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特色文化建设为引领打造民办高校品牌
2020-11-22尚久荻宁夏大学新华学院
■尚久荻/宁夏大学新华学院
一、前言
我国民办高校发展至今已有近40年的历史,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作出了突出贡献。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以全面实现了大众化,并逐渐向普及化阶段过渡。在这一过程中,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为社会公众对多样化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和高等校园少样化供给之间的结构矛盾。我们不难看出我国高等教育今后十几年的发展模式也将逐渐由重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向重品质提升为特征的内涵式发展转变。而文化内涵建设一直以来都是民办高校的短板,这与民办高校办学历史相对较短,缺乏丰富的校园文化积淀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这也是民办高校在于公办院校竞争中一直处于劣势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中,民办高校在未来的发展建设中,必须要着重文化内涵建设,以特色文化建设为引领,打造民办高校特色品牌,提升自身的品质。由此可见,民办高校特色文化建设的研究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二、高校校园文化
目前学术界并未文化这一概念形成统一的认知,根据相关统计,不同学者从不同学科视角给文化下的定义就多达200多种,这主要是因为文化的概念比较宽泛,要想给其一个完整且严谨的定义是非常困难的。为此,笔者在本文中将文化理解成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即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和积淀下的人类文明,其包括传统习俗、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方式等各方面。或者我们也可以将文化简单理解为在一定区域内人类所形成的具有显著特征的思维方式和精神面貌[1]。
我们可以将高校文化理解为高校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高校文化对于提高全体师生的文化素质、道德素质,推动自身发展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是一所高校办学的基础和灵魂。同时高校文化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上也具有突出贡献,高校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代表,引领着社会风向。由此可见,高校文化和社会文化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且相互影响。
三、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本国本土文化越来越受到各国重视,是否拥有先进的、强大的本土文化成为了各国综合国家的重要体现。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其包括了一国的教育、科技、国民素质等,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提升国家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的重要动力。高等院校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弘扬社会主义文化主旋律的主要阵地,高校文化是我国先进文化的代表,建设高校文化是我国文化强国战略中的重要内容。
高校文化建设在高校人才培养上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因此,高校在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同样需要注重文化内涵建设,这样才能够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专业人才。我国民办高校的办学历史相对较短,文化积淀不够,缺乏特色校园文化是民办高校文化内涵建设中的难题,这也是民办高校难以形成极具竞争品牌优势的重要因素[2]。因此,民办高校必须要充分挖掘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以特色文化建设为引领,创建富有特色的校本文化,提升自身软实力,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四、民办高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足
为了推动我国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在2004年国务院颁布了《民办教育促进法》,鼓励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和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各级各类民办学校。自此之后,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迎来了黄金时期,民办院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民办院校规模不断扩大。但与此同时,由于民办学校办校者形形色色,他们除了学校资产外,往往还开办了自己的企业、工厂或其他经营项目,在庞大的集团分支和多元化投资下,难免会顾此失彼,对于民办学校管理建设相对忽视[3]。再加上民办院校主要以企业形式为主,经营管理者往往只注重教学水平和经营效益,对于校园文化建设还是比较忽视的,导致民办学校缺乏自身的特色文化,难以形成特色品牌。
(二)文化建设投资力度不足
民办高校主要源自于社会力量办学,办学者在办学过程中更多的是考虑经济效益。因此,大多数民办高校办学者都会将资金投入的重心放在校园环境和教学活动上,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比如,很多民办高校为了保证校园基础设施的建设,往往会将图书馆藏书或园林美化等方面的资金投入降低。在缺乏丰富精神文化食粮和充裕的文化设施的情况下,何谈校园文化建设。
(三)缺乏正确的文化理念
民办高校是真正得以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办学时间短,在办学经验上没有前车之鉴,民办教育者多年来一直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不断摸索前进。目前一些刚成立的民办院校,一直忙于显性基础建设、专业学科建设、招生和就业等办学初期的基础性建设中,以期在激烈的生源争夺中脱颖而出。但对于办学理念和办学指导思想却没有形成明确的认识,校园物质隐形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建设尚未开始,有的民办高校甚至连校歌、校徽、校训等都没有,更加别说文化氛围的营造和精神追求的实现了。
(四)学生文化层次低
目前我国民办高校的层次大多限制在专科层次,本科类民办高校的数量寥寥无几。而民办专科类院校的招生标准较低,基本上完成高中教育的学生都能够顺利进入到民办专科类院校,而这些学生相对于一般本科院校学生,不论是在学习能力上,还是在学习自觉性上都相对欠缺一些,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4]。另外,民办院校的校园条件相对较好,学费相对较高,大多数进入到民办高校的学生家庭条件比较优渥,娇生惯养,对于学习兴趣普遍不高,且行为约束能力较差,对于院校制度的遵守相对散漫。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加大民办高校文化建设的难度。
五、以特色文化建设为引领打造民办高校品牌的实现途径
