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西安文博业发展建设研究
2020-11-22李颂华王晓芸西安市委党校文化教研部
■李颂华 王晓芸/西安市委党校文化教研部
新时代西安的文博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了使西安文博业建设的经验得到总结并产生其应有的影响,在此有必要对建设的实践进行一个客观的回顾。
回顾新时代西安文博业发展建设实践,一般会有两个问题最值得关注:成就与取得成就的原因。前者是我们挖掘其建设经验的缘由,后者是我们宣传其经验的基础。
在新时代,西安文博业的发展建设的成就与经验可从如下几个方面总结与归纳:
首先,挖资源基础上的拓展性建设。文博业的发展需要依靠对传统资源的开发以及对时机的把握。因此,有人在谈及到文博产业的时候这样说: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文物资源十分丰厚,是世界文物最多的国家,文博产业发展潜力巨大。[1]这是一则针对全国文博产业的总结。众所周知,各地拥有文博产业发展的资源是完全不同的。与其他地域相比,西安所拥有的文博资源可谓是首屈一指的。十三朝古都就是十三代的文化积累。这一点,从联合国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命名西安为世界“历史名城”。顺着这样的思路向前思索可知,秦时的阿房宫、兵马俑;汉代的未央宫;隋代的大兴城……这些数不尽的历史古迹,在勾勒西安情节的同时也在向世人展示西安拥有的丰富而又独特的文博资源。这些产业资源被众西安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着创新性的文博建设。互联网+视角下的文博产业开发、共享经济参与下文博产业建设……例如,西安不夜城的建设就是如此。它就是在传统资源开发的基础上,整合灯光艺术的结果。在盛唐元素为标志的文博建设中,玄奘广场、贞观文化广场等建筑均是这一观点的最好例证。
其次,融入新技术后的创新性建设。文博建设既要关注传统资源的开发,又要彰显其融入新型技术的创新性建设。换而言之,西安的文博业发展,其实就是传统资源与现代科技、经济发展的整合。文博类节目从具体文物出发,包含文物学、博物馆学、考古学的丰富内容,适合于各种电视手法来表现。[2]从引文可知,文博业的发展离不开现代艺术的支撑。电视技术的参与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西安鼓乐——音从大唐来》节目的成功也再一次验证了我们的这一观点。《西安鼓乐》又被视之为“中国古代音乐活化石”,在其传承中也多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随着对其资源的开发,《西安鼓乐》首先由李石根等人整理,开始了以治印方式的普及,继而这种普及方式又被20卷的《西安鼓乐大典》的著作取代。尤其在此基础上,这种文字形式的资料又逐渐出现了现代影音录像,最后走出了国门。这一成功的案例可以让我们看到两个基本的事实:一是传统文博资源的开发是一个漫长而持续的过程;二是现代技术与艺术的参与是其基本的创新形式。只有实现两者的完美结合,西安乃至他国的文博产业才能得到符合现实需要的发展。《西安鼓乐》如此,大唐不夜城的建设也是这样。只要是涉及文博产业,没有一个建设要素,没有一个建设步骤不会涉及到这一问题。
再次,产业整合后效益最大化。文博产业的建设,其目的有二:一是促进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转化,二是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转化实现经济建设的发展。因此,文博建设离不开产业整合,产业整合离不开经济效益的提升。从西安文博建设的实践来看,西安文博产业的发展中,产业整合的过程也包括两个层面上的内容:一是文博产业的内部整合;二是文博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整合。对于前者而言,文博产业的内部整合可以实现文博产业的优胜劣汰,可以实现文博产业的有序发展;对于后者来说,文博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整合可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以及文化价值的最大化。在西安景观大道上,“贞观之治”的组雕最为惹人注目。这是一组经由现代雕刻艺术开发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整组雕塑17.95 米的高度外形设计成,在突出“九五至尊”思想的同时,也让其成了西安文化旅游里一个亮丽的风景线。从而把地域旅游与饮食文化整合在一起,极大地促进了西安市的经济收入。在西安市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里,对其旅游经济的收入有如下的统计数据:旅游业总收入3146亿元,分别增长21.7%和23.1%。在分析其数字增长原因之时,报告里重点提及到了《长恨歌》《梦长安》等文博建设成果。
《剧透!两轴一带、四心六区、10项建设……大西安这样打造“博物馆之城”!》这是一则报道西安博物馆建设的新闻。细读其所报道的内容可知,西安的博物馆建设已走上了创新发展之路。从建设主体上讲,国家投资建设的博物馆与民间个人投资建设的博物馆并存;从建设布局上分析,两轴一带与四心六区互补;从建设内容上讲,10项核心任务,既兼顾了现实需要,又实现了博物馆建设的拓展。从西安文博上述建设的实践可以看出,西安的文博建设彰显了“文化+旅游”的发展理念,在努力复活文物的过程中,不断探索融入了新经济、新元素的建设途径。从而“要推动历史文化片(街)区改造,打造更多历史文化主题特色小镇,提升城市文化品质。”[3]引文既是西安文博产业的目的,也是西安文博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此外,政策的持续性支持与引导。西安文博产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重要的原因恐怕就是政策的支持与引导了。在西安文博产业发展历程中,西安市先后制定过《关于补短板加快西安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西安市补短板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大西安历史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给予支持与引导。细读这些文件可知,政府不仅在科学布局西安市的文博产业建设而且前瞻性地发现文博产业建设中的不足,补足建设中短板。从表面看,这是补足西安文博产业建设的短板,其实是补充文博发展与其他经济形式整合的短板,从而为文博建设与其他经济形式的和谐发展奠定基础。若非如此,那3146亿元的旅游收入是很难达成的,那21.7%和23.1%的增长也是如此,都是基于持久而科学的政策支持。
最后,契机的把握与科学的实践。文博产业建设,或者更确切地说西安的文博产业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的成就,那完全取决于他们对其发展契机的把握与利用。这里所谓的契机,既包括国家政策的支持,也包括对其他产业给予文博产业的影响。例如《长安十二时辰》的制作与成功播出就证明了这一点。若是没有原创小说的出版,若是不能抓住产业整合的有利时机,《长安十二时辰》的制作与播出也不会如此成功。“西安年·最中国”活动中,“五福鼓阵”的成功就验证了这一点。结合过年的习俗,在活动里整合中外乐器,从而才能实现独特形式的鼓乐。才能实现中国大鼓、传统军鼓与架子鼓、非洲大鼓、拉丁鼓等乐器的组合式演奏。
总之,西安市文博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了实现经济共享的目的,我们在此结合西安文博产业发展实践,在回顾其成就的基础上,总结了如上五条发展经验并分享给大家,以期实现促进各地文博产业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