉感来帮助解决张雯同学的心理问题。

(二)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

约谈该学生,以其能接受的方式积极诱导、引领该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朝着积极向上的正确方向发展,推动心理健康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从而使其获得整体发展。帮助学生对自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让她发现自己潜在的能力,在生活和学习中变得积极,养成正确的观念,变得开朗、积极向上[4]。

(三)帮助她了解自己,悦纳自己

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自我认识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编写。教育者对她要做的就是实行鼓励法,帮她认识到自己的突出之处,接受自己的不足,对自己有一个现实的期望;能够接受平凡的出生,对自己所处环境表现热爱,发现美好,并能积极进取;对自己的力量有充分的信心,有足够的胆量来迎接现实的挑战。辅导员应该和这位同学进行面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所遇到的问题,走进她的内心,了解她、理解她。

(四)提醒家长对孩子多些关心

学校和辅导员应该主动联系家长并告知他们关于孩子的具体情况,保证家长知道并了解孩子目前所遇到的困境以及心理产生的问题,还要清楚消极心态对孩子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告知家长解决的方案,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更多的交流,经常打电话、视频引导孩子多交流。家长还应该和辅导员经常联系,合作帮助她尽快熟悉大学生活并且能够很好的融入集体生活。

(五)促进其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

对这名学生给予充分的关注,提醒老师和同学们也多多关心她,安排一位班级骨干在生活上和学习上多帮助她;让她策划组织相关集体活动,鼓励她积极完成工作,对她给予充分表扬,让她能在人际交往中感受到温暖与关怀,减少孤独感,在交往中做到不卑不亢,并引领其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

四、学校重视学生思政教育

学习是学生首要任务,学校也要关心到学生的身心共同健康发展,组织开展各种心理健康活动,让同学们掌握有关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学会自我分析,了解自己的情绪发展。积极宣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让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到学生当中去,建立并重视思政教育对学生思想的主导性,让大学生做到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有基本判断是非的能力。学校不应该只把学习专业知识作为唯一目标,更要在课程中穿插思政教育,以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来代替枯燥的讲述课堂,让学生对这类课程感兴趣,以便更好的掌握。

还可以利用开展家长会的机会,与家长共同协商关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家长在教育中也占了很重要的部分,很多孩子出现心理问题都是因为缺少原生家庭的关心,这时候需要学校介入,促进他们进行有效的交流,家长在未来生活中与学校共同陪伴学生,一起进步。

五、借助社会力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国家和社会共同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能够实现全体人员上下一心,积极面对各种情况,上级倡导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更能敦促下级积极实现,学校推进计划,把教育落实到方方面面。借助社会力量就是要求能够和众多单位相互沟通教育问题,扬长避短,共同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在社会的号召力中了解特殊群体的受害经历,治疗应当因人而异。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学校要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做到向社会输出道德水平高、思想政治立场正确,符合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要求的综合型人才,积极为国家、社会做出贡献。

六、结语

高校辅导员是一个特殊团体,他们不同于授业教师,辅导员比他们更多的是要实现生活和学业双方统筹兼顾,用心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5]。进入新时期,我们要不断更新思想,进行创新工作,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展创新精神,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

猜你喜欢

辅导员心理健康心理
提高少先队员“四史教育”有效性 辅导员可以怎么做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