(一)强化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建设是民办高校文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物质文化建设主要包括各种文化教学设施、文化宣传阵地、建筑物等基础设施建设。但就目前民办高校办学现状来看,仍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并未对这些物质文化建设基于足够的重视。这些具有校本特色的物质文化,能够通过有形的文化熏陶,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思想意识的转变,是实现文化建设最为有效,也是最为简单的途径。因此,民办高校应加强对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视,并通过建设具有校本特色的物质文化标识,推动本校文化内涵建设。这就要求民办高校应结合地方文化特色,遵循因地制宜的审美原则,通过物质文化来传达学校的办学理念、校园文化、校园精神等,进而形成富有特色的民办高校文化[5]。另外,民办高校也可以结合自身优势专业特点,选择与之相匹配的物质文化,比如,师范院校就可以选择陶行知、孔子等教育圣贤的雕像设施;护理专业院校则可以选择孙思邈、南丁格尔等雕像设施。通过这些雕像设施既可以凸显本校的特色专业,同时还可以传递出学校的特色文化,当学生一踏入校园,就能够感受一股浓厚的文化氛围,继而催发学生的自豪感和荣誉感。
(二)充实校园文化氛围
大学文化氛围直接关乎到学生素质的培养,这里所讲的大学氛围不仅包括校园文化氛围,同时还有学术文化氛围。优秀的校园文化必须得具备浓厚的学术气息与丰富的知识内涵,使得学生能够潜移默化的受到熏陶,拓展他们的眼界与思维,推动良好校园精神的形成。就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来说,将每年的4月定为学术月,在这一月份中,会邀请各个方面的专家来校组织开展讲座,同时还会定期举办大学生艺术节。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每一位学生都能获益匪浅。
而对于广大高校来说,可以将中国传统节日合理利用起来,如在端午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诵读屈原的作品,感受“屈原精神”;在中秋的时候,组织学生进行为父母送月饼的活动,以便增进亲情;而在重阳节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慰问敬老院等活动,同时将各种社会资源合理利用起来,开展话剧、交响乐等高雅艺术活动,切实强化学生的艺术修养[6]。此外,现代化的高校学生大都具备着思维活跃、自主意识强等特点,而高校在基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校园文化的时候,应该将这些特点合理利用起来,并以网络、寝室等当做载体,组织开展良好的社团、寝室文化等。
(三)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
文化具有广泛性和丰富性的特征,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长期且浩大的工程,要想确保校园文化的系统化和统一性,民办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树立全局意识,对校园文化进行整体规划,同时还需要具备细节意识,关注文化建设中的各种细节,确保各个环节紧密协调发展,做到整体和部分的协调统一,这样所构建出的特色校园文化才是扎实的。另外,民办高校文化建设必须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文化建设价值理念,实现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的紧密结合,这样才能够确保文化建设始终保持着正确方向,避免出现混乱局面,进而构建出一个多元化的民办高校文化生态系统。此外,为了凸显民办高校的特色和时代特征,形成全体师生共同传承和发展的文化传统,民办高校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坚持高校文化所秉持的一些共性文化内容,比如育人、奉献、诚信、进取等。同时民办高校也需要结合自身办学特点和优势专业,将职业品质特征凸显出来,比如护理专业的救死扶伤、工商专业的诚信等。
(四)健全校风学风机制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家对于教育教学越来越重视,对于高校的扶持力度也越来越大。而广大高校应该紧紧抓住这种机会,大力宣传国家的方针政策,激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遏制不良风气[7]。必须得注意的一点,优良的学风形成离不开优良教风的支持。所以,高校在学风建设过程中,还得加强师资力量的强化,将教师教学水平、队伍稳定等的提升当成是学校教学发展的重要动力。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积极引进优秀师资,从根本上解决教师福利待遇问题,使得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教学科研中,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另一方面,积极创造优质的条件,落实高效的教学管理,组织开展“促教、评教”等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必定能够有效推动学校整体学术水平的提升,促使校园文化建设更好的开展,打造良好的学校品牌,确保学生在学习发展道路上有一个良好的领路人。
(五)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
文化活动是高校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发挥高校文化价值的重要途径。因此,民办高校应较强对文化活动的重视,并根据自身的文化特色,组织形成多样的特色文化活动,比如爱国主义讲座、各类知识竞赛、文艺汇演、法制思想宣传活动等,以此来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进而对学生思想道德发展进行正确引导。另外,民办高校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利用社团组织各种文化活动,比如话剧表演、诗歌朗诵等。或者民办高校也可以组织根据专业特色,组织各种类型的专业技能比赛,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通过通过竞赛,也可以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在一些特殊的节假日,民办高校也可以组织开展不同主题的文体活动,比如校庆日、教师节、毕业季、元旦等,民办高校就可以开展主题晚会,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相融合
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在办学体制上有所不同,民办高校的发展需紧盯行业和企业的发展动向,因此,民办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民办高校可以及时对自己的专业进行调整,以此来紧跟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发展,继而培养出更多深受企业欢迎的人才。但就目前民办高校文化建设现状来看,普遍存在与企业精神文化衔接不够紧密的现象,导致很多民办高校毕业生在由学生向企业员工转换的过程中遇到障碍[8]。针对这一现象,民办高校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积极引入和融合先进的企业文化,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感受来自不同企业的文化氛围,并逐渐形成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和亲切感。如此一来,民办高校毕业生在求职中会更容易获得意向职位,并在就业后更加顺利的融入到企业文化中。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高等教育由外延式发展模式向内涵式发展模式变革的关键时期,民办高校要想在激烈的生源争夺中脱颖而出,必须要抓住发展机遇,通过以特色文化建设为引领,走内涵发展道路,提升办学品质,打造特色品牌,以此来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进而获得良好发展。这就要求民办院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校文化特色,构建属于自己的特色校园文化,同时注重师生共同参与,实现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以此来